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兴彩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教学;应用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尚处于成长发展的初始阶段,对未知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这一特点出发,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得到切实激发,进而从以往的被动学习逐步转变为主动学习。
例如,在教学“圆”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提前为学生制作一个主题为“动物赛车”的Flash课件,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情境:有一天,森林里的小兔子想去找小猫咪玩,為了更快地到达目的地,小兔子选择坐车去。第一次,小兔子选择了一辆轮子为长方形的车,车子无法开动。小兔子很着急,于是又选择了一辆轮子为椭圆形的车,车子动起来了,但是却十分颠簸,小兔子在车上非常不舒服。对此,小兔子选择下车,坐上了一辆轮子为圆形的车,不一会儿,小兔子就到了小猫咪的家。在播放完这一动画后,教师抛出引导性的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小兔子最后要选择轮子为圆形的车吗?这三种轮子有什么不同呢?”这样一来,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充分激发,纷纷参与到探究过程中。当学生发表完想法后,教师可以引申出本节课所要教学的内容,这样学生可以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印象,为接下来的深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可见,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更加顺利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二、直观展示知识,突破教学难点
小学生的记忆力相对较强,抽象思维相对较弱。如果教师在教学时仅强调对知识的记忆,而忽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则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原本抽象、繁杂的数学知识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在刺激学生感官的同时帮助其理解知识的本质。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以数方格的方式探究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前提下,提出这样的疑问:“平行四边形面积能否转化为长方形的面积来考虑?”接着,部分学生以裁剪、拼接等方式将平行四边形变成了一个长方形,然而并不直观,且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难以完成。这个时候,教师通过信息技术给学生演示图形之间的分割和拼接,以此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当学生观看完毕后,教师提出问题:“哪位同学能说出平行四边形底、高和长方形长、宽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学生明白平行四边形的底实际上就是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实际上就是长方形的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实际上就是长方形的面积。在上述环节,教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整个过程演示和教学、观察等融为一体,切实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为未来的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
三、优化教学评价,提高整体实效
教学评价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可以直接体现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具体教学中,评价有多种方式,如果学生可以熟练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则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反之,则无法取得很好的评价。为了进一步优化教学评价,提高整体教学实效,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通过现代化平台和丰富的资源进行辅助。
例如,在教学“扇形统计图”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本节课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分析数据的方法,明确扇形统计图的知识,如性质、功能等,学会结合数据绘制对应的扇形统计图。对此,教师在讲解完重点知识后,为学生设置了这样的作业,即收集上个星期的家庭收入与支出,不论是哪个项目,都要有确切的说明和记录,并且以扇形统计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此之前,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展示某学生家庭收支情况,让学生有一个大致的思路和方向。随后,教师让学生在第二节课准备好自己的成果,以便更快速地查阅学生的学习成果,反馈教学效果。如此一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如数据的采集、数据的整理、数据的计算以及扇形统计图的绘制等,它可以全面地彰显本节课的重点,还可以节省教学评价的时间,让学生明确自身的长处与不足,从而加以改正,不断完善自我,促进自我发展。
总之,作为新时期的教学工作者,应该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积极革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具体来说,可以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直观展示知识,突破教学难点;优化教学评价,提高整体实效三个方面出发,以此组织学生开展高效的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从中收获更加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为后续学习和成长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张福敏.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研究[J].知识文库,20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