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机器战士

2021-07-28 19:09:32科里·佩恩著朱天睿译
现代阅读 2021年3期
关键词:奇点

[美] 科里·佩恩著 朱天睿译

如果说有什么可以概括正在崛起的精英阶层的梦想和愿望,那就是“奇点”。它是一个预言,一套计划,更是一种学说。作为预言,奇点就是我们的技术能力超过已知的物理和意识的极限,让所有人一起陷入狂喜的时刻。到时候,无论是军方、企业还是黑客组织,所有研究所的科研进度都将得到加快,直到这些创新所产生的能量迸发出巨大的火花,那时候世界将会见证人和计算机在物理和形而上意义上的完全融合。人类和机器人之间也不再有任何差别,所有的东西都会觉醒,一个新时代将会到来。届时,无数个体的意识将汇聚成一种蜂群思维,并将整个宇宙统一到永恒的狂喜中。这就是奇点理论想表达的。

与奇点理论关联最密切的人,是作家、发明家兼技术主管雷·库兹韦尔。此人以大胆新奇的想法著称,奇点只是他的无数创想之一。他预言到了2099年,“软件人类”将把他们的非机械神经的祖先抛弃,变得和神一样,可以随心所欲地展现不同人格。库兹韦尔成了科技神话界的最高领袖。在人工智能领域,人们不再讨论研究是否会陷入死胡同。因为库兹韦尔说了很快电脑就会像人类一样思考,更重要的是:

在后奇点时代,人和机器之间,在无论是物理还是虚拟两个层面的现实上,都不再有任何区别……最终,整个宇宙都将充满我们的智慧。这就是宇宙的命运。

小心谨慎的库兹韦尔究竟怎么了?愤世嫉俗的人认为,他这么哗众取宠就是为了多卖几本书,抢占几个头条。的确,《奇点临近》成了《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比尔·盖茨说:“在我看来,对于人工智能的未来,库兹韦尔已经给出了最好的预测。”

对库兹韦尔来说,一切资源都应该交给美国的科技公司,让它们随意支配,并将所有法律都朝着对这些公司有利的方向进行修改。这么看来,库兹韦尔和他的奇点理论在大型科技公司的高层拥有大量拥趸也就不足为奇了,同时还解释了为什么连比尔·盖茨都热情地吹捧他。在公共关系方面,库兹韦尔对令人眼花缭乱的数字化的未来作出了貌似有科学根据、实则过于乐观的预测。而这对整个硅谷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2012年12月,有消息称库兹韦尔在谷歌找到了一份工作,这不禁令我好奇。

我就纳闷了,一家在全世界都占据主导地位的科技公司,怎么会相信这么一个鼓吹科技神话的家伙呢?他有什么企图?库兹韦尔最近申请的几项专利——用甜味剂和蛋白粉制作的“代餐饮料”、隔音的“助眠”头盔,以及一款“诗歌”屏保——无不表明此人已经算不上优秀的发明家了。在谷歌,库兹韦尔的头衔是工程总监,这个职位听起来还挺重要的。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读到,谷歌的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还在斯坦福大学读本科时,两人就已经是库兹韦尔的粉丝了。而正好他最近又出版了一本关于人工智能的书《如何创造思维》。佩奇听人讲了这本书的摘要后,就邀请库兹韦尔加入谷歌。给库兹韦尔提供了这么好的职位,一方面表明佩奇对他的能力很信任,另一方面也说明佩奇对于他的预测非常认可。这样一来,问题就更多了——谷歌,一个比大多数政府还要有权力的公司,其领导人赞同库兹韦尔所说的奇点理论,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不奇怪吗?这么多有头有脸的科技界巨擘都相信库兹韦尔的预言,即人类将同机器进行不可逆转的融合以实现进化,而且人们还会为了获得不朽的蜂群思维而牺牲生物学意义上的自我。这种事真的会发生吗?如果奇点主义真的猜中了未来,当未来的人回首现在,就会将库兹韦尔在谷歌任职一事,视作人类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但如果最终我们证明奇点理论只不过是疯狂的幻想,是那群有钱又有闲的科幻爱好者的白日梦,那又会怎样呢?那样的话,我心中就只有两个问题了,这群人天天都学了些什么玩意到脑子里?哪里能搞到这种玩意?我也想试试。

答案很简单,阿姆斯特丹。

2009年,拿着佩奇和另一位谷歌早期员工给他的资金,库兹韦尔支持了一项名为奇点大学的项目。该机构旨在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公共和私营领域现在或未来的领导人,传播奇点主义思想。在山景城,我站在谷歌总部附近的小道上,望见了奇点大学的校园。该机构为期仅10周的暑期课程的学费达3万美元,远远超出了我的承受能力。不过好在他们还举办为期两天的游学研讨会,叫作“奇点峰会”,下一次将在阿姆斯特丹召开。

活动的宣传资料向参与者承诺,他们将获得梦幻般的启示。活动中关于“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革命”的系列会议包括无人机、“远程呈现”以及所谓的“深度学习”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会议的演讲者将会讨论人体移植、外骨骼、3D打印器官和纳米医药的可能性。活动还会围绕“通过组织社会以加速变革”展开一系列会议,旨在探讨政府在科技和“失业与不平等”这两者之间扮演何种角色。

最后,对于那些想要窥探未来金钱走向的参与者,会议还将安排关于“指数级技术增长”时代下的创业和企业的讲座。“指数级技术增长”这个短语基本上会出现在库兹韦尔的每一个理论中,用来描述发明创造的增长速度从历史上看是多么迅猛,并终将把我们带到奇点来临的时刻。

我申请了媒体票,然后打包行李,订了张飞往荷兰的机票。

一位衣冠楚楚的看门人向我招手,把我引进了德拉玛剧院的大厅。我看见一张临时用作办公桌的小酒桌旁,那个之前帮我确认证件信息的荷兰公关人员坐在那里,满脸疲惫。在他挂掉电话后,我尴尬地在他面前晃了晃,做了一番自我介绍。

从他那里我得知,已经有900人登记参加了这次峰会,其中包括另外75名记者。难怪他忙得要死。他告诉我,这次峰会是奇点大学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活动。我还特意让他看到我在本上记下了,“最大的……历史上……”

峰会一开始,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前沿中心”的执行董事约翰·哈格尔就明确表示,德勤管理层对奇点理论抱有浓厚的兴趣。而他所在的这个“前沿中心”负责帮助“高管们理解,并从新机遇中获利”。其实他的工作就是搞明白硅谷當下的流行词到底都是什么意思。德勤是本次峰会的主要赞助商,所以他们派出的代表团规模也最大。“德勤为什么要这样做?其实我们的动机非常自私。”哈格尔说,“如果我们不这样做,我们的技术人员、律师、审计人员和顾问都将在几年内破产。”

答案就在这。德勤之所以赞助奇点峰会,是因为会计专业的学生正坐在某个高耸入云的玻璃塔里,讨论着奇点主义的未来会给保险业带来怎样的改变。因为,如果奇点真的来了,那么数百万的“超人类”投保人可能会长生不老。他们还分析未来的某些新兴的高科技风险投资项目的成本和效益,比如太空采矿业。我早该想到的,这一切都是为了钱。显然,这一点是永远也不会变的。

在本次峰会的舞台上,没有人比奇点大学的联合创始人彼得·迪亚曼蒂斯把这种财富欲表达得更直接的了。虽然雷·库兹韦尔是名义上的“校长”,但其实他只是个名誉校长,因为奇点大学这个想法最初就是迪亚曼蒂斯想出来的。而库兹韦尔所做的只是把这个点子复述给了谷歌,并拿到了启动资金。

迪亚曼蒂斯毕业于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是一名医学博士,也是一位航天工程师。他在法国的斯特拉斯堡建立了国际太空大学,以推动私人领域的太空探索。之后,他还设立了X大奖基金会,向那些解决各种技术难题的团队提供奖金,比如制作“简单廉价”的私人直升机的原型机,或者让一个完全由私人资助的机器人成功登月。据说,达成登月挑战的奖金高达3000万美元。

他对与会者说:“一个人做任何事,都有机会成为亿万富翁。而你只需要探明自己内心和灵魂深处的想法,然后照着做就行了。”显然,迪亚曼蒂斯已经探明了自己灵魂的深处,他在那里找到了精炼工业。就在其他人还在仰望星空、发着呆的时候,迪亚曼蒂斯已经找到了等着他去掠夺的宝藏。他说:“地球只是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中的一粒面包屑。”他的小行星采矿企业——行星资源公司,力图在开采太空矿产方面取得领先优势。“就像欧洲人去新大陆寻找资源一样,人类应当把太空视为终极的资源。”他说。

这类洋溢着浪漫主义的征服者论调是此次大会演讲者的基调。奇点大学的首席执行官罗布·内尔是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机器人设计师。“我们经历了很多战争、经济萧条、科技周期性的爆炸性增长和相对的低潮期。但从总体而言,正如这条曲线所显示的,我们的科技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他说,“我认为,我们很可能将迎来人类有史以来最令人激动的时刻。”

正如罗布·内尔在谈到机器人和自动化时所说的,某些职业会顽强地抵挡这一趋势,尤其是律师、教师和医生。“但即便没有新技术的突破,颠覆专业性很强的白领岗位的时机也已经成熟了。”雅各布斯坦说,“对此,白领们的反应总是,‘好吧,所有工作都会被自动化——当然,除了我们。但这一次,谁也无法幸免了。”拿医生来说,他们可能会因为各种手持医疗设备的发展而被淘汰。在新设备的帮助下,人们挥挥手就可以诊断疾病了。他说,毫无疑问这种设备会首先部署在“行业保护较少的地区,比如非洲”。但其实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实验室。

峰会的所有演讲者都痴迷于人类的“提升”和创造超人种族这两个发展方向。但是不要把电子人称为“优等民族”!这类令人不安的话题都被与会者限定在一种“无害”的框架内展开。

他们把这个疯狂的设想说得跟去趟苹果的“天才吧”一样轻松。“人类大脑在过去5万多年都没有发生过重大的变化。而要是你的手机或笔记本电脑5年都没有更新过,你肯定就坐不住了。”我知道,谷歌和其他公司一样,正在研究一种由大脑直接操控的机械神经植入物。领导奇点大学的教授参与这项“人类机能强化”研究的,是一位出生在得克萨斯州的生物技术科学家兼工程师雷蒙德·麦考利。他的演讲主题是“自主引导进化”内容中还包含了一大段关于“生物黑客”的讨论。

他快速切换出一张幻灯片,上面展示了一种用于追踪货物和牲畜的微型射频识别芯片。“一个人得疯狂到什么程度才会给自己植入这种东西?”他问道。随后,麦考利从后台叫了两个朋友上来。

接下来台上发生的简直是一场精心准备的恶作剧。麦考利把消过毒的胳膊放在桌子上,透过剧院的大屏幕给出了特写。一个粗大的白色针头在他的皮肤上投下了一道阴影。“如果你们有人神经比较敏感,那么最好现在不要看过来。”他说。针头扎进去,一秒之后就结束了。我们见证了一个半机器人在一个留着莫西干发型的护士手中的诞生。麦考利站起来鼓掌。但场面有些混乱,因为他的胳膊还在滴血。有人正在擦他脚边落在地上的血迹。“我感觉一点都不疼。”他说,“未来,所有人都会给自己植入芯片,然后我们就可以像升级苹果手机那样升级它了。想想看吧,这就是未来。”

奇点峰会既是一个战略学术会,也是一个商业研讨会。政治的潜台词时不时地浮到表面上来。比如峰会上有一位发言人说在未来获得更大的技术授权,需要我们“更新一下政治结构”“我们的宪法就很需要更新。”他说,“宪法是我们运行这个社会的软件。”

然而,即使美国的制度在短期内仍能维持下去,在总体的趋势上,企业对于生活的控制力也依然会不断增强。凭借着民众的支持、庞大的现金储备,再加上它们颠覆和瓦解其他行业的能力,顶尖的科技公司已经摆好了架势,要夺取那些本不应属于它们的权力。在当前没有任何反对势力可以威胁到他们的背景下,科技巨头可以凭借自身的力量,随心所欲地建立一套头脑的贵族制,并开启他们永恒的统治。他们的世界将通过软件运转,由算法来负责执法,用机器来制造音乐。那将是一个没有性别,没有空气,没有树木,没有色彩,没有细菌,没有漏洞的世界。富人享受着机器人管家的精心照料和年轻人的新鲜血液。至于我们其他人,只有工作,工作,工作,工作,工作,工作……直到死亡。现在还不是撤退的时候。況且我们也没有堡垒,没有出口,没有退路。那些东西都不是给我们准备的。怎么,你觉得埃隆·马斯克会在最后一枚飞往火星的火箭上给你留个座位吗?

(摘自中信出版集团《我在硅谷最后一周》  )

猜你喜欢
奇点
ChatGPT与奇点临近——论查尔莫斯人工智能奇点的哲学论证
科学与社会(2023年3期)2023-10-24 07:31:12
校中有笑
校中有笑
校中有笑
校中有笑
校中有笑
校中有笑
校中有笑
校中有笑
奇点迷光(上)
军事文摘(2020年14期)2020-12-17 06:2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