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文
20 世纪60 年代初,美国第一代远洋测量船“阿诺德将军”号和“范登堡将军”号,以及前苏联的“科罗廖夫”号、“加加林”号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那时,航天测量船的建造,成为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象征。
1967 年7 月18 日,建设远洋综合测量船队的实施方案“718 工程”确立,工程很快获得了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的同意。
1975 年,在江苏江阴,航天远洋测量船队基地在一片滩涂上开始了近3 年的艰苦兴建。同时,中国第一代远洋航天测量船也在江南造船厂开工建造。
1977 年8 月31 日,“远望”一号远洋测量船正式下水,次年正式服役。船总长191 米,船宽22.6米,船高37.2米,平均吃水7.5米,满载排水量21076 吨。
“远望一号”船的任务是担负远程火箭全程飞行试验的再入段测量、潜艇水下发射导弹出水至落点的全程试验,以及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的跟踪、观测、遥测和遥控。为完成这些任务,“远望”一号船上的设备齐全,装备了船舶、导航定位、测量控制、通信、气象、打捞救生等六大系统。
“远望一号”船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苏、法之后世界上第4 个能够自主建造航天测量船的国家,结束了中国在陆地以外不能进行航天测量的历史,实现了中国航天测量网从陆地到海洋的历史性跨越,为执行“三抓”任务以及其他航天器飞行试验任务提供了性能良好的海上活动跟踪测量条件,促进了中国国防尖端技术的发展。
“远望一号”测量船
20 世纪60 年代,洲际导弹凭借其超远程的核打击能力成为大国军事政治博弈中最有分量的筹码。1965 年3 月,中央专委决定研制洲际导弹,并将其命名为“东风5 号”。
从东风1 号完成对前苏联P2导弹的仿制,到东风2 号、东风3号和东风4 号逐步完成自主研制,导弹研制迈上了一个台阶,而这一次,东风5 号能否成功研制,将直接决定着中国能否实现远程洲际核打击能力。对于中国军工人来说,这将是一次极大的跨越,充满了挑战。
改革开放后,我国迎来科学的春天。1977 年10 月,屠守锷被任命为洲际导弹总设计师,张镰斧被任命为行政总指挥。此后,东风5 号研制进度明显加快。1978 年7 月,国防科委决定,洲际导弹全程飞行试验从酒泉基地向南太平洋发射,试验代号“580”。10 月5 日,东风5 号02 批第一枚遥测弹,在酒泉试验基地进行了低弹道飞行试验,获得成功。
1980 年5 月9 日,一 则 授权新华社发布的公告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80 年5 月12 日 至6 月10 日 由中国本土向太平洋南纬7 度0 分、东经172 度33 分为中心,半径70海里圆形海域上,发射运载火箭试验。
“东风5 号”洲际导弹矗立在发射台上
70 海 里,即130公里的海域范围,对整个东风5 号的研制团队来说是个不小的挑 战。1975 年6 月,苏联进行的一次洲际导弹试验,划定的试验禁区是半径为240公里的圆形海域,一块弹片还落在了禁区外美国范登堡号测量船上。第一次进行洲际导弹全程飞行试验的中国,敢于公开宣布这样的禁区范围,这需要勇气,需要智慧,更需要实力。
5 月18 日 凌晨两点,在酒泉试验基地的发射场上,我国首枚洲际导弹东风5 号矗立在北工位发射台上,发射操作人员正在进行临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此时,从西北大地到南太平洋试验海域,全体参试人员都已进入临战状态。
上午10 时整,东风5 号发射场传来了连绵不绝的轰鸣声,东风5 号拔地而起,直上云天。三十分钟后,东风5 号导弹横跨南北半球,穿越6 个时区,以雷霆万钧之势从天而降,向着预定海域飞去。从发射到飞行、遥测、通信、溅落、数据舱打捞一切顺利,东风5 号首次飞行取得圆满成功。
万里之外的北京指挥大厅内掌声雷动。
“这就是我们成功了,因为我们现在成功了,全世界都知道了,我们中国的洲际导弹,已经成功了。所以才真正认为我们是世界五个核大国之一,(核)俱乐部成员之一。”梁思礼激动地说 。他在兴奋的人群中碰到了聂荣臻元帅,两人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两双颤抖的手紧紧握在一起。聂荣臻元帅对梁思礼说,“四个现代化靠买是买不来的”。
梁思礼在后来的回忆中说,他对这句话体会很深:只有靠我们自己干,只有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仿制是不行,买是更不行的,你根本买不到。
东风5 号全程试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拥有了第一代洲际导弹,也标志着中国战略导弹达到了新的水平。它打破了超级大国对洲际战略核武器的长期垄断。
时任国防科委主任的张爱萍,这样感叹“洲际导弹这个东西,你们叫它杀手锏也好,叫它核王牌也好,我是叫它打狗棍。有了它,任何人就奈何不了我们了。”当晚,张爱萍挥毫写下了一首荡气回肠的《清平乐》:东风怒放,烈火喷万丈。霹雳弦惊周天荡,声震大洋激浪。莫道生来多难,更喜险峰竞攀。今日雕弓满月,敢平寇蹄狼烟。
1960 年,美国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潜地导弹,名为“北极星”。潜地导弹和核潜艇的完美组合,使美国的二次核打击能力大大提升。
1967 年,中国决定研制第一枚潜地导弹,名字叫“巨浪一号”。这是继原子弹研制成功后又一项涉及国防安全的重大决策。
艰苦征程就此开始。内蒙古荒漠上一座看上去很不起眼的房子,就是“巨浪一号”最早的研制基地。
在那段特殊而动荡的岁月里,科研人员首先面临的一个难题是:固体火箭发动机喷口的火焰温度高达3000 摄氏度以上,并且燃烧会产生固体颗粒物,这就对喷管材料提出了严苛的要求。在人类已知的金属中,最耐高温的是钨,但是钨的熔点刚刚达到喷口的火焰温度。所以,直接用钨还不行。
为此,科研人员通过长时间地攻关,终于研制出了一种特殊的复合材料,可以持续承受3000 摄氏度以上的高温。
1970 年1 月,中央决定固体发动机的研制人员留在内蒙古,进行总体设计的人员迁往北京。
到北京后,最初的设计室是由一所旧食堂临时改造的,但比起内蒙古来,条件毕竟改善了很多。
更重要的是,这支年轻的队伍迎来了一位经验丰富的领头人——黄纬禄。黄纬禄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1957 年回国,曾参与“东风”系列导弹和原子弹的研制工作,1970 年成为“巨浪一号”总负责人。黄纬禄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首先解决的是如何在国力薄弱的情况下,尽可能加快潜地导弹研制进程这一难题。
其中,潜地导弹的试验程序十分复杂,特别是需要通过大量的水下试验,才能得出关键的数据。但是,水下试验技术难度很大,当时的中国既没有经验,也没有相应的技术手段,该怎么办呢?
黄纬禄和他的团队决定,第一步先在陆地上的发射台发射。成功发射之后,再把导弹装进发射筒,模拟水下发射的环境。台、筒试验成功后,最后一步直接进行潜艇发射。经过这三大步,试验获得成功。
“巨浪一号”成功发射
1982 年10 月12 日,潜地导弹在渤海海域成功发射,标志着“三抓”任务的第二大战役胜利完成。
中国的战略核导弹,从液体发展到固体,从陆上发展到水下,从固定阵地发射发展到隐蔽机动发射,是世界上第5 个拥有潜艇水下发射核导弹能力的国家。
1988 年9 月15 日,我国第一次用导弹核潜艇发射潜地导弹取得成功。从1958 年我国决定研制核潜艇,到这次试验成功,经过三十年的曲折历程,我国终于拥有了一支以核潜艇为作战平台的核打击力量,在潜在的核战争中具备了还手之力。
早在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后,我国就已经提出了利用卫星进行通信的要求,卫星研制部门也展开了相应的预先研究。1975 年3 月31 日,中央军委召开会议,批准了国家计委和国防科委上报的《关于发展中国通信卫星问题的报告》,并呈报毛主席批准。至此,中国发展通信卫星这一工程终于落地,由于报告被签署的日期是3 月31 日,因此,“331 工程”也就成了中国通信卫星工程的代号。
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地面通信站五大系统的建设全面起步。同步通信卫星要上到36000 公里高度的赤道上空去,这是个对中国人、中国卫星来说从来没有到过的高度。
“东方红”二号通讯卫星
从1975 年3 月,我国通信卫星研制经历了三大阶段:至1977 年3 月为方案初步研制阶段;1977 年3 月至1979 年11 月为初样研制阶段;1979 年11 月至1984 年4 月为正样卫星研制和发射阶段。
1984年1月29日,我国利用“长征三号”火箭发射了一颗通信卫星试验星,可惜的是,卫星并没有进入预订轨道。但这次任务验证了卫星变轨飞行、姿态控制、轨道控制和精度控制系统可靠性,证明“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设计理念的正确性,并验证了各设计数据。
1984 年4 月8 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全体参试人员发出贺电,对我国第一颗通信卫星发射成功表示热烈祝贺。当天10 时,时任国防部长张爱萍在北京指挥所通过我国第一颗通信卫星与新疆自治区第一书记王恩茂通了电话。
孙家栋是331 工程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卫星”的总设计师,戚发轫是副总设计师。2016 年夏天,经历了许多重大航天工程的戚发轫院士在回忆331 工程时,仍不免有些感慨。
至此,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史上著名的洲际导弹、潜地导弹和卫星通信发射试验“三大战役”胜利完成。它是“两弹一星”工程的延续,是我国国防建设走现代化发展道路迈出的重要一步,有力推动了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促进了我国军事尖端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这对于发展国防科技、加速部队装备现代化建设、增强在反侵略战争中的防卫反击力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