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探究意识的培养方法

2021-07-28 22:23李怡
新课程·上旬 2021年46期
关键词:探究意识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李怡

摘 要: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不仅仅需要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更需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践行新课程改革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探究意识的养成往往基于对问题的怀疑与兴趣。而阅读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需要以词汇量为基础,激发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辅以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阅读材料,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其阅读能力。基于此,根据当前实际情况探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意识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其中学生缺乏自主阅读能力是重要表现,小学生缺少学习经验,较难长时间保持注意力。另外,阅读在小学生眼里是难度较大的任务,生字较多,理解较为困难,教师缺少对学生的正确指导,教学效率堪忧。在传统应试教育中探究意识的培养缺乏完整、科学的体系,教师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提升课堂质量。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力

为了更好地帮助小学生抓住每篇文章的核心内容,教师可以采取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教育家杜威曾有如下观点:“教育就是生活,学校就是社会。”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思考的情境,以问题为切入点,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准备问题时,以阅读材料为基础,对学生的现有水平与学习能力有深入了解后,设计不同维度的问题,并将其安排在课堂的各个阶段,明确每个问题的作用[1]。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琥珀》时,在课堂中以问题为导入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培养其自主探究意识。教师在课前可以提出问题:“琥珀是如何形成的呢?请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找到答案并与我们分享!”该问题让学生接下来带有目的地进行阅读,充分提升了阅读效率,并能对课文内容有深刻印象,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提升认知能力

仅仅依靠枯燥无味的说教是很难让学生获得自主探究意识的。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多灌输式教学,影响了学生个性化学习行为的产生,因此,教师应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开展丰富的探究活动,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感[2]。在备课阶段,教师应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在互联网上查找相关视频或者相关精品课堂,学习其中的教学技巧,了解将多媒体技术融入课堂的策略。在选择活动时必须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关键,将视频、图片等安排于该教学难点上,巧妙化解学生对阅读难点的畏惧心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到课堂之中,进而对本节课内容有深刻的印象,潜移默化中培养自主寻找阅读乐趣、探究文本奥秘的习惯,这符合探究性学习的要求。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7课《故事二则》中包含扁鹊治病以及纪昌学射两位历史人物的故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扁鹊治病的动画,或者两位历史人物的相关纪录片,让学生在了解朝代背景的同时,将文本与视频结合起来,刺激视听感官。该形式有利于学生通过多样化的形式理解课文,提升探究

能力。

三、强调探究拓展,提升探究意识

课本中的阅读材料很多都是名家作品的节选,教师在教学中很难仅仅凭借一篇课文向学生讲清该作品的主要内容或者该作家的语言风格。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培养其探究意识,教师应强调阅读的课外拓展,通过对课堂进行延伸的方式让学生更为积极地参与其中,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养成[3]。教师首先在课上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内涵和风格进行了解,而后鼓勵学生找到关键思想并进行深入学习,借助课外阅读材料进行分析与理解,进而提升阅读效率和探究意识。

例如,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七律·长征》,该七言律诗描绘了长征时期红军不畏艰难、跨越万水千山的光辉事迹,为了更好地了解相关内容,教师可以拓展相关的其他诗词,让学生在阅读中对经军的战斗豪情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综上可知,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是重中之重,在对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清晰认知的基础上,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开展多样化的课堂活动以及实现课外拓展等形式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探究意识进行培养,可以促进其语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黄爱珍.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J].求知导刊,2019(50):14-15.

[2]王明亮.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和方法[J].当代家庭教育,2019(30):138.

[3]周丽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探究意识的培养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9(82):76.

猜你喜欢
探究意识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创设情境,构建灵动的英语课堂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