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亚冰
◆摘 要:土地是人类一切生产和存在的源泉,它不仅是最基本、最宝贵的自然资源,而且又是价值很高的资产。土地是超过了自然的范畴,涵盖了自然、经济、技术等其它社会因素在内的综合体。对土地的合理利用则是对于自然赠馈的最好诠释,笔者就安阳市地势及用地规划做些调查走访,以便了解实际情况实现良好规划,不当之处,多多指正。
◆关键词:安阳市;地貌状况;用地结构比例
一、安阳市的地理位置状况
安阳市地处河南省最北部,位于东经113°37,-114°58,30〃和北纬35°13,- 38°40,20〃之间,晋、冀、豫、鲁4省的交界处。它属太行山东麓向华北平原过渡地带,地形比较复杂、地貌类型多样,总的地势西高东低,西北高东南低,呈阶梯状降低。东南则由西南向东北顷斜,由中山、低山、盆地、丘陵過渡到平原。洪积平原处于山地丘陵向平原过渡的交界地帯,冲积平原由黄河、漳河、卫河等泛滥冲积而成,分布在安阳市东部和东南部。这种地形地貌的多样性使全市土地利用现状具有一定的特征。
二、土地利用调查现状
安阳市地处中原,土地开发历史悠久,其土地利用多样,其中耕地 428898.8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8.3%;园地11032.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4.57%;林地63133.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58%;牧草地4.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0.002%;居民点及工矿用地83892.6公顷,占上地总面积的11.40%;交通用地16271.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21%;水域用地25279.1公顷,占3.44%;未利用土地107205.1公顷,占14.57%,在各类土地利用结构中,耕地面积最大,其它依次为未利用土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林地、水域用地、交通用地、园地,牧草地最小。用地中农业为主要优势,由于地势原因,市区东部人均耕地较多,3亩左右,滑县土地利用率最高,西部山区较少,但具有旅游资源优势。林业覆盖率较低,因此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山区的林州市森林覆盖率与30%的标准还差太远。林地比重小的有汤阴县和市郊区,水域面积较大,与安阳市长期重视水利建设有关,为农业、渔业等方面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交通用地结构较合理,为安阳市工农业发展提供了充分保障。其中土地利用结构可分为农业用地、非农业用地、其它用地和未利用土地。农业用地即用于农业方面的土地,全市农业用地面积是516649.4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0.2%,其中耕地占农业用地的83.33%,园地占农业用地的2.13%,林地占农业 用地的12.22%,牧草地占农业用地比例几乎为零,用于农业生产的水利用地占农业用地 2.32%。其中园地、林地偏低,牧草地缺乏。
全市非农业建设用地面积为99050.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46%,其中居民用地占建设用地的66.45%、工矿用地占建设用地的16.90%、城镇用地占建设用地的6.22%、交通用地占建设用地的16.43%。其它用地包括特殊用地及河流水面、滩涂、湖泊,全市其它用地为13012.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77%。全市未利用土地107205.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57%。
情况表明安阳市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经济类型区。未开发利用的土地为各县用地的发展提供了较丰富的后备资源。
三、安阳市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1.土地资源管理不善,人地矛盾突出
由于目前经济压力影响,加上当前的农业土地长期处于粗放和低效利用的状态,甚至不少县出现土地抛荒等问题,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不断加剧,城市扩张挤压农村空间,农村耕地资源逐年减少,人地矛盾日益凸显。
2.土地结构不合理非农业用地增长迅速
城市化发展以及工业的快速增长,使得耕地资源日益减少,尤其城市的不断扩张,空心村现象较为突出,大量耕地被侵占,加上农业建设生产用地,农业耕地锐减,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村镇规划不力,占用资源浪费严重
某些村中居民建设用地过度浪费或占新不丢旧等,不统一的村镇建设规划,以及乡镇企业的占地,未批先占、少批多占的现象时有发生;企业停工以后或者停产以后土地被闲置,土地浪费严重。 农村建设用地农村规划差,新建住宅大部分集中在村子周边,而村里却大量地闲置宅基地,形成空心村。
4.环境保护不力,土地污染严重
土地盲开发、过度开垦,水土流失严重。过多使用化肥和农药造成了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乡镇企业的过快发展影响周边环境留下不可逆的土地污染,环保意识差以及手续的审批不严,造成严重污染,耕地质量下降。加上垃圾处理和中转设施不得力,直接排放或者堆放影响耕地质量。
四、建议与对策
1.集约用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应集中高效利用农村建设用地,将农民的宅基地、自留地、承包地转化为农民的财产,提高经济效益,减少土地的抛荒和浪费。做好空心村内部的综合配套设施,合理引导村外居民向村里迁。 积极开展土地改良和整理,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确保耕地总量的总体生态平衡,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2.加强土地整理,进行合理地复垦
避免造成土地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积极实行土地利用由分散到集中、由传统的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变,尤其是在农村开展土地流转,鼓励化零为整,合理安排土地用途,做好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经济产出和生态效益。
3.加强动态监控与管理,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土地利用一定要做好管理,做好优化配置,确保土地资源不浪费,防止出现土地污染、生态平衡破坏。建立有利于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组织管理系统、政策激励制度以及监督监管机制,引导公众参与优化土地资源,确保土地合理利用、高效利用。
五、结语
土地的结构状况决定对土地利用的程度,可认为的资源开发和天然利用资源,无论怎样地形风貌,都会合理规划,科学开发利用其价值为当地提供便利条件和资源共享,总而言之都对土地的分布以及市里分配用做合适部署。利用的差异性,表明了全市土地利用区域多样化以及功能化。虽说存在些问题,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规划利用等,今后要坚持对土地进行动态监控,合理的分布乡镇企业,提高土地的集约度,转变土地开发模式和应用。全面实施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确保新农村在高效正确的轨道上运行发展,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