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萧山区乡镇交界断面水质状况及改善对策

2021-07-28 10:05杨纳铭
化工设计通讯 2021年7期
关键词:萧山区达标率功能区

高 波,杨纳铭

(杭州市萧山生态环境监测站,浙江杭州 311200)

2020年1—12月,浙闽片等河流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7.4%,同比上升8.3%;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2%,同比下降2.8%[1]。浙江作为习总书记“两山”理论的发源地,杭州作为五水共治的实施地,深入推进五水共治工作。

本文以杭州市萧山区内河乡镇交界断面水质为研究对象。萧山区全区总面积1 420km2,内河796.83km[2],位于钱塘江南岸,与绍兴6 759条总长度10 887km2河道组成萧绍平原河网水系[3]。萧山区以五水共治为契机,加大环保监管和资金投入,2017—2020年萧山区乡镇交接断面年均值达标率在40.9%-63.6%。经过这几年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萧山区地表水水质总体改善非常明显,特别是2020年水环境功能区年均达标率由2019年的43.2%大幅度跃升至63.6%,水体改善有质的飞越,但断面水质污染情况仍比较严峻,达标率仍然较低。通过前期清淤、疏堵等手段来改善水质的空间已大大压缩,因此通过研究总结分析水质的总体状况,为保护水质、治理水体提供技术支持,对实现萧绍等平原河网水系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区目标要求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1 水质采样

1.1 监测点位设置

为加强全区地表水水质监控,落实属地镇(街)环境保护责任,配合推进环保政绩考核,将监测点位选取在24个镇(街)21条主要河道的出、入境处设置44个乡镇交界断面,其中38个断面水环境功能区为Ⅲ类,6个断面水环境功能区为Ⅳ类[4]。

1.2 监测项目与采样频次

监测项目为高锰酸盐指数、总磷和氨氮。采样频次在每年的2、4、8、11月进行采样。

1.3 评价方法

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水体中主要污染物指标(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进行单因子评价法,并根据各个断面所在水环境功能区来判定测值是否达标。

2 分析结果与评价

2017—2020年乡镇交界断面按每季度监测一次全年监测4次。2017—2020年分别获得870[5]、875[6]、880[7]、880个监测数据,其中2017年8月有2个断面因河道清淤未能采到样,2018年2月有1个断面河道清淤未能采到样。见图1。

图1 2017—2020年萧山区乡镇交界断面水质季度达标率评价

从图1可以得出,平(4、11月)、丰(8月)水期水质优于枯水期(2月);按年分析,2017-2020年均值分为51.4%、48.3%、51.7%和67.6%,水质改善明显;按年每季度达标率稳定性分析,2017—2020年波动幅度分别为(SD)17.3、11.8、12.6、3.9,波动幅度大幅减小,特别是2020年达标率有稳定向好的趋势。

从表1分析得出,萧山区乡镇交界断面水质污染情况仍比较严峻,2017至2019年水环境功能区年均达标率都未能过半,分别为45.5%、40.9%、43.2%,虽然2020年年均达标率较2019年大幅度跃升20.4%,但达标率仍只有63.6%,达标率不高,离全区内河水环境功能区全达标仍然还有不小的差距。从主要污染物指标评价分析,高锰酸盐指数指标最好,除2017年为95.5%外其余达标率均为100%,各断面均能达到水体功能区要求;总磷次之,2017—2020年达标率分别为77.3%、75.0%、81.8%、77.3%;氨氮最差,达标率分别为45.5%、43.2%、45.5%、65.9%。

表1 2017—2020年萧山区乡镇交界断面水质年均达标率评价

3 分析与讨论

萧山区内河水质污染指标主要是总磷和氨氮。分析污染的原因主要有污染物的输入和河道水系自身结构不合理等多种因素综合导致内河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较低。水体污染物的输入主要来源有农业面源输入和生活污水排放,同时流域输入性污染也不可忽视;河道水系自身结构不合理主要是地理因素和河道生态系统不健全。

3.1 农业面源

农业面源为农药和化肥的过量或不合理使用,地表、农作物残留的农药、富余化肥中的氨、氮、磷等营养物质通过灌溉、降水等途径由地表径流汇入河道由面源汇聚成条带形成污染。

3.2 生活污水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污水产污量也在增加,特别是生活污水不具备纳入城市主管网的广大农村地区。萧山区根据村庄数量多、居住相对较为分散的特点,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15个镇街230个行政村修建了1 204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池,形成了总处理规模为49 287t/d的处理能力,处理达标后排入内河。但由于农村污水处理终端池普遍建设较早,存在工艺设计不合理,施工标准不高,设备老化,处理出水不稳定等状况,甚至出现超标排放的现象,其中氨氮超标终端池有216个,总磷超标的终端池有294个[8]。

3.3 流域输入性污染

输入性污染也不可忽视,如位于浦阳镇的陶家桥断面位于凰桐江萧山与诸暨的交界处,是凰桐江入萧山的入境断面,但此断面2020年CODmn、总磷、氨氮年均分别为4.95mg/L、0.41mg/L、3.21mg/L,已达到劣Ⅴ类水质。

3.4 河道自身结构不合理

从地理空间上分析,萧山南片地区水质优于中、东片水质。区内地势南高北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中部略呈低洼。区内南中部河道因地势存在高差水体流动性较好,而东片地区为平原河网的沙地内河水系,河道不存在自然高差,水体流动性较差。同时区内南部河道生态系统保持较好,而东片河道因砌石护岸,将河道两侧原有的芦苇等水生植物清除殆尽,河道自身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导致河道的自净能力极大降低,不利于污染物的消纳。

4 对策与措施

1)应大力推行有机种植,精准合理施肥,不搞大水漫灌,从源头减少农业面源富余氨、氮、磷产生。可在农田集中区域大力推广实施生态拦截沟渠(环形沟渠+水塘)技术,通过拦截沟渠将雨水、浇灌等产生径流带入富余的氨、氮、磷进入生态环形拦截沟渠,汇总至水塘进行拦截生态化处理,然后再排入河道。

2)农村生物污水治理,政府应加大投入,新建或有计划地提升改造现有农污终端池,提供运行良好的农污终端池,确保有处理消纳农村生活污水的能力,有条件可推行农村污水零直排工程,消除农污氮、磷排放。有消纳能力的同时还应加大监管力度,督促农污终端池第三方运维单位确保终端池的健康运行并达标排放,大力推行终端池智慧联网运维,时刻掌握终端池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运行不良的终端池,提高达标排放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为提升中东片内河水质,应合理利用钱塘江大潮的有利优势,通过钱塘江各排涝闸加大引配水力度,反补河道让河水活起来,提高自净能力恢复生态循环能力。同时可利用河面大量种植漂浮式水生绿植以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

4)严控流域性输入污染,政府相关治水部门应成立流域环境协调组织,统筹流域环境,提高上游水质质量。同时流域上、下游政府间可签订生态补偿协议,补偿上游因改善环境,提升水质所带来的资金投入。

5 结束语

这些年通过加大环境保护监管和五水共治的力度,使河道水质总体改善明显,但情况仍不容乐观,特别是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仍不高。但治水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全社会的配合和努力。相信在习总书记“两山”理论的指导下,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下,科学治水对症施策,在不久的将来萧山区的内河水质能全面达到水环境功能区要求,实现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为平原河网治理提供样板。

猜你喜欢
萧山区达标率功能区
沙颍河(阜阳段)生态流量监测的探索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
陕西省未来五年将建粮食生产功能区2700万亩
陕西省未来五年将建粮食生产功能区2700万亩
鸟岛游
2014年乘用车企平均油耗公布
杭州市萧山区美术教师新作选
萧山区“五老”关爱团践行新一轮帮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