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女王”香奈儿:爱情与婚姻的角逐

2021-07-28 19:07:56紫惠
现代阅读 2021年3期
关键词:佩尔戴安娜香奈儿

紫惠

可可·香奈儿(1883—1983),出生于法国。法国时装设计师,香奈儿品牌的创始人,20世纪杰出的时装大师之一。在巴黎遍地华丽紧身衣和长裙的服饰潮流中,她设计的女性裤装,改变了欧洲的审美风向,也使她被誉为“欧洲第一个穿裤子的女人”。香奈儿设计的小黑裙、5号香水等一系列产品已经成为时尚界永恒的经典。

听闻爱情,十有九悲。

骄傲如香奈儿,她以为自己不管在事业上,还是爱情中都将是高高在上的一方,占据绝对的主动权。

富家子弟卡佩尔虽然对香奈儿有着近乎疯狂的迷恋,但是在前途面前,他是清醒的。

当一名叫戴安娜·温德木的英国贵族小姐出现在香奈儿与卡佩尔之间时,香奈儿忽然意识到,她曾经作为依靠的爱情与她就要渐行渐远了。

曾经,当军官巴勒松向她坦白从未想过娶她时,香奈儿是伤心的,但是她不震惊,也不至于痛苦。因为,她本就没有爱上他。但

是,卡佩尔不同,他是占据了自己整个心房的男人,她也同样希望这个男人只为她付出真心。她曾不止一次幻想成为他美丽的新娘。

然而,幻灭只是一瞬间的事。

卡佩尔出生于一个英国天主教家庭,家族依靠采煤起家。卡佩尔懂得享乐,也注重商业的发展,更希望能够在政治领域崭露头角。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卡佩尔就加入了英国远征军的队伍,他在服兵役期间表现十分出色,并因此被任命为二级中尉。

与此同时,卡佩尔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生意,战争期间,他运输煤炭,涉足航运业。

卡佩尔的野心远不止此,他参加军队是希望通过在军队中作出的贡献能够为其在政治上的发展打下基础。他在担任法国与英国之间联络官时,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勇敢负责的态度赢得了法国部长的认可,甚至英国的首相也对他赞赏有加。卡佩尔完全看到了他在政治领域的光明前途。

为此,卡佩尔需要选择一个有家族势力的小姐作为自己的妻子,为将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香奈儿虽然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经济实力,在时尚界也已经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她贫苦的出身和作为情人的经历是无法更改和磨灭的。

尽管两人之间有火热的爱情,但是总会有冰冷的水将它浇灭。卡佩尔理智而清醒,他需要一个体面的、出身高贵的妻子,一个能够对他以后的发展有所帮助的女人,而这个人不可能是香奈儿。

看到戴安娜的一刹那,香奈儿就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命运。

戴安娜是里布尔斯达尔四世勋爵的女儿,也是这个贵族家庭中最小的女孩。与香奈儿不同,她地位尊贵,处于英国上流社会交往的核心位置。

她柔美而娇弱,无时无刻不激发着男人的保护欲。从小在无微不至的呵护中,在坚硬的保护壳中长大的她,眼睛里闪烁的都是天真烂漫的光芒。

這样来看,香奈儿就太不同了。香奈儿与生俱来带着股倔强,她要强,有主见,更不轻易示弱。

卡佩尔也是一个典型的矛盾体:他一方面支持香奈儿发展自己的事业,鼓励女性自我解放;另一方面当香奈儿真的成为独立女性之后,他又产生了失落之感,希望香奈儿能够安安分分地待在自己身边,像其他女子一般温顺。

香奈儿毕竟是香奈儿,她再爱眼前的这个男人,也不会放弃对事业、对时尚的追求。于是,争吵随之而来。

爱情中的争吵是正常的,但是它在无形中让这份感情有了裂痕,看不见却能感受得到。

两人在这样的相处模式中都变得不愉快和充满压力,尤其是卡佩尔,他似乎有种错觉,眼前的这个女子已经变了。

戴安娜与卡佩尔相遇时才25岁,比香奈儿小10岁。戴安娜在1913年与西敏公爵的弟弟珀西·温德木结为夫妻,但是在新婚后第二年就成了寡妇。自此之后便没有再嫁,只是她心里依旧对爱情有着深深的向往。

遇到卡佩尔之后,戴安娜一眼就喜欢上了这个英俊的男人。两人在接近法国前线的地方相遇,那样的环境让两人的关系迅速发展。

在戴安娜的身边,卡佩尔能够完完全全地放松下来。她的柔情似水激发了卡佩尔隐藏已久的英雄气概,这时的他才会感觉到自己是一个男人,而女人要依靠自己。

这样一来,香奈儿越来越成功的事业更让卡佩尔感受到无形的压力,而在香奈儿面前他完全没有一个男人应当有的感觉。他不怕在外奔波,也不怕辛苦,但却怕自己的女人不再依赖自己。

戴安娜的出现,似乎有意无意地缓解了卡佩尔的压力。尽管他依旧爱着香奈儿,但是戴安娜的温柔使得他无可自拔地沉沦,他正需要这样一个女子来为自己的前途扫平障碍。

于是,无法痛下决定的卡佩尔在这两个女人之间来来回回,三人的关系戏剧性地达到了一个平衡点。

感情中的是非纠葛并不影响卡佩尔事业上的发展。1916年,卡佩尔在伦敦发表了名为《对胜利和国家结盟计划的观感》的演说。随后,卡佩尔顺利成了凡尔赛盟国委员会英国部门的秘书,真正走上了仕途,这恰恰也是打破感情平衡的关键。

进入政治领域,作为国家官员,就不能再像商人一般不拘小节,而要处处留心,谨言慎行,才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工作中要如此,待人处世要如此,感情更要如此。

卡佩尔知道自己不能再犹豫,是时候该作出选择了。

实际上,卡佩尔心中早已有了答案,只是缺少外在的推力帮他作出了断。一个是他深爱着的有着独立个性的女子,一个是对他仕途有利的温情女子,对于无比看重事业的卡佩尔来说,戴安娜更符合他的要求。

人们在无法作出选择时往往会借助硬币。重要的不是它最终呈现的哪面,而是在抛出去那一瞬间,你就知道了自己心中的答案。

卡佩尔决定将自己的选择告诉香奈儿,两人约了时间和地点。

卡佩尔心中亦是纠结的,他不知道如何开口。他是了解香奈儿的,无论如何他都不能欺骗她,这是对她最后的尊重。

再见的两人似乎已有了某种陌生感。简单的问候过后,卡佩尔静静地诉说着他与戴安娜的故事,并解释着自己选择她的原因。

香奈儿知道卡佩尔这一番说辞不过是为自己找个理由,决定性的因素还是香奈儿的出身。面对既定事实,香奈儿没有哭也没有闹,只是默默地听着。

卡佩尔此刻意识到,香奈儿还是她自己,她从来没有变。

1918年,戴安娜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我就要嫁给卡佩尔了”,欢快的心情跃然纸上。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1918年夏季接近尾声的某一天里,卡佩尔牵着自己美丽的新娘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那时的香奈儿将全部的心思投入到自己的事业当中。在那段时间里,香奈儿始终以一个陌生人的态度来对待卡佩尔结婚这件事,她从不提起,也不作任何评论,更没有说卡佩尔负心薄情,她似乎完全忘了这件事与她相关。

在爱情与婚姻的这场角逐中,香奈儿成了可怜的牺牲品。没有了卡佩尔,她依旧爱设计,爱事业,爱时尚,依旧特立独行,只是脸上似乎总有淡淡的忧伤。

(摘自台海出版社《香奈儿 :硬气是我的底色》  )

猜你喜欢
佩尔戴安娜香奈儿
《何西阿书》对《傻瓜吉姆佩尔》的原型意义
许筱颜 陈明华 戴安娜
欧亚裔混血族的曲折发声:解读戴安娜·张和《爱的边界》
哈斯佩尔成为美国中情局首位女局长
世界知识(2018年11期)2018-06-27 02:39:52
英国戴安娜时尚之路
说谎的戴安娜
香奈儿只产5号
特别文摘(2016年8期)2016-05-04 05:07:14
欧盟酝酿化妆品新标准香奈儿5号或将消失
法国民法学说演进中对立法者认识的变迁——以惹尼、莱维、里佩尔为例
“香奈儿”批评香奈儿
环球时报(2009-07-28)2009-07-28 19:3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