周 浩,刘文利
(朝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所,辽宁 朝阳 122000)
生命统计是评价居民健康水平及变动规律的重要指标,是制定卫生计划,评价卫生质量和效果的科学依据[1]。死亡率、标化死亡率等指标能够直接反映居民的健康状况和社会卫生水平,及时、准确的掌握人群发病与死亡趋势,为研究人口自然变动规律提供依据[2,3]。为了解我市人口死因及动态变化情况,为朝阳市有关部门制定卫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就2014 年~2018 年朝阳市主城区户籍居民死因及减寿进行分析。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4 年~2018 年朝阳市主城区(双塔区和龙城区)的人口死亡数据,筛选关键词为“户籍地址”和“死亡日期”,其中筛选日期为2014 年1 月1 日~2018 年12 月31 日。人口数据来源于朝阳市公安局。死亡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的子系统“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中上报的死因监测数据。
1.2 方法 采用2010 年国际疾病分类第10 版(ICD-10),对疾病死因进行分类并对其进行统一编码,分析户籍居民死亡情况,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等指标。采用美国癌症研究中心开发的Joinpoint Regression(4.7.0.0 版)软件对不同年度间分性别和分年龄段的肝癌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进行趋势分析,该软件通过利用线性泊松回归模型产生的Monte Carlo 组合检验确定趋势线拐点[4]。具体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衡量,分析拐点前后不同时段APC,计算APC 及95%CI,APC=(eβ-1)×100%。
1.3 质量控制 按照辽宁省死因监测规范由县区级疾控中心逐一对上报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的死因数据进行审核,对存在逻辑问题、死因编码错误的数据及时退回,通知辖区内负责上报的医疗卫生机构订正;同时市级疾控中心每半年对各个辖区医院上报的死因数据进行质量反馈,并给予死因监测质量通报,确保上报的死因数据可靠可用。
1.4 评价指标 死亡状况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死亡率=(某年某地区全部死亡人数/同年该地平均人口数)×100,000;标化死亡率=∑标准人口的年龄别人口数×待标化人口的年龄别死亡率/∑标准人口的年龄别人口数。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死因登记报告软件(Death Reg 2005)、Excel 2016、SPSS 20.0、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 4.7.0.0 等统计软件对死亡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及分析。若APC 为正,表明率随时间变化呈逐渐上升趋势,若APC 为负,表明率随时间变化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014 年~2018 年主城区居民不同性别死亡率变化趋势 2014 年~2018 年主城区居民死亡率由566.36/10 万上升至634.93/10 万,年均上升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的居民死亡率由2014 年的676.14/10 万上升至2018 年的744.65/10万,女性的居民死亡率由2014 年的455.74/10 万上升至2018 年的528.48/10 万,其死亡率年均上升2.40%、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014 年~2018 年朝阳市主城区居民不同年龄段死亡率变化趋势 20~49 岁人群的标化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年均下降1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0 岁以上人群的标化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均上升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014 年~2018 年朝阳市主城区居民分年龄段死亡率变化趋势(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1/10 万)
2.3 2014 年~2018 年前10 位疾病死因构成及顺位情况分析 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是导致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占居民死亡原因的55.00%,见表3。
表3 2014 年~2018 年前10 位疾病死因构成及顺位情况分析
2.4 2014 年~2018 年城市居民主要死因变化趋势分析 2014 年~2018 年间,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年均上升2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年均下降1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和中毒标化死亡率年均上升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014 年~2018 年前10 位疾病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1/10 万)
辽宁省朝阳市2014 年主城区居民死亡率为566.36/10 万,2018 年为634.93/10 万,年均上升3.00%,均低于同期国家监测指标[5],近几年,随着国家和社会对该项工作重视程度的增加,人们逐渐意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卫生、公安、民政三部门之间加强了协调配合,使死因上报管理更为规范,死因上报流程更为细化,死因上报结果更为满意,居民死亡漏报现象逐渐降低,所以2014 年~2018 年居民死亡率逐渐升高;同时辽宁省朝阳市地处东北内陆地区,近年来,受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东北地区存在着年轻劳动力外流、生育力降低等问题[6]。相关研究表明[7],2019 年东北三省常住人口累计减少42.73万人,加重了本地区出现人口老龄化局面,上述因素也是导致本地区居民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本研究结果发现,20~49 岁人群的标化死亡率呈年下降趋势,70 岁以上人群的标化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人口老龄化、年轻人流失现象严重的特点,建议在疾病防控管理中应纳入重点防控对象,不同防控对象给与不同的防控措施[8]。
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是导致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与宁波市前3 位死因顺位一致[9],且上述3 种疾病所占比例高达居民死亡原因的55.00%以上,每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死亡原因的80.00%以上,该结论与当前北方地区的死亡趋势基本吻合,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危害我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市地处北方地区,受生活习惯、饮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上述几种疾病是当地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建议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养成低盐、低脂、运动、戒烟限酒的健康生活习惯,降低疾病的死亡率[10]。本研究发现,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年均上升26.10%,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年均下降13.10%,与金亚清等[11]对上海市嘉定区研究的变化趋势一致,损伤和中毒标化死亡率年均上升9.60%,可见降低循环系统疾病及损伤和中毒的死亡率也是我们日常工作中的防控重点。
综上所述,朝阳市主城区居民死亡率仍呈逐年上升趋势,老年群体的死亡率仍逐年升高,慢性病是本地区主要死亡的原因,建议展开防控,加强对特定群体的防控,降低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普及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