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失语的现象和应对策略

2021-07-28 23:19魏君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1年2期

魏君

【摘 要】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语言如果无法真正承载生命个体的情感和体验,表达本身也就失去了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现象进行梳理,对其原因进行洞察,并提出具体可行的策略引导学生走出“失语”的尴尬境地。本文提出要尊重认知,倡导独立思考;丰富体验,强化语言储备;搭建情境,落实倾吐路径。

【关键词】尊重认知 丰富体验 搭建情境 失语现象

所谓“失语”是学生丧失了对文本语言的感知能力和自我倾吐表达能力,也指向于学生面对同一文本和相同的语境所呈现在理解和表达维度中的差异。很多学生在面对表达对象和表达情境时,常常会表现出言不由衷、词不达意的现象,缺乏属于自身的言语表达系统。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语言如果无法真正承载生命个体的情感和体验,表达本身也就失去了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现象进行梳理、对其原因进行洞察,并提出具体可行的策略引导学生走出“失语”的尴尬境地。

【失语症状一】拘泥文本,照本宣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紧扣文本内容提炼并设置专一的题目进行研究,这就需要给学生广阔的自主空间,使其形成属于自己独特的感知体验,并能够将自己的感知与收获进行有规划、有条理地呈现。但纵观当下的语文教学,教师并没有给予学生反复朗读的空间,学生内在的感悟素养也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升和发展,真正的思考也就成了一种空谈,学生也就只能拘泥于文本,照本宣科,课文中怎么说,就怎么表达。这种照搬式的表达,无异于人云亦云,即为一种典型的“失语”现象。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一文主要讲述了牧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指出著名画家戴嵩名作《斗牛图》中的错误。对于这样一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文,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大意,还需要指导学生从中获取生活的经验,但如果教师只是机械地追问:你从这篇课文中懂得了什么道理?很多学生就会不假思索地运用课文中现成的语句“耕当问奴,织当问婢”来作答。学生的意识并没有真正融入文本中去,只是对作者呈现在文本中的现成资源进行了机械地搬运,这种表达实质上是一种虚无的伪表达。

【对应策略一】尊重认知,倡导独立思考

古语有云:“言为心声。”语言是思维的躯体,学生集体失语在于其思维的滞缓,更在于其思想的贫瘠。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教师要想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失语”现象就必须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尊重学生独特的认知体验,在激发学生内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能够多维而立体地释放学生的表达思维,更好地推动学生表达意识的提升。

比如,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色入手对故事进行审视。首先,从作者的视角,课文中直接揭示“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让学生认识到做任何事要向这个方面的专业人士请教;其次,从文中牧童的视角出发,让学生认识到做任何事都不能迷信权威,要能够从自己的生活实践中积累经验,敢于提出意见和发表看法;再次,也可以从这篇课文中杜处士的角度出发,要懂得尊重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经历,正如孔子所言:“三人行必有我师”。

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应该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认知。学生有了属于自己的思考,就能将自己想到的语言真实而大胆地呈现出来,无须过多地顾忌正确与否,让表达成为一种习惯和自然。久而久之,“失语”现象就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失语症状二】机械重复,空话套话

很多时候,语文教学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无视学生真实的生活,而一味地强调理性思维,看似头头是道地在概括文本内容、提炼中心思想、分析作者的写作方法,并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要结合所谓的道德标准、审美体验和价值判断,最为严重的是都设定好相应的表达模式和套路,绝对不允许学生有任何的其他声音和思想认知上的旁逸斜出。一旦学生稍有一些出格的言论,就会当头棒喝。于是,在真实的课堂中我们就难以聆听到发自学生内心世界的真实声音,独立见解下的本真语言消失了,原汁原味的童趣童言消殒了,取而代之的是四平八稳的固有模式和套话累牍的机械语言。这样的语言貌似是严谨的、有序的,但却违背了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规律,严重制约了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气息和灵动性,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也是一种制约。这样的说话,也等同于一种“失语”。

統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是一篇典型的微型小说,篇幅简短,但作者以精巧的构思取胜,主要体现在开篇之后的环境渲染以及最后交代老汉与小伙子之间的父子关系。将这两点作为这篇微型小说教学的着力点,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教师并没有能够结合这篇文章的具体内容,也没有从文章表达的基本立意出发,而是强制性地要求依照固有的模式进行填空式解答:在这里运用环境描写的方法,不仅可以( ),还能够( ),对表现人物形象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这样的环境描写究竟有怎样的作用?所有学生的回答都只是触及表层的应付式、敷衍式回答,并没有能够真正融入文本。

【对应策略二】丰富体验,强化语言储备

学生的“失语”深受模式化、套路化言语形式的限制,教师要想打破学生表达模式的壁垒,让“失语”现象真正消失,就需要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提供鲜活可感的语言储备,真正为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生长服务。

以上述案例为例,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微型小说中,作者大肆渲染进行环境描写,究竟有什么作用?作者究竟应该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呢?笔者认为,需要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环境描写的作用。为此,笔者引导学生尝试将文中有关环境描写的语句全部删除,在对比中感受如果没有了环境的渲染,那种紧张的氛围就消失了,人们也就无法真正感受到老汉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此时,教师无须提供现成的言语范式,而是鼓励学生感受到什么就表达什么。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被固有的范式和套路所限制,说自己心中所想,抒自己心中所思,感知是开放的,表达更是开放的。学生综合性言语实践能力的生长也就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提升。

【失语症状三】空有认知,表达不出

学生“失语”的另一种现象还包括了学生空有丰富的体验,但是却无法真正地表达出来。中国有句著名的歇后语“茶壶里倒饺子——有货倒不出”,说的就是这种现象。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学生有着不错的理解和体验能力,对文本语言的弦外之音和言外之意不仅能够精准解读,同时还能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见解,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缺乏将自己的感受呈现出来的方法。

比如,在学习《西门豹治邺》一课时,其中“惩治恶人”的板块充分体现了西门豹此人的聪明机智。这种聪明与机智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很多学生都能从西门豹具体的言行细节入手进行解读,但为什么能够从中感受到西门豹的聪明才智呢?其实他们无法用语言说清楚,有的学生直接圈画出相关的语句就算了事。

如果学生真的心有感知,而不能将自己的体验精准而多维地呈现出来,就无法形成语文教学中的生生对话,这是对课堂动态性生成资源的一种浪费,更为关键的是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就失去了一次有效历练的契机。

【对应策略三】搭建情境,落实倾吐路径

鉴于此,教师就需要创设语言表达的氛围和情境,发掘学生进行表达与倾吐的明确路径,为学生真实的表达搭建支架,让学生能够顺其自然地表达。

还以《西门豹治邺》一文为例,怎样才能让学生将自己感受的结果展现出来?教师并没有直接要求学生进行表达,而是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如果那些原本逃离家乡的乡亲们都回来了,他们想要了解当天西门豹大人是怎么惩治恶人的,你会如何解释和表达呢?这样的训练就如同给“装满了饺子的茶壶”开了一个大口子,让学生将自己的体验和成果能够顺势倾吐出来,有了明确的表达内容,有了鲜明的表达对象,他们内在的语言就顺势而出了。

没有所谓方法的指导,也没有所谓策略的点拨,教师只是对学生的表达进行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的表达有了坚实的支架,真正推动学生的言语表达素养不断提升。

语文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為重任,在消除学生理解和表达能力差异的过程中,消除“失语”现象,让学生学会智慧地、灵动地表达,建构属于自己的言语系统,真正推动学生内在言语实践能力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