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银
摘 要 保障食品的健康和安全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本要义,也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全程监管能力、检测监测技术、责任落实等方面在逐年发展,农业发展水平也连年提升。基于此,针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分析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的风险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 农业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技术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2.078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得到长足进步,实现了农产品总量平衡,并有效解决了我国庞大人口的温饱问题。随着人们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和营养结构发生转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重点关注,国家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也日益重视,以“四个最严”织牢农产品质量安全防护网,使人们吃得放心、吃得安心,也是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1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与安全隐患
1.1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现状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质量安全的标准体系建设、检验检测及监管评估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得到了保障。国家农业农村部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定了标准化体系,推动了农产品思维生产方式,促进了我国农业的规模化发展。据统计,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4 000多项农药残留标准和1 700多项的兽药残留标准,并发布了5 000多项行业标准规范,我国的农业标准体系逐渐完善,并积极推动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认证,正逐步提升全国城乡居民的绿色农产品的供给能力。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有了明显提高,其中以农兽药残留为主确证检测技术,并且开发了兽药、生物毒素等快速检测产品,达到600余项,多项获得技术发明奖。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程监管能力也得到进步,产地的环境是保障农产品质量第一道关卡,近年我国也探索除了主要农产品产地安全评价指标,并颁布了一系列农兽药及生物毒素等具有危害性的残留,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颁布实施了一系列农业行业检测标准[1]。
同时,我国已构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与监测数据的平台,组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组,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政策咨询、宣传培训、科普回应等一系列工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实行区域协同、联防联控的监督机制,可以有效预防不符合质量安全的农产品留出。我国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中对农产品安全颁布了更严格的管理制度,中央领导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也高度重视,要求各级加快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全面提升农业素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坚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目标导向,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农产品、食品安全的需求。
1.2 我国农产品质量的安全隐患
1.2.1 农产品生产的污染环境
从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及评估的结果来看,农产品质量安全涉及范围较广,包括产地环境到销售等诸多环节。通过分析发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隐患主要来源于原产地环境被污染、农药残留、加工过程添加违禁物质、制假和售假等环节[2],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农产品在生长过程中受自然环境的影响非常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尾气排放、农药化肥残留、污染水资源等都会给产地环境带来破坏,造成农产品中含有有毒物质,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的源头。但是环境治理需要过程,很多被污染的土壤需要一段时间的修复。有些农产品生产者为提高产量,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常常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使用劣质农药化肥;为追求效益,不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等,导致农产品中农药、重金属等残留甚至超标,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
1.2.2 农产品的监管力度不足
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会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安全质量要求,如果农作物在生产的过程中有关部门不严加看管,会很容易出现农产品的安全质量问题。现实生活中,部分监管部门在某些检测或检查的过程中省去一些必要的环节,从而使得農产品的质量出现严重的问题,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和伤害。
1.2.3 农产品经营人员过分追求经济效益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经营主体为了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进行非法添加、制假售假、包装污染等,不仅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侵害。同时,我国公众缺乏食品安全的知识素养,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不了解,因为长期的饮食习惯和食品安全知识的局限,不懂得分辨已经受到污染和病毒侵害的食物[3]。
2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技术发展趋势
2.1 检测技术智能化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高新电子系统、纳米技术等科学技术已经应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同时高效识别材料及分子印迹、多功能抗体等新型识别材料也在研发过程中,在未来应用中可以让农产品质量更快速的被检测,逐渐形成快速检测技术、数据远程传输、全球定位系统(GPS)“三管齐下”的质量检测平台。随着农产品检测的智能化发展,也可以实现从种植到流通等各个环节,形成全程监管体系,让农产品的准出和消费市场准入形成“无缝对接”的渠道,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模式逐渐智能化。
2.2 风险评估逐渐精细化
近些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逐渐投入了纳米技术、计算分子生物学等前沿科技,进行产品质量风险评估,新科技的加入极大促进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发展,评估数据越来越精准。例如,细胞组织培养、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研究的应用,加快了风险评估的速度,并且提升了安全评估的准确性。
同时,模型建立和评估软件的开发,也在推动农产品质量风险评估发展。采取数据挖掘的方式,更加精准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成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的研究重点之一,模型的建立也能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存在关联性的信息,从而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4-5]。
例如,临界效应的剂量-反应关系建立的基准剂量(BMD)模型这些风险评估相关软件的研发能够增加评估技术的准确性,必将带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风险评估理论和方法的发展,使农产品质量的风险评估逐渐精细化。
2.3 检测过程控制精准化
研究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影响农产品质量的危害因素时,需要对原产地环境污染、农药残留等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环节进行精准判断并有效控制。农产品具有生物活性因素,因此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存在一定复杂性。在控制技术的研发中,要通过大量污染物的检测,确定危害农产品质量的关键物质,再通过对污染物降解分析污染物的归趋,进行深入研究,确定控制点[6]。
2.4 溯源鉴别技术逐渐集成化
我国目前正推动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技术的需求日益加大,主要是信息追溯、真实性识别溯源等。农产品质量溯源鉴别技术主要依靠大数据处理与并行计算技术,对每一个流程进行追溯。伴随物联网经济的发展,农产品质量追溯技术已经实现智能化,当前核磁共振、DNA图谱、红外光谱等技术的形成,也为农产品质量溯源鉴别技术提升了精准度[7]。
3 结语
我国农业通过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监测体系、评估体系、标准体系和控制体系等支撑起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产业的不断进步。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是最重要的民生工程,关系人们的健康,同样关乎我国的国际地位,已经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政策、标准、技术的研究应用,将不断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刘长英,孙继亮,郝玉晶.刍议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解决方法[J].食品安全导刊,2018(27):36.
[2] 李奔.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现状与對策[J].现代食品,2018(02):99-100.
[3] 罗映月.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6):106-107.
[4] 钱永忠,金芬,郑床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J].农学学报,2018,8(01):203-206.
[5] 艾克拜江·吉力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初探[J].农家科技,2019(06):284.
[6] 曹俊金,阮赞林.小农户生产经营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治理[J].食品科学,2020,41(23):347-355.
[7] 高杰,马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现状及策略[J].农家参谋,2020(10):88.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