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中国(国际)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论坛的各位来宾,我在维也纳向大家致以亲切的问候。能够受邀为如此重要的论坛致开幕词,我感到非常荣幸。
众所周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是全球“原子用于和平与发展”组织,也是核领域的国际合作中心。我们与成员国和世界范围内的多个伙伴合作,促进安全、可靠、和平地利用核技术。
我参观过IAEA 在贵国设立的几处研究中心,对中国同位素与辐射技术在医疗、工业、农业、环保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十分了解。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致力于推动核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对此我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IAEA 将在明年举办第二届辐射科技应用大会,在此也十分感谢各位为此会议所做出的努力。总之,还有许多事情需要我们通力合作来完成。
我相信,本次论坛将会进一步促进同位素与辐射行业的繁荣发展。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
今天很高兴能够参加《医用同位素中长期规划》发布会,作为规划的八个共同发布的部委之一,我谨代表科技部对规划的发布表示热烈的祝贺,也对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位支持医用同位素创新发展的各位专家、企业家和各界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
科技部高度重视医用同位素的发展,前期我们也组织项目的专家开展了相关的一些调研,持续加大了对医用同位素的创新投入,特别是重大新药创制。从“十一五”以来,我们在重大新药创制还有其他的科技项目中,都加强了对医用同位素的课题部署,先后支持了医用同位素药物的研发有50 多项,也开展了大量的前期研究。
下一步科技部将认真贯彻落实规划的各项任务,主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按照国家中长期科技创新规划和“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工作部署,加快我们相关生物技术和人口健康领域的规划编制工作,重点考虑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的各项目标和重点任务。二是进一步加强课题部署,在相关国家科技计划,包括重点研发计划,还有科技创新2035 年重大项目中,加强对医用同位素关键技术研发的支持。三是进一步加大平台建设和统筹相关创新资源,推动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的建设,我们希望能够和大家一起加强相关的平台建设,形成合力,共同来支持医用同位素的创新发展。
国家药监局高度重视包括放射性药物在内的药物研发创新,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改革举措,建立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药物临床实验默示许可,优先审评审批,原辅包和制剂关联审评审批,沟通交流专家咨询等新的制度。这些为包括放射性药物在内的药品研发创新提供了条件。
为了将鼓励药品创新的政策落到实处,2020 年1 月新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明确了相关要求。一方面结合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和临床治疗需求实际,专门增设药品加快上市注册程序,设立了突破性治疗药物,附条件批准,优先审评审批,特别审批四个加快通道。
另一方面,又进一步优化了审评审批程序,采取药品注册检验,可以在受理前启动药品注册现场核查和上市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同步实施等措施,以加快药品的上市进程。
作为放射性药物来讲,因为它具有放射性,因此在管理方面有一定的特殊性。国家药监局专门组织制定了《放射性体内诊断药物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指导放射性体内诊断药物的开发工作。后续,国家药监局还将根据放射性药品研发申报的需求,进一步完善相关技术指导原则体系,放射性药物研发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可以按照国家药监局《药物研发与技术审评沟通交流管理办法》有关要求,通过与审评技术部门沟通交流的方式,极早研究解决。后续国家药监局将继续深化审评审批制度的改革,积极鼓励有临床价值的,包括放射性药物在内的药物研发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的临床用药需求。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医疗保障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家医疗保障局高度重视医用同位素的药品重要项目应用和保障,主要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将多种放射性同位素药品纳入国家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国内应用最广的放射性诊断药品,已被纳入国家基本药品目录。二是积极将放射性同位素药品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统筹地区已将符合条件的放射性同位素诊疗服务项目纳入了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相关要求,积极研究相关政策,加强与医疗技术的衔接,及时将符合条件的放射性同位素药物及诊疗项目,按程序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范围,进一步提升医疗保障水平,让广大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谢谢大家!
当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民健康,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此次八部门联合印发《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是我国首次针对医用同位素制定的专项规划,也是促进其长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于加快放射性新药和诊疗设备研发,推动临床转化与应用,促进核医学科发展普及,满足患者诊疗需求等有重要意义,也是落实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全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必然要求。
国家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核医学诊疗工作,多年来在贯彻落实《放射性药品管理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法规规章的基础上,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举措。
一是推广核医学科建设,根据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基于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我委要求三级综合医院,三级心血管病医院,三级肿瘤医院等,均应当设置核医学科,提供相应的诊疗服务。二是制定实施临床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我委在制定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指南规范中,将核医学技术的应用融入其中,提高核医学技术的应用水平。三是加强核医学质量控制,2020 年我委专门成立了国家核医学专业质控中心,设立在北京协和医院,各省份也已经成立或正在筹建本地核医学科质控中心,持续改进核医学质量控制工作。当前,我们还面临核医学科发展薄弱,医用同位素及放射性药物临床供给不足,专业技术人才欠缺等问题。
下一步我委将围绕中长期规划,加快推广核医学科建设,到2025 年实现三级综合医院核医学科全覆盖,到2035 年实现“一县一科”,同时加大人才培养培训力度,重点开展核医学肿瘤放射治疗等领域人员培训,充实核医学相关人才队伍,提高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
《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发布实施,对于提升我国诊断治疗水平,改变医用同位素严重依赖进口的现状,降低相关诊疗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交通运输部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放射性物品运输的监督管理,不断完善优化相关的管理工作。
一是推动健全放射性药品运输政策的制度。为深入贯彻落实《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管理条例》相关要求,制定了《放射性药品道路运输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了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许可要求。二是配合相关部门完善放射性药物的制度,配合生态环境部修订了放射性物品分类和名录,起草了放射性药品配送管理要求,研究建立运输过程中可豁免的放射性药品名录,进一步优化诊断用的放射性药品许可要求。
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按照规划的要求,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医用同位素标准体系的研究,健全医用同位素科学监管体系,为推动我国医用同位素产业链发展提供了支撑和保障,促进健康中国战略的有效实施。
生态环境部和地方生态环境部门,依据《放污法》等法律法规,对医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安全实施监督管理。这些年来在国家和地方各级环保人员的严格监管下,在行业各单位的积极配合下,医用放射性同位素的辐射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我们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医用同位素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医用同位素供给能力面临严峻挑战,我国建立稳定自主的医用同位素供给保障体系迫在眉睫。
为了落实好规划,生态环境部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持续做好安全监管,尤其是确保医用同位素生产堆和生产专用加速器的核安全与辐射安全监管。二是进一步完善医用同位素医用各环节相关法规和标准,使监管进一步科学合理规范。三是积极支持开展放射性医疗废物的处理处置、清洁解控等方面的研究,避免在行业末端发生梗阻。
我部将积极配合国家原子能机构,按照规划细化落实方案,与国家各部委紧密协作,与地方生态环境部门上下联动,共同做好放射性同位素的安全管理,让医用同位素和核技术在提升国民健康水平,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