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科技人才引进与培育面临的问题、挑战及应对*
——以安徽省为例

2021-07-28 01:35宋玉军王鸿图
中国人事科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科技人才安徽省科技

□ 宋玉军 王鸿图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引领创新发展的关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这为安徽深入推进人才强省战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离不开科技人才的强力支撑。安徽省迫切需要引进和培育大量的科技人才。

一、安徽省科技创新发展及人才政策成效

多年来,安徽省充分发挥科教大省优势,持续开展创新发展行动,努力下好创新“先手棋”,通过采取“建平台”“创机制”“强基础”等系列行动,不断激活科技创新活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进一步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努力探索和实践具有安徽特色的科技创新发展之路,科技实力持续增强。

(一)科技创新战略平台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科技创新战略平台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支撑。2004年,合肥市成为全国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2008年,安徽省启动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2012年,安徽省获批开展国家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将创新试点扩展到安徽省全域;2016年,安徽省先后获批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2017年,安徽省获批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2018年,安徽省深入推进“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和“一室一中心”建设,正式挂牌成立合肥滨湖科学城;2019年,安徽省牵头组建G60 科创走廊新能源等3 个产业联盟,等等。这就为安徽省科技创新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

据初步统计,2020年,安徽省建有12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含国家研究中心),175 个省重点实验室,534 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共登记科技成果20 168 项,其中,国内领先水平以上的成果占应用技术类成果总数的1.15%。应用技术类成果居多,主要分布在先进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领域,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应用的占比为46.12%,[1]展现出安徽省科技实力日益增强的发展态势,科技创新策源地的打造强健而有力。

(二)科技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不断加力

科技创新实力的增强不仅加快了经济转型发展,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而且加速了新旧动能转换,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使得安徽省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据初步核算,2020年安徽省国内生产总值(GDP)38 680.6 亿元,居全国第11 位;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8.2:40.5:51.3;全员劳动生产率比上年增加4 284 元/人,预计达到88 317 元/人。全年登记科技成果较上年增加了3 874 项,总计20 168 项。[2]科技创新赋予经济发展更多新动能,促进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增长,近五年年均增长率大部分都保持在15%以上(见表1)。

表1 2016—2020年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年均增长率

另据安徽省统计局初步统计,2020年,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占比分别由上一年的40.1%、32.2%增加到43.8%、33.5%。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增长率都比上一年高出10 个百分点,分别为28.5%、29.6%;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增长也快于上一年,分别为4.8%和22.7%。

(三)人才政策效力持续释放

人才是创新的基础、源泉,政策是人才高地建设工程的加速器。安徽省深入推进人才强省战略,着力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不断推出人才创新举措,加速打造科技人才集聚的“强磁场”。2006年启动“115”产业创新团队建设工程;2010年实施人才十大工程;2012年出台《关于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人才特区的意见》,进一步提升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发展的人才吸引力;2014年颁布实施《安徽省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2015年,提出《人才高地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2016年,印发 《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简称“安徽人才30 条”),并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为进一步释放和增强人才活力和安徽省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依据;2017年,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人才工作的意见(试行)》(简称“科学中心人才10 条”),持续为人才工作升级加码。

从近年情况看,安徽省科技人才队伍随着人才政策效力的逐步释放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很多科研成果。近年来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6年,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32 个。201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62 项,培育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115 个,培养高技能人才42.8 万人。2018年,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实施新时代“江淮英才计划”,引进扶持50 个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有13 个项目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2019年,有7 位科学家当选两院院士,是安徽省当选人数历年最多的年份,共有8 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020年安徽省新增专业技术人才较上年增加2 万人,达到40 万人,其中新增高层次人才3.8 万人,新招收博士后800人,从事科学研究与开发的人员由2018年的24.4 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26.2 万人。[3]人才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人才规模总量连年递增。

二、安徽省科技人才引进与培育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一)安徽省科技人才引进与培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根据实地调研和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安徽省近年来对高层次科技人才政策支持力度逐年加大,人才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人才相关政策落实偏差及服务缺失降低了科技人才工作满意度

政策知晓程度是政策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只有使人才全面了解人才优惠政策,才能产生人才政策的正向激励作用。通过对科技人才的走访调查发现,在人才政策知晓度的问题上表示“一般了解”的占比为45.9%,“一点不了解”的占比为8.1%,这就表明科技人才对安徽省出台的人才相关政策措施的知晓程度一般。42.3%受访者遭受过工资、福利待遇没有及时得到兑现的困扰,44.8%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工作环境不是很理想,配偶、子女不能及时得到合理安置的受访者比例也达到了22.7%。结果反映出人才政策的宣传、落实与服务保障方面存在欠缺,有待进一步加强。

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是促进科技人才施展才能、创造更大价值的重要因素。调查走访发现,科技人才择业安徽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他们比较看重安徽省的发展前景和工作环境。就目前的工作环境和条件而言,调研统计显示,仅有10%左右的受访者表示不满意,其中,选择“极不满意”的比例为1.5%,而选择“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占比分别为4.5%和25.7%,大多数受访者(比重为60.2%)认为是“基本满意”。表明有关部门为科技人才创造优越而舒适的工作环境条件愿望与当前的现实状况还存在一定差距。

2.经济发展现实的差距削弱了科技人才来皖工作的吸引力

经济发展是提升人才工作条件的重要基础。安徽省位于长三角区域腹地,与其他两省一市还存在现实差距,客观上削弱了对人才的吸引力。从目前情况看,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区域之一。随着2019年12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安徽省与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的一体化进程加快。但从经济总量看,根据相关的统计,2020年,安徽省的国内生产总值相比于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存在着差距(见图1)。

图1 2020年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统计

受经济理性驱使,区域间收入差异是影响科技人才流向的重要因素,推动人才由低收入地区流向高收入地区。据统计,2020年,安徽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8 103 元,低于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 189 元),远低于上海市的72 232 元和浙江省的52 397 元;也低于江苏省的43 390 元。经济总量相对偏低、人均可支配收入不高,客观上成为安徽省吸引高层次人才的一个软肋。现实情况是安徽省成为人口流出大省,相关研究显示,上海、江苏、浙江是吸纳安徽流出人口最多的3 个省(市),每个省(市)年均吸纳劳动力都在200 万人以上,约占安徽省流出省外人口总量的80%。“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0年)”显示,排名前100 名城市中,安徽省只有合肥、芜湖两个城市上榜,作为省会城市的合肥仅排在第20 位,不仅低于上海、杭州、南京,还低于苏州和无锡。[4]

3.科研经费投入相对不足弱化了安徽吸引科技人才的竞争优势

充足的经费投入是基础理论研究和新技术开发活动的重要保障。国际上通常采用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的规模及其占GDP 的比重(即R&D 投入强度)来衡量一国或地区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从总体上看,我国科研经费近3年的投入连续保持较快增长,投入强度持续提高。2019年,全国投入的R&D 总经费是22 143.6亿元,比2018年增加了2 465.7 亿元,增长率为12.5%;初步统计的R&D 经费投入强度达到了2.23%。其中,有6 个省市的投入超过千亿元,具体为广东省3 098.5 亿元、江苏省2 779.5 亿元、北京市2 233.6 亿元、浙江省1 669.8 亿元、上海市1 524.6 亿元和山东省1 494.7 亿元。[5]

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安徽省2019年的R&D 经费投入仅为754 亿元,排在三省一市的最后一位。从近3年的情况看,安徽省每年R&D 经费投入规模约为江苏的1/4,大约相当于上海市、浙江省的1/2,总量规模差距很大(见表2),弱化了安徽省科技人才竞争的优势。

表2 2017—2019年长三角地区各省市R&D 经费投入情况

4.科技人才省内分布不均衡影响了安徽省人才整体效力

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影响高层次科技人才集聚与分布。安徽省经济实力不仅与江浙沪之间存在差距,而且省内经济发展也存在着不平衡。据统计,2020年,在安徽省内各市GDP 排名中,合肥市GDP 首次突破万亿元,达到了10 045.72 亿元,排在首位;排在第二名的是芜湖市,GDP 为3 753.02 亿元;滁州市位列第三,GDP 为3 032.10亿元;剩下的一些地市中,有5 个地市GDP 达到了2 000 亿元级别,有6 个城市GDP 达到1 000 亿元的档次;排在后二位的城市是池州市、黄山市均低于1 000 亿元(见表3)。

表3 2020年安徽省各市GDP 统计情况

合肥市步入万亿元GDP 规模城市,占安徽省比重较上年提高,占比约为26%,是位列第二位的芜湖市的2.68 倍。相对于安徽省其他城市,可谓一城独大。与此相对应的是合肥市科教资源、科技创新能力和实力也是一骑绝尘。据统计,合肥市目前有10 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6 个部属(重点)实验室,130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有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9 个,其中国家级(含分中心)7 个;省级以上工程实验室70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84个,其中国家级54个。[6]在人才引进与工作平台及科技人才体量方面,2020年,合肥市建设国家级引才引智示范基地5 家、省院士工作站68 家、海外人才工作站10 家,在合肥服务的两院院士由上年的123 人增加到135人,净增加12人。目前集聚各类人才190多万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95 人。[7]而安徽省其他地市国家级实验室、院士数量及工作站等科技人才工作平台和人才规模,与合肥差距很大,严重影响科技人才对安徽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支撑,也就无法形成整体效力。

(二)面临的主要挑战

1.人才竞争日趋激烈

人才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和重要引擎。基于这一共识,自2017年以来,全国各地密集出台人才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据报道,仅2019年,全国有一百多个城市陆续出台人才新政,涉及放开落户限制,给予购(租)房补贴,开辟编制、职称绿色通道等多个方面,旨在通过“真金白银”吸引更多人才。[8]同时,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地区)也推出了一系列吸引人才的政策举措,争夺科技人才。比如,欧盟的“蓝卡计划”“玛丽·居里行动计划”。安徽省须面对国内外科技人才争夺愈加激烈的双重竞争压力。

2.人才稳定难度日渐加大

人才资源是推动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催化剂和驱动力。人才自由流动是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前置条件和常态表现。受区域经济条件、人才发展环境、个人价值体现等多重因素交叉作用,人才流动频率不断提高。《2019人才流动与薪酬趋势报告》显示,超60%职场人有跳槽意向。[9]在国际科技竞争加剧、产业大变革时期,人才流动频率日趋提高,尤其是科技人才跨地区、跨国界流动更加频繁,这对安徽省参与科技人才竞争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如何更好地长期留住科技人才,也是安徽省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必须面对的现实挑战。

3.人才供需失衡愈加严峻

人才供需失衡表现为总量失衡和结构性失衡。近年来,我国人力资源市场一直都有“招工难”与“找工作难”同时并存的现象,尤其是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呈现出人才供需错位和不匹配的局面。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使得知识和技术的更新、更替频率越来越快,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不断涌现,与之相关的新型人才需求剧增。而人才培养需要一定的周期,又加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较传统,导致人才供给不能及时跟上快速变化的市场新需求,加剧了科技人才供求的失衡。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发布的《工业互联网人才白皮书(2020)》指出,工业互联网虽然能够带动国内就业人数显著增加,但人才供需两端匹配度不高。[10]由于人才培养与成长存在诸多短板,安徽省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必然会面对科技人才尤其是领军人才、关键人才等高端人才 “一才难求”的局面。

三、完善安徽省科技人才引进与培育机制的对策建议

人力资源是构建发展新格局的重要依托。[11]安徽省整体的人口基数虽然较大,但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转变,人口老龄化、少子化趋势日渐明显,人口红利的消逝速度不断加快。如何将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将是安徽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所必然面对的时代命题。

(一)加强统筹协调,进一步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

人才优势是经济社会发展最根本的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人才问题和人才工作,多次强调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安徽省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人才资源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以正确的人才观为指导,以抓“第一资源”工作机制为驱动力,做好人才服务工作。[12]首先,坚持党管人才的管理体制,加强顶层设计。围绕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需求,全面部署科技人才发展工作,将人才强省战略与创新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认真梳理科技人才服务管理业务流程,进一步优化现有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避免人才工作的业务交叉和多头管理。其次,扩大组织部人才办公室的职能,赋予其人才事务协调职权,完善充实工作内容,持续创新服务机制,发挥其综合协调能力和核心作用;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和科技人才创新政策体系,彻底为人才“减压”“松绑”和“保驾护航”。[13]

(二)持续增加经费投入,推动科技人才引进精准化

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根基,是产业变革的先导。科研投入是开展科研的基础,科研投入高强度带来整个科技创新体系的良好运作与持续发展。据世界经济论坛相关数据,以色列、韩国、日本、芬兰和瑞典是科学研究支出最多的几个国家,其科研投入强度分别为4.21%、4.153%、3.494%、3.325%、3.36%。创新驱动战略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充足且配置合理的科研投入。[14]首先,需保持科研投入经费增长的持续性,缩小与长三角地区其他省市R&D 投入的差距。扩大资金来源渠道,探索项目风险投资、创新创业投资贷款贴息等市场化形式,充实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培育工作实际需要的资金。其次,要优化科研投入配置,推进现有扶持政策的有效整合,扩大基础研究支出的比重,引导社会各界加强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投入,尤其要围绕高层次科技人才,鼓励学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建实验室、研发中心,继续完善科技研发的基础条件,加大支持行业基础共性技术等重点领域联合攻关。最后,突出需求导向,注重精准化引进科技人才。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安徽省各地市应当紧密结合本地发展实际,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聚焦本地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既要重视也要做到不攀比,既不激进也不盲从,开展精准引才,突出人才链和地方产业链的有效联接,提高科研投入的使用效率,达到人才与产业的融合发展。

(三)加大柔性引才,发挥省会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区域的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工作条件、人文环境等因素深刻影响人才的流动与培养。安徽省作为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腹地,具有人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和后发优势,应该充分利用现有优势,加大力度以多种方式柔性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深耕科技细分领域,实现快速发展。首先,借助“血缘”“地缘”“业缘”“学缘”等人缘关系纽带联结四方,柔性引进具有“皖籍基因”的高端人才,持续扩容高层次科技人才信息库,为柔性引才创造基础。其次,建设高层次智力服务网络,大力实施“候鸟人才工程”和“假日人才工程”等多种柔性引才方式。各地市在尊重高层次科技人才意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他们工作季节性特点,深化节假日科技研发、技术创新的合作,尤其要发挥合肥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再次,基于不同类型高层次科技人才的特点和需要,采用挂职兼职、阶段性聘任、项目招标、技术合作等灵活方式,大力借助省外智力资源有针对性地解决安徽省域内科技发展遇到的各种难题,快速实现高新科技成果转化。最后,各地市人才办应加强人社、市场监管、税务、财政等部门间的协调,让柔性引进人才在人才选拔、流动、科研创业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采用较为适宜的形式为柔性引进人才提供更多服务和优惠,以破解人才留不住、用不好的现实困境。

(四)坚持引进与培育并重,形塑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创造良好生态

大规模科技人才的集聚是一个区域具有创新、创业、创造良好生态的现实表征。一个城市只有形成利于科技人才培育、成长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才能吸引和汇聚更多人才,最大程度地激发其才能,形成科技人才引育和地方高质量发展互促互进的格局。首先,科学判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聚焦国内科技创新,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加大科技创新和安徽未来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前瞻性和引领性研究,明确省、市两级年度工作重点和激励措施,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其次,塑造科技人才科研生态高地。各地市结合自身发展实际,进一步细化科技人才的专项支持、团队建设、平台载体搭建和服务保障支持等相关政策,重点聚焦经费保障、创新创业、后续支持3 大板块,推动科技成果应用与金融支持、专利产权改革等融合发展,突出政策落实的可操作性,开展政策实施效果的追踪、评估和考核。充分利用政府所掌握的资源提供最大程度的政策支持,为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打造更加优良的科研和生活环境。再次,精准对接地方发展需求,注重本土人才培育。充分利用安徽省科教大省的资源优势,结合现有人才情况,调整高校专业结构,调整适应自身产业结构发展的引才育才政策举措,并建立在重大科研项目、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和解决急难险重问题的工作过程中发现、识别人才的机制,进一步盘活用好本土科技人才。最后,全力搭建各类创新、创业载体和平台。持续加大科技产业园、工程技术研究院、院士工作站、青年创新工场等创新平台建设力度,加大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开放程度,建设一批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基地,完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等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推进科技综合服务信息平台等基础条件建设,为科技人才引进与培育创造条件,为其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五)提升工作实效,进一步优化科技人才发展的机制体系

建立一整套更加科学合理的机制体系是提升高层次科技人才使用效能的基础。构建运行高效的高端人才发展治理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4 大机制,即引进与培育机制、考核与评价机制、激励与保障机制及管理与服务机制。除上文已述的引进与培育机制外,在完善机制方面,安徽省还需要在机制体系建设上进行优化。其一,完善科技人才的考核与评价机制。由于科技创新工作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科技人才的考核与评价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标准与方式,更不能将高学历、高职称和论文成果作为评价依据,要针对不同类型实行差别化、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其二,完善科技人才的激励与保障机制。一个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充分调动科技人才工作的积极性,激发其科技创新的动力。在生活待遇方面,各地市应根据规定的标准按时足额发放人才生活津贴,并根据物价水平变化及时调整津贴金额,将确保科技人才的实际收入不降低作为基本底线。在安徽省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推进薪酬制度改革,鼓励事业单位对人才采用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等形式以提高其待遇。在企业,鼓励并进一步落实企业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对本企业科技人员进行中长期激励,形成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其三,完善科技人才的管理与服务机制。建立全省一体化科技人才服务平台,简化服务事项办理程序,以服务诉求为中心,根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对入籍落户、健康医疗、出入签证、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等具体服务项目进行采集、分类、汇总,优化科技人才服务流程。

(六)加强政策宣传,营造崇尚科学渴望成才的社会氛围

强烈的科技创新意识、完善的科技创新机制和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是创新驱动战略深入推进的重要标志。本次调研结果显示,受访者对“双创”政策的了解还不太充分,对政策实施效果的总体评价不是很高。反映出实践中仍然存在政策宣传解读不到位、受众知晓率低、政策执行不到位的问题。为此,首先,要重新梳理各类人才政策,实施政策分级分类,编制科技人才政策清单,及时向社会公布。其次,将科技人才相关政策印发成宣传资料,详细解读各类优惠政策的依据、享受条件、补贴标准,让受众群体一目了然、一看就懂。最后,在省域内主流媒体开设专题专栏,通过开展系列报道、适时点评、热线访谈等方式,宣传安徽省科技创新最新成果和科技人才创新的典型事迹,营造人人崇尚科学、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科技人才是安徽省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的重要战略资源。系统构建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完善科技人才“引育用留”的软硬件条件,需要深挖安徽省资源禀赋相对优势,遵循柔性、精准、均衡的基本原则,在完善引进与培育、考核与评价、激励与保障、管理与服务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以推动安徽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获得新的竞争优势。

猜你喜欢
科技人才安徽省科技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科技人才是发展的推动力
科技助我来看云
宁陕农业科技人才助产业脱贫
科技在线
深入推进科技人才组团式援藏模式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