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娟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获得语文知识,还能够提高文化审美能力。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把握情感因素,注重情感教学的渗透,帮助学生获得更深刻的情感体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学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越发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实际的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同时,还要重视情感教学,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不断地引导学生加深对其中所蕴含的情感意义和价值的理解,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
一、情感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的重要性
首先,通过情感教育的开展,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积极地体现引导作用,让学生能够通过课堂学习,建立科学的情感认识,并且可以对教材中所涉及的情感内容做到充分的分析与表达,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其次,通过情感教育,也能够营造更好的语文学习氛围,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通过情感教学的开展,能够为学生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浓郁的情感氛围熏陶和影响之下,推进课堂的语文学习,并且能够促进师生审美观念的树立,不断地培养和优化学生的语文学习意识。所以,教师也要按照特定的学习内容,进行情境的创设,在教学内容的影响之下,让学生能够从更深层次体会文章内涵,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效果。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情感教学的策略
(一)以学生为主体
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并且强化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教师在课前准备工作中,要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充分体现出学生所具有的主体地位。教师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开展情感教育,充分带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不断地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比如,在学习《寒号鸟》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这个故事的内容,提出相应问题:寒号鸟和喜鹊最后的结局分别是怎样的?从而让学生能够对这两个不同的角色所具有的差异性结局进行探讨和研究。在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这个故事所蕴含的哲理价值,从而帮助学生在情感层面上获得积极的引导。
(二)优化教学模式
要想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朝现代化方向发展和转变,教师也要积极学习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不断地强化教学管理。教师要不断地推动教学模式的变革和创新,并在其中引入各项现代化教学技术,这样就能够让整个教学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特点,让学生能够不断地发现语文学习的魅力和乐趣,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提升。比如,在教学《日月潭》这一课时,教师要通过多媒体设备对日月潭的景色、周边环境以及地理位置进行多方位的展示,这样就能够从视觉和听觉等多个角度让学生感受日月潭美景,同时对祖国的宝岛台湾有正确的情感认知,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让学生能够树立祖国团结统一的坚定信念,不断地提高情感教育的质量,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
(三)建立情感教学评价体系
要想不断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就必须做好教学评价工作,这也是语文教育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内容。通过教学评价工作的落实,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教育质量作出科學的评价,从而调整教学安排和内容。同时,还能够在评价体系各项数据的基础之上展开专业化的操作,通过教学评价体系,能够及时地掌握和发现学生现存的学习问题以及状态。同时也能够提供宝贵的依据和支撑,帮助教师更高质量地开展教学设计,调整教学模式,促进小学语文教育水平的提高。
(四)通过朗读课文加强情感教育
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朗读是一个重要的手段。通过朗读,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掌握文章内容以及所蕴含的情感内涵。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大对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视力度,积极应用朗读的形式不断地加深学生的情感认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不断地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渗透的情感,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对其中的字、词、句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三、结论
综上所述,教师在语文课堂中有意识地进行情感教学活动,对学生开展情感方面的引导和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获得更深刻的感受,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春玲.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实施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8):153-154.
[2]李学敏.渗透情感教学,提高语文素养[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1(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