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母乳处理方法对母乳营养成分的影响

2021-07-28 05:57:06周文姬黄晓睿林倩清张春一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13期
关键词:巴氏乳糖母乳

周文姬 黄晓睿 林倩清 张春一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广州 511400

母乳一直是新生儿喂养的首选方式,相较于配方奶,新鲜母乳的营养成分更易于被肠道吸收,且其中含有的免疫活性物质能够帮助新生儿预防感染性疾病[1]。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由于母婴分离,无法及时喂养新鲜母乳,母乳储存或处理不当,都可能成为院内感染的媒介[2]。因此无论是新生儿病房还是母乳库,均有关于母乳储存处理的要求,如冷冻保存、热力消毒等[3-4]。然而根据当前的调查发现,国内各医院新生儿病房对于母乳是否进行冷冻保存或热力消毒的要求并不一致[2]。此外,国外有研究报道巴氏消毒和短时热灭活等热力消毒会导致母乳部分营养成分损失,但对于冷冻保存和微波加热等新型处理措施对母乳成分的影响报道较少[5-7]。因此,本研究比较不同母乳处理方法对母乳营养成分的影响对于规范新生儿病房母乳管理有重要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21年1至4月本院住院新生儿母亲40例,收集其新鲜母乳。纳入标准:(1)产后14 d~3个月;(2)产后保持泌乳送乳,且每日送乳量超过住院新生儿每日需要;(3)单胎妊娠。排除标准:(1)哺乳期使用特殊药物治疗;(2)局部乳头皮肤破损、乳腺炎或存在感染症状。本研究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均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1.2.1 母乳收集 告知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新生儿母亲,至医院指定哺乳区域,洗手、清洁乳房皮肤后挤出乳汁至聚乙烯无菌标本瓶中(>40 ml)。如母亲无法来医院可在家按上述方法将乳汁挤入医院发放的聚乙烯无菌标本瓶中,然后立即带冰冷链运送至医院,运送时间在2 h内。研究人员收集母乳后轻轻摇匀,再分装成4份至聚乙烯无菌标本瓶,每份10 ml。

1.2.2 母乳处理 (1)1份放入-20℃冷冻保存3 d后放入2~8℃冰箱融解12 h至液态;(2)1份立即行水浴巴氏消毒,使用水浴加热箱,62.5℃加热30 min;(3)1份立即行微波加热,使用输出功率为700 W,加热30 s;(4)1份新鲜母乳不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

1.2.3 检测方法和内容 母乳处理完成后立即使用北京爱婴科技MR-0701母乳分析仪进行母乳营养成分分析,检测内容包括脂肪、蛋白质、乳糖、能量、矿物质、水分及密度。

1.3 统计学分析 收集数据全部录入SPSS 26.0进行分析。使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M(P25,P75)描述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频数和百分比描述计数资料。资料符合正态分布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后营养成分的差异,两两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时,采用Kruskal-WallisH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进入研究的母亲40例,年龄范围为29~38岁,产后15~43 d,其中初产妇17例。新生儿胎龄范围为27~36周,出生体质量范围为1.0~2.8 kg,男孩28例(70.0%),女孩12例(30.0%)。

2.2 不同方法处理母乳后营养成分的变化 与新鲜母乳比较,经-20℃冷冻保存3 d和经巴氏消毒后,母乳的营养成分没有显著变化。但经微波加热后,母乳的水分减少,密度增高,脂肪、蛋白质、乳糖、能量、矿物质等成分也相对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及图1。

3 讨 论

母乳的营养成分随着泌乳阶段的不同而变化,此外,也与母亲种族、饮食内容等存在相关性[1]。本研究中收集的母乳能量为67.31(66.13,69.57)kcal/100 g,脂肪为3.43(3.35,3.70)g/100 g,相比低于2018年中国6地区母乳营养成分调查均值[分别为(72.11±17.58)kcal/100 g、(4.62±1.95)g/100 g];而 本 研 究 中 母 乳 蛋 白 质 为1.20(1.12,1.22)g/100 g,乳糖为7.69(7.31,7.80)g/100 g,相比则高于2018年调查均值[分别为(1.16±0.10)g/100g、(6.48±0.48)g/100 g][8]。中国六地区调查收集母乳的母亲均为足月生产,且在产后(90±15)d[8]。而本研究中母亲均为产后15~43 d,孕周27~36周,其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范围在1.0~2.8 kg,因此存在乳汁营养成分差异。

由于住院新生儿母婴分离,冷冻保存是储存母乳的主要方式。因为低温能延缓母乳成分的化学反应,预防微生物繁殖,-20℃冷冻储存是母乳库管理的基本要求[9]。本研究中与新鲜母乳相比,-20℃冷冻储存3 d,母乳的蛋白质、脂肪、乳糖、能量等营养成分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amprecht等[3]的研究中虽然未对以上宏量营养素进行比较,但也发现-20℃储存对母乳碱性磷酸酶、脂肪酶、免疫球蛋白A(IgA)等生物活性成分没有影响。表明冷冻储存能较稳定的保留母乳的营养成分。

表1 不同方法处理母乳后营养成分的变化[40例,M(P25,P75)]

图1 不同方法处理母乳后营养成分的变化(A为不同方法处理母乳后脂肪含量情况,B为不同方法处理母乳后蛋白质含量情况,C为不同方法处理母乳后乳糖含量情况,D为不同方法处理母乳后能量情况,E为不同方法处理母乳后矿物质含量情况,F为不同方法处理母乳后水分情况,G为不同方法处理母乳后密度情况)

巴氏消毒法被认为能灭活母乳中的一切病原体,但同时也会极大破坏母乳中的营养成分[4]。有研究发现,通过巴氏消毒,母乳中的碱性磷酸酶及脂肪酶活性会受到严重破坏,IgA和溶菌酶分别减少80%和65%[3]。母乳中如酶类、免疫物质等活性成分极易受到热力消毒的破坏,但脂肪、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仍能保持稳定[6,10]。由于本研究检测均为宏量营养素,经热力消毒后仍能保持稳定性,因此巴氏消毒后母乳的蛋白质、脂肪、乳糖、能量等营养成分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为了灭活母乳中的感染性病原体,如克氏锥虫、巨细胞病毒等,微波加热法逐渐被应用于母乳消毒处理的过程中[11-12]。作为一种新兴的母乳消毒处理方法,微波加热具有操作简单、操作时间短等优点。根据当前文献报道,微波加热不会明显影响母乳中免疫球蛋白A和脂肪酸等物质的含量[13-14]。而在本研究中,通过微波加热,母乳的脂肪、蛋白质、乳糖、能量、矿物质等成分有明显升高,水分有明显下降。考虑主要原因为微波加热过程中水分流失明显,导致母乳中各宏量营养素相对增加。经过微波加热,母乳密度中位数从1.036 g/cm2升至1.040 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也符合加热过程中水分丧失导致母乳浓缩的推测。

相较于短时热灭活、紫外线消毒、高压消毒等处理措施,冷冻保存、巴氏消毒和微波加热是新生儿病房中相对容易实施的母乳处理措施,所需设备也易于获取和设置。本研究通过对比新鲜母乳冷冻保存、巴氏消毒和微波加热后母乳营养成分的变化,发现冷冻保存、巴氏消毒后母乳脂肪、蛋白质、乳糖、能量等营养成分没有受到影响,而微波加热后因水分丧失,母乳的脂肪、蛋白质、乳糖、能量等营养成分反而因为浓缩而升高。因此,根据消毒目的不同,冷冻保存和巴氏消毒可作为新生儿病房中母乳处理的常规措施。微波加热过程因水分流失较大,对于新生儿,尤其早产儿群体喂养是否安全仍有待探讨。同时因本研究局限性,没有检测母乳中免疫活性物质和酶类物质的变化,对于以上不同母乳处理方法是否会对母乳中活性成分造成影响仍需更多研究证实。

猜你喜欢
巴氏乳糖母乳
乳糖不耐受的人真的不能喝牛奶吗
释放巴氏新小绥螨可满足对苹果全爪螨的防治需求
母乳质量优 婴儿体健康
母乳到辅食,如何无缝衔接
号称能告别“乳糖不耐受”的牛奶靠谱吗?
幸福(2018年33期)2018-12-05 05:22:48
为治乳腺炎用抗生素 妈妈不用停母乳
妈妈宝宝(2017年3期)2017-02-21 01:22:32
舒化奶能缓解乳糖不耐?
巴氏杀菌水牛奶在不同储存条件下微生物增长规律的研究
中国乳业(2016年4期)2016-11-07 09:50:29
巴氏醋杆菌核酸修复酶UvrA对大肠杆菌耐受性的影响
舒化奶“终结”不了乳糖不耐症
饮食科学(2015年4期)2015-11-28 04: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