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校本课程开发与评价

2021-07-28 06:02沈欣怡
科技创新导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学生发展个性校本课程

沈欣怡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011-5640-9632

摘  要:校本课程开发与评价是学校教育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不少学校存在偏离对学生需求与发展的关注的现象,但校本课程的价值追求要求学校和教育者重視“以人为本”。学校应该回归教育的根本目标,切实了解学生发展需求与情感取向,在立足学情和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参与、融会情感与价值认同,以科学理性的开发和评价方式使学校文化和课程特色融入学生精神世界,真正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发展。

关键词:校本课程  以人为本  学生发展  个性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1)01(c)-0238-03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School Based Curriculum Based on People Oriented Concept

SHEN  Xinyi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62 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are prominent parts of school education. At present, many schools attention have deviated from the needs a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However, the value pursuit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requires schools and educators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people-oriented" education. Schools should return to the fundamental goal of education, earnestly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needs and emotional orientation of students, strengthen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tegration of feelings and value recognition on the basis of academic conditions and educational laws. By ways of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methods, school culture and curriculum characteristics will be integrated into students spiritual world, and the individualized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will be truly promoted.

Key Words: School-based curriculum;People-oriented concept;Student development;Individual character

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与评价是学校管理和教育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课程实施要注重学生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习惯。但 “校本课程”所体现的“以学校特色为基础,基于学校开发个性化课程”的特征容易让人忽略其关注学生需求和真实发展的重要意义。目前许多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宣传重在“弘扬学校特色”“体现教师水平”,忽略了学生的具体需求和真实想法,忽视了教师与学生对于学校文化与校本课程的真实态度。部分学校的校本课程重在打响品牌、追求政绩甚至追赶潮流,偏离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失去了校本课程应有的意义。

有鉴于此,本文拟在重新分析校本课程的价值追求的基础上,阐述“校本课程开发与评价应基于‘以人为本理念开展”的观点。

1  校本课程的价值追求

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延伸和补充,绝不是对于应试科目的简单补充,也不是对教师专业特长的机械应用,更不能作为服务于竞赛或考试的工具。它具有独立、独特的价值。要开展更好的校本课程,就要更好地理解校本课程、把握其真正价值追求。对于校本课程承载的价值追求,研究者和实践者们可能有各自的理解与观点,笔者认为,要回到教育的根本目标来看待校本课程的属性和价值,并结合其具体特点剖析其取向,具体从以下几个视角分析校本课程的价值追求。

1.1 聚焦教育的本质与终极目标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健康发展的人,目标是促进学生的身体与心理健康发展、知识增长、能力提升、自我发现。校本课程实际上也是对教育本质与目标的一种回应和对已有课程的补充。对每位学生的关注、支持和培育不仅是国家课程应该聚焦的重点,也应该是校本课程应该秉承的价值追求。因此校本课程虽以“校”为基地,但须以“人”为本,将对学生需求的回应作为最主要的目标[1],开发适应学生发展、切实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特长发扬和个性化选择服务的课程,将培养学生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作为第一要义。

1.2 追求发扬特色与教育公平

和国家、地方课程一样,校本课程也需要维护教育公平和均衡,但又需要发扬学校特色、发展学生特长。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许多学校的一些课程或许因为并非全员都能够参与,或者学生接收的是不一样的课程培养而受到质疑:这究竟是否实现了对学生的均衡培养?这对学生们公平吗?然而,公平并不意味着追求人人统一、磨灭个性。相反,教育的公平应该更多地培养、鼓励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包容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发展水平和不同的个人选择;鼓励学校在发展中积淀特色,发挥各自的特长。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校本课程体现教育公平的方式并不是给每一位学生带来同样内容、相同形式的教育,而是尽力为不同的学生带来因人而异的、适合各自成长和发展需求的教育。学校与学校、学生与学生之间课程的差异正是校本课程关注人的价值、真正地以学生个性发展为出发点的体现。

1.3 融会师生情感与价值认同

学生并不真正认同和喜爱学校所开设的校本课程、教师将校本课程看作是负担或累赘是校本课程实施中面临的尴尬而现实的问题[2]。探其渊薮,是校本课程未能做到甚至已经偏离了对学生需求的尊重,没有抓住师生的价值取向,没有使得师生的情感在课程中交融升华、在互动中认同课程的价值。但实际上,若没有师生的情感交融与价值认同,校本课程就仿佛一张虚空的皮披在学校的骨架之上,难以保持活力与生机,也构不成有血有肉的学校生活。因此,优秀的校本课程应该是有温度、有互动、能够做到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所裨益、精神世界有所充实。教师作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学生在课程中通往知识和成长的引路人,也应该内化校本课程的意义、怀有真正发展学生特长与兴趣的眼光,用心打造有趣的、有效的、学生欣赏的课程,唯有如此才可真正达到发展学生特长、发扬学生特色乃至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的效果。

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校本课程的价值追求离不开“人”,离不开对人的关注、研究和对其具体需求的满足。

2  以人为本的校本课程开发

“以人为本”的“人”从狭义来看是指受教育主体即学生,而从广义来看也包括了教育者以及利益相关者,即教师、校长甚至家长及其他参与学校教育或受到影响的人。以人为本的校本课程开发并不是一味迎合学生的喜好来展开开发工作,而是需要基于对学生的尊重和关注,让多方主体倾听学生心底的声音、遵循教育的规律、把握共同认可的文化价值,思考真正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路径与方案,让各个主体都充满同理心与责任感地参与开发有温度、有水平的校本课程。要开发好以人为本的校本课程,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强调。

2.1 关注学生的需求 强调学生参与

要让校本课程做到“目中有人”,首先学生这个主体在开发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这不仅仅是在课程实施中,更是在开发阶段。首先要关注到学生对于校本课程的需求,以问卷、访谈等多种形式收集数据等方式对学生的喜好和意愿进行收集与分析,抓住学生需求,开发有创意、有差异、有乐趣的课程,甚至可以邀请学生参与课程的开发和后期的评价,让课程的决策更加开放和民主,真正倾听学生、了解学生。

在教育实践中,不难发现一些学校的校本课程沦落为竞賽培训的衍生物,甚至是变相的应试培训课。更容易被忽略的问题是在外界看来丰富多彩、特色彰显的校本课程,实际在未对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查与倾听的前提下进行课程的开发与评价,很难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许多学校开展的文言文拓展课、高数冲浪课程,并没有受到欢迎或是在实践过程中并没有达成好的效果,究其原因是学生并不从心底里喜爱和需要这些课程,这些课程只是为提高升学率、凸显办学特色的课程,抑或是校长和老师想象中学生适合和喜欢的课程,这就变成了一种“目中无人”的课程。

2.2 立足实际学情 尊重教育规律

论及“以人为本”的校本课程,或许有学校矫枉过正地去一味谄媚学生需求,又或许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有所疑惑羁绊不前。实际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依然是需要秉承发展学生素养与能力的原则,依据学情和教育规律具体展开的。每所学校的办学目标、学校特色不同,就影响着学情和学校环境、文化氛围等等的差异,为此,学校可以合理将自身特色和学生需求相结合开展课程[3],丰富化、多样化课程设置。

而遵守教育规律具体需要学校开发符合每个年龄段接受能力、学习能力的适合的课程,避免低幼化、复杂深奥抑或是功利倾向严重、揠苗助长。并且使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良性衔接的同时又不出现内容重复、主题老旧等问题[4]。对于课程的设计,应该有体系化、有规律的准则来进行执行,而非依据教师的个人喜好,随意设计、任意开展。

2.3 学校文化和课程特色真正融入学生精神世界

“让学生在校本课程的参与中更加爱校”是一句响亮的口号。但要使校本课程让学生真正有归属感、有满足感,对学校怀有更多的崇敬和眷恋之情,不能依靠课程中学校文化的说教,也不能寄希望于用新奇好玩的课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是要在课程中将一些知识性的传递和单方面的基于方式转变成一种有归属感的、基于学生成长需要的互动式生命体验过程,让学校文化和课程特色真正融入学生精神世界,让学生在获得成长与生命体验的基础上产生更多的幸福感。要让校本课程成为自下而上的探索与发展,在课程中不断激发学生潜力、拓宽学生思维[5],让学校文化和课程特色由干枯的骨骼变成血肉之躯,迸发蓬勃的力量和生机。

3  以师生发展为目标的课程评价

在校本课程建设完善的过程中,评价等工作必不可少。在校本课程的评价中,师生发展是“目中有人”的具体要求。教师是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桥梁,也是学生游向知识海洋、走向素质发展之路的引领者。在教师面临许多升学、绩效、考核等等的压力之下,要使老师们能够从心底里认同校本课程的价值、认真对待而不敷衍了事,就需要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作为共同关注对象。既要在校本课程的评价中关注教师的课程设计、情感投入,对表现优秀、贡献突出者予以表彰和奖励;又要在评价完成之后针对结果对教师的课程表现和专业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鼓励教师在校本课程中发展自己、实现自身价值和满足情感归属的需要。既“赋权”又“增能”,激励教师主动投身校本课程设计中,履行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主体之“使命”[6]。

而就学生发展而言,校本课程的评价要坚持多元化评价课程的内容、设计,为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发展而开设,评价学生在其中的收获、综合素质的提升、参与度等等因素,关注课程带来的情感体验而非量化成绩或学术成果。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并适当为学生减轻压力和负担。学校可以结合各自不同的管理特点,在校本评价的过程中使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案,对校本课程的发展进步和学生本身的成长起到导航作用。坚持做好心中有“人”的教育,让学生在温度和理性并存的课程教学之中自信成长。

参考文献

[1] 崔允漷,周文叶,岑俐,等.校本课程规划:短板何在——基于Z市初中校本课程规划方案的分析[J].教育研究,2016,37(10):87-94.

[2] 丁奕然,吕立杰.学生满意当下的传统文化类校本课程吗——基于全国百所中小学的调查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0,19(3):102-108.

[3] 康红兵.学习场域实践建构中课程统整策略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7.

[4] 向佐军.整体任务问题式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9.

[5] 郭乐静.基于特色学校建设的校本课程开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35):41-42.

[6] 刘登珲.校本课程设计方案质量研究——基于全国2200份校本课程设计方案的实证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6,36(10):78-84.

猜你喜欢
学生发展个性校本课程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