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坤
摘 要:热爱游戏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将体育与游戏相互融合能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重点探讨游戏法在小学体育中的合理运用方法。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运用方法
体育游戏是根据体育游戏的原理,将趣味元素加入体育训练中,用游戏法开展体育锻炼的方法。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以及双减等政策的落地,小学体育游戏的应用越来越多,在取得效果的同时也存在一定误区,如应用游戏不合理、游戏竞技化、安全性欠考虑等。为确保体育游戏法的长远发展,合理运用游戏显得尤为重要。
一、根据学生特点合理选择游戏
其一,合理选择游戏需要确保游戏的安全性。小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年龄跨度较大,不同阶段的身体成长发育状态不同,体育游戏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合理选择游戏活动,确保学生对游戏活动感兴趣,并保障良好的游戏安全性。比如,低年级小学生不宜安排竞技性过强的游戏,避免发生推搡打闹的问题。低年级小学生游戏活动不宜具有过强的难度,如攀爬类的游戏,容易出现跌倒影响游戏安全性。但到了高年级,学生的身体成长、思维和反应能力也得以发展,这个阶段安排的体育游戏需要扩大游戏场地,一些基础的游戏活动已无法有效吸引学生的兴趣。
其二,合理选择游戏需要贴近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事实上,虽然大部分小学生喜欢体育课,但他们只是喜欢那种自由的感觉,对体育授课内容的兴趣水平不高。因此,教师要利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结合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游戏。例如,低年级小学生的体育学习最重要的任务是激发学习兴趣,所以体育游戏要体现娱乐性和趣味性,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捆绑行动、老鹰捉小鸡、叫号接龙等游戏方法简单,趣味性强,并能让全体学生参与进来,因而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对高年级学生来说,在保证游戏趣味的同时,还要渗透专业的体育运动知识,让学生意识到体育是一项科学的运动。如悬崖取宝、过关斩将、骑马篮球、连续砸篮、板球接力等,既发挥了游戏功能也渗透了专业的体育活动知识或者其他学科知识,对高年级学生来说很有挑战性。
二、结合课程进展合理运用游戏
其一,在课前准备的环节中运用游戏。为了防止学生由于突然的体育运动而受伤,必须要进行课前活动,但拉伸操等课前活动的完成度不高。因此,体育老师可以设计一些与课前拉伸相關的游戏活动,为课前拉伸注入情节,增添活动趣味,让游戏拉伸代替做操拉伸。比如,一边放音乐一边进行拉伸,教师告诉学生拉伸的要点之后,学生可以根据音乐节奏自己转换拉伸动作。
其二,在上课过程中,可以应用体育游戏帮助学生掌握体育动作要领,或是用体育游戏来活跃气氛。很多体育运动需要反复的练习,一直重复单一的动作难免会让小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如很多小学生不喜欢跑步、跳绳等活动。所以教师要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爱上体育活动,通过游戏反复练习动作。比如,为了锻炼学生的跑步能力,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开火车的游戏,具体方法是将学生分为4人一小组,让每个小组站成一路纵队,成为一节“火车”,让学生围绕呼啦圈逆方向奔跑,追上前面小组,在1分钟内追到“火车”次数最多的小组获胜。在整个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需要双手搭肩,尽量快跑才能获得胜利。通过游戏,教师在体育课堂上营造出了一种你追我赶的愉快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以及好奇心,也发挥了体育锻炼的作用。
其三,在课后活动中应用体育游戏让学生放松身心,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快乐,强身健体。小学生平时活动并不多,如果在体育课上集中运动太多,在课后可能会出现一些损伤,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就需要进行课后的体育锻炼,帮助学生放松肌肉,降低发生损伤的风险。目前,已经有很多体育游戏被应用于体育教学活动中,如学生比较喜欢的跳皮筋、打沙包等,但教师也要为学生传递一些新的游戏方法,让学生保持活动兴趣,如把沙包当作“飞镖”进行的飞镖比赛、飞碟游戏、齿轮转、大风车、过关斩将等,这些游戏既能锻炼学生的身体,又能拉进学生的距离,并能提升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价值。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课程中合理运用体育游戏具有很多益处,教师要以体育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为基础,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在体育课上合理安排游戏活动,发挥游戏的良好作用,推进全民体育。
参考文献:
[1]季征.探究游戏教学在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堂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2021(67).
[2]盖岗岗.核心素养视角下提升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