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成
摘 要:小学美术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美术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学会绘画,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所以,美术教师应该把审美意识渗透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围绕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进行阐述,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审美;想象;情境;教学
小学生刚开始接触美术这门学科,需要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既要进行美术基本知识的传授,也应该渗透审美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在平时的教学中逐步渗透审美意识,让学生的美术素养逐步得到提升。
一、结合故事教学,激发学生审美意识
心理学研究认为,兴趣是维持认知活动的诱导因素。我们知道,儿童对故事感兴趣。在美术教学中结合故事教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小学生对绘画活动感兴趣,但没有审美意识。这就需要遵循儿童的认知特点开展教学,并把审美活动贯穿其中。例如,在教学“中国画写意蔬果”时,小学生不了解中国画,更谈不上从审美的角度来欣赏。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不妨顺应儿童喜爱听故事的特点,把这一知识点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中国画具有落墨不可更改的特点,利用这一特点编一个故事:古代有一个宫廷画家,他画一幅画得到了皇帝丰厚的赏赐,奖励给他很多绫子。但由于他高兴就与朋友们一时贪饮了几杯,所以在作画时没注意把一滴墨抖落在绫子上。他不由得吓出了冷汗,因为这可能被定为欺君之罪。此时,他酒醒之后忽然急中生智,巧把这墨点儿画成了一只苍蝇,皇帝见了后并没有指责他反而夸奖了这幅画。通过有趣的故事,激发了学生对这幅画的兴趣,想了解事情的真相。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创设审美情境,调动学生审美热情
美术是视觉的审美艺术,教学中要从学生的视觉入手,针对儿童的认知特点开展教学。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观察世界中感受大自然和生活的美好。基于此,我们应该在美术课堂上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作品,调动学生的审美热情。例如,在教学“祖国的古建筑”时,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现我国古建筑的各种图片。同时,提出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从这些图片中你能说说中国古建筑都有什么特色?”“古建筑的用途都一样吗?”接着,教师把古建筑按照用途进行分类。这样,学生不仅了解到建筑风格不同,用途也不同。浓郁的东方建筑风格给学生带来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让学生产生审美的愉悦,调动了学生的审美热情。教师进行课堂总结的同时,多媒体课件展示故宫的总体布局图以及北京大观园实景图片,并要求学生说说它们有何特征。这样,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审美热情。
三、联系生活教学,培养学生想象思维
小学美术是美术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学任务要从培养学生观察习惯开始,并结合生活经历让学生去感受绘画中的艺术美,进而达到激发学生思维想象的目的。例如,在教学“染色图案”时,因为染纸图案是民间常见的一种工艺品,这种工艺品中的花纹与色彩能够形成鲜明的对比度,从而让人产生美感。从图案上可以看出,染制了呈现八角形图案小花伞、条纹图案的小领结、碎花图案的花裙以及头饰、小手帕等备用图案。面对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的两幅范作染色图案,促使学生的思维联想。接着,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根据生活经历展开联想。这样的活动能调动学生的想象思维,引发学生联想。实践证明,联系生活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培养了审美意识。
四、鼓励动手操作,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我们知道,美术教学中离不开动手操作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而且可以发展学生的审美观,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促进作用。例如,在教学“吹塑纸粉印版画”时,就开展了这样的动手操作活动。首先,让所有的学生动手摸一摸、看一看,初步了解塑紙具有什么样的特性。其次,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吹塑纸绘制的粉印版画,从中发现吹塑纸份印与传统画法有什么差别,了解版画的种类与特
点,形成自己独特的内心感受。再次,教师在课堂上演示这一制作过程。这样,就激起学生的动手创作兴趣。此时,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行自主创作。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对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及时指导。最后,从每个小组中挑选一幅进行评讲,并对富于想象力的作品拿出来让大家共同欣赏,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意识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转变观念,与时俱进,通过美术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在美术鉴赏活动中逐步渗透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