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肌功能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治疗的效果观察

2021-07-28 12:31姚顺敏赵静秋于浩
当代医学 2021年21期
关键词:呼吸肌吸气呼气

姚顺敏,赵静秋,于浩

(贵阳市乌当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贵州 贵阳 550018)

慢阻肺是临床上相对常见的肺部疾病,病情发展缓慢,主要表现为持续气流受限,疾病发展表现出明显的进行性,我国近年来人口老龄化趋势越发明显,慢阻肺的发病率、死亡率也不断攀升,根据近几次的大规模调查结果显示,慢阻肺患病率持续提高,未来或会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中老年人群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慢阻肺急性期的治疗是改善患者肺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重中之重,因此,各级医院采取的慢阻肺治疗措施大多围绕急性期展开,以致于康复期的治疗未受到足够重视,许多患者在康复期出现疾病再次发展的情况。根据慢阻肺2018 GOLD治疗指南,中度、重度慢阻肺患者治疗,必须在采取常规治疗方法的同时,在康复期加入一定的康复治疗措施。呼吸肌锻炼法是近年来国内外推荐的康复治疗方法,对肺部疾病患者呼吸功能的改善有一定促进作用[1-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呼吸肌功能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89例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6)与对照组(n=43)。观察组男27例,女19例;年龄49~87岁,平均年龄(61.3±5.6)岁。对照组男20例,女23例;年龄48~79岁,平均年龄(61.5±5.8)岁。纳入标准:症状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治疗依从性差,不能正常沟通交流;患者存在肺部恶性肿瘤、哮喘等恶性疾病,或患有其他严重免疫系统疾病、精神障碍、心理障碍、血液功能障碍;患者不能配合主治医师、责任护士完成随访。

1.2 方法

1.2.1 医院人员建设方法 回顾既往治疗慢阻肺的经验及方法,成立慢阻肺专项治疗小组,治疗小组针对慢阻肺康复治疗,接受定期培训教育,并接受考核,所有人员需全面掌握慢阻肺康复治疗基本知识,具备评估患者健康情况的能力,具备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康复计划的能力。观察组住院后,病情进入稳定阶段,护理工作人员和主治医师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并为其制定康复训练计划,保证患者掌握并适应康复训练方法。责任护士负责监督患者坚持锻炼,患者出院后定期进行电话随访,并根据患者病情发展情况进行合理指导,锻炼时间需持续>180 d,每周电话随访1次。

1.2.2 呼吸肌锻炼方法

1.2.2.1 缩唇呼吸 引导患者通过鼻部缓缓吸气,并尽量利用膈肌做运动,唇部做吹口哨形状开始呼气,呼气、吸气的比值控制为1∶3,在呼气的过程中,根据患者唇部形状有效调整缩唇的具体方法,最佳标准为呼出气流能干扰嘴唇前20 cm,缩唇呼吸方法每天进行2~3次,每次控制在25 min左右。

1.2.2.2 腹式呼吸 分别采用卧姿、坐姿、站姿开始练习,引导患者采取“吸鼓呼缩”的方式,左手放在腹部、右手放在胸前,右手和胸部尽量保持不动,在呼气过程中,左手适当用力按压腹部,腹部尽量保持回缩的状态,吸气的过程中,让腹部保持略微鼓起,同时注意利用鼻子适当吸气,在呼气的过程中注意保持气息均匀。吸气时间为呼气时间50%,间隔约为5 min,然后开始以5 min为标准递增。

1.2.2.3 呼吸操 同腹式呼吸,分别采用卧姿、坐姿、站姿开始练习,卧姿时,患者保持仰卧姿态,同时双手适当握拳,屈伸6次左右,在弯曲的过程中注意吸气,在伸直的过程中注意呼气,间歇期间注意平静深呼吸6次左右,双臂交替前伸6次左右,伸举状态吸气,复原时呼气。可配合屈腿运动,向上做动作时深吸气,复原时呼气,同做6次左右;坐姿时需直立坐在椅子或床边,双手保持握拳,肘关节屈伸次数控制在6次左右,循序开始进行展臂、屈伸等动作,伸展时呼气、弯曲时吸气;站姿训练时,双腿注意保持与肩同宽,双手可放在肋骨边缘或叉腰,主要运动为肌肉舒展、单腿屈伸,在肌肉舒展的过程中适当呼气。在康复锻炼过程中,告知患者注意根据身体实际情况量力而行,绝不可勉强为之,若状态良好,可适当提高锻炼频率。寒冷季节锻炼,需注意保暖措施,避免感冒导致病情加重[3]。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患者经6个月训练后开始进行评价,主要评价内容为运动功能、呼吸功能。呼吸功能采用mMRC呼吸困难调查问卷,问卷为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制定,主要内容为“若患者呼吸功能受损严重,有明显呼吸困难的情况,患者不能自由离开房间,或进行常规运动时出现气短等问题可评价为4分;患者在平地行走100 m,若需停步休息或数分钟后需停步喘气评价为3分;若患者因呼吸功能障碍,移动速度低于同龄人或在上坡过程中出现明显呼吸困难,可评价为1分;一般活动正常为0分”。运动功能评价主要观察患者在6 min内的步行距离。比较两组肺功能(FEV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呼吸困难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呼吸困难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呼吸困难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呼吸困难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呼吸困难评分比较(±s,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46)1.99±0.711.15±0.36对照组(n=43)1.98±0.741.67±0.68

2.2 两组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比较 治疗前,两组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比较(±s,m)

表2 两组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比较(±s,m)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46)257.00±107.96351.57±99.03对照组(n=43)288.93±100.31296.44±111.89

2.3 两组治疗前后FEV1%比较 治疗前,两组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FEV1%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FEV1%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FEV1%比较(±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46)42.57±15.4052.17±13.31对照组(n=43)44.02±13.5944.77±14.24

3 讨论

慢阻肺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具体表现为持续呼吸气流受限,疾病呈进行式发展,目前临床上多注重急性期治疗,忽视康复期的辅助治疗。呼吸肌功能锻炼方法是国内外目前广泛推广的肺部康复治疗方法之一,为一种典型的体育医疗形式。慢阻肺患者的呼吸肌功能受损,负荷相对较高,存在明显的慢性疲劳现象,导致出现一系列的呼吸衰竭、呼吸功能衰退等问题,最终严重影响患者身体机能。因此,如何改善患者呼吸肌功能,保证肺脏正常代偿,成为治疗慢阻肺的重要因素之一。既往研究[4-5]证明,呼吸肌和骨骼肌有诸多类似之处,能适当通过锻炼改善功能,相较于各地常使用的康复呼吸法,呼吸肌功能训练有效性更高,对患者运动功能,肺部代偿有显著改善作用。同时,能适当改善患者呼吸肌收缩状态,避免患者呼吸形态异常。同时,根据病情发展,适当采取全身呼吸锻炼法,能实现针对性锻炼。既往研究[6-9]证明,呼吸功能训练可有针对性的锻炼患者膈肌,避免慢阻肺进行式发展,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肺部功能高于对照组,呼吸困难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呼吸肌训练法能改善慢阻肺患者病情,避免出现呼吸困难症状,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呼吸肌训练可改善慢阻肺患者症状,促进肺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耐力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呼吸肌吸气呼气
脑卒中患者呼吸肌损伤的临床特点与护理进展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呼吸肌功能的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功能的干预效果
呼吸肌训练对脑卒中后肺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如何掌握歌唱训练中吸气与呼气之技巧
肺癌患者康复 做做呼吸操
没事多练壮腰功
健脾益肺汤改善肺脾气虚型COPD无创机械通气患者呼吸肌疲劳的疗效
13碳-呼气试验质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