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桂雄
(深圳市坪山区妇幼保健院,广东 深圳 518122)
肺癌病因复杂,可导致肺纤维化的疾病,均会增加肺癌罹患风险。研究认为[1]具有肺结核病史人群患肺癌的危险性比无结核病史患者约高出11 倍。由于肺结核后肺癌患者已有的结核临床体征可掩盖随后发生的肺癌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也很相似,两者并存时极易误诊、漏诊[2]。早期筛查及合理治疗对于肺结核后肺癌患者十分重要,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适合肺结核患者行癌症早期筛查的优化方案[3]。目前检查方法主要依据痰脱落细胞学、支气管镜、经皮肺穿刺、手术病理学、影像学以及血清TAA 检查。因此就临床医生选择而言,无创的影像学检查为首要的检查手段。
纳入标准[4]:实验组符合肺结核合并肺癌诊断及分期标准符合2010 年NCCN 肺癌诊断与治疗指南专家共识(中国版),均经过穿刺组织病理学、手术病理以及纤支镜检查,获得病理组织学证据;对照组符合单纯肺结核诊断,即全国高等医学教育本科教材《内科学》第8 版,经过典型的影像学表现、痰或胸水结核分枝杆菌涂片阳性明确诊断。将在我院就诊,近期(2018 年1 月至2020 年6 月)收治以肺结核合并肺癌为诊断的患者总计40 例设置为实验组,男27 例,女13 例,年龄35~76 岁,平均(57.5±3.9)岁。其中15 例为肺癌确诊后继发出现肺结核。肺结核类型:29 例浸润型,5 例陈旧性纤维空洞型,5 例胸腔积液型,1 例纵隔型。肺癌分期:4 例Ⅰ期,16 例Ⅱ期,15 例Ⅲ期,5 例Ⅳ期。并选取同期我院诊断为单纯肺结核的另40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男28 例,女12 例,年龄31~75 岁,平均(56.3±3.5)岁。肺结核类型:27 例浸润型,5 例陈旧性纤维空洞型,6 例胸腔积液型,2 例纵膈型。在性别、年龄、肺结核类型中的资料相对照(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设备采用美国GE 公司16 排螺旋CT 扫描仪,参数:电压120kV,电流40~80mA,螺距1.0,层厚1.25mm,矩阵512×512,肺窗宽1500Hu,中心-600Hu,纵隔窗宽400Hu,中心40Hu。予胸部CT 扫描检查,自上而下从肺尖至膈肌侧穹隆。
两组患者症状表现和CT 诊断中影像学特征。采集图像诊断分析均由研究组两位副主任医师职称的胸部影像诊断医师共同作出,二者诊断一致[5]。
比较两组均有不同比例的患者出现发热、声音嘶哑、咯血、盗汗、呼吸窘迫、淋巴结肿的症状,但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实验组患者咳嗽、胸腔积液(血性)、胸痛(刺激性)症状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表现比较[n(%)]
实验组中以肺部团块、条索影为主,伴有分叶征、毛刺征、棘刺征较为常见。实验组分叶征、团块影、棘刺征、毛刺征、空泡征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表现比较[n(%)]
肺癌近20 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研究证实既往的MTB 感染病史是除了吸烟、空气污染之后又一重要的肺癌的相对的稍微独立危险因素[6]。由于肺癌患者患病率较高,预后较差,肺癌成为了一种临床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有相关的文献支持,据相关的报道,2014 年全球肺癌死亡率较高,据统计约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率的1/4,可见其发病率之高,占新发肿瘤的1/7,可见其占有率之高,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在逐年增高。李轶伦等[7]曾对1997 年至2008 年间中国台湾地区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TB 感染、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COPD 等)进行Cox 风险模型相关的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既往肺结核病史的风险比(hazard ratio,HR)的结果甚至高于COPD,成为了目前最高的肺癌独立危险因素。肺结核可促进或诱导肺癌的发生机制可能为以下几种情况:①肺结核患者可出现免疫功能受损,促进肿瘤的形成;②MTB 病菌持续感染所引起慢性炎症;③肺组织的纤维化、瘢痕化,促发细胞出现不可控性增殖;④局部支气管的牵拉扭曲,而外界的各种致癌物质滞留;⑤愈合后的钙化灶及钙化淋巴结可作为一种局部机械性刺激物;吸烟及其他因素等。但是肺结核导致肺癌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统一[8]。肺结核合并肺癌虽然更为严重,但是针对患者而言,早期的相对症状不明显,尤其是结核处于活动期或治疗期的患者并发肺癌时,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更易被忽略,耽误治疗时机,所以这类肺癌中晚期的比例大,生存时间短[9-10]。肺结核和肺癌是呼吸系统两大常见的疾病,二者发病时在临床症状上有许多相似之处。研究[11-12]发现对肺结核患者规律的彻底抗结核治疗是预防肺结核继发肺癌的关键。本研究中,两组均有不同比例的患者出现发热、声音嘶哑、咯血、盗汗、呼吸窘迫、淋巴结肿的症状,但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实验组患者咳嗽、胸腔积液(血性)、胸痛(刺激性)症状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中以肺部团块、条索影为主,伴有分叶征、毛刺征、棘刺征。实验组分叶征、团块影、棘刺征、毛刺征、空泡征率高于对照组(P<0.05)。影像学检查具有一定的特征,但不能仅凭一种特异征象确定占位的良恶性。
综上所述,在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中,并未见临床表现极其明显的特异性症状与体征,而在影像学表现中,多出现肺癌的占位性特征,或者同时出现了病灶分布不均、形态多样等于肺结核相似的影像学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