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新的教育形式正在稳步推行中,社会各界越发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程改革中,体育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得到学生和教师的重视。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加入生动有趣的体育游戏。
关键词:体育游戏;小学体育;应用价值;学习兴趣
体育游戏是当前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体育游戏符合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需求,可切实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设计有趣的体育游戏情境,创新游戏的内容和形式,合理运用教学器具和教学场地,同时还需保证游戏的安全性。
一、体育游戏教学模式
体育游戏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则,结合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案和计划的一种体育活动,能够将游戏和体育的特点充分呈现出来,将生动有趣的内容融入体育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实现学生智力和体力的同步发展。体育游戏对机械、场地等方面的要求较低,具有较强的变通性和灵活性,非常适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在体育教学中加入体育游戏,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体育素养的稳步提升。
二、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1.教学方案不够合理
从当前体育教学的情况来看,部分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方案不够合理,未能真正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身体状况、实际年龄、身体素质等基础性因素,而这就导致教学方案缺少针对性,难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在缺少教师正确引导的情况下,体育教学难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无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体育游戏缺乏较强的创新性
当前体育教学的环境仍旧无法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仅是利用几个体育游戏去优化和调整教学环境,难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通过分析和研究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发现有的教师未能结合多方面的情况创新体育游戏,未能充分考虑学生以及时代发展的需求,未能从形式和内容方面进行创新,难以顺利摆脱陈旧的教学理念。
三、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1.重视体育游戏情境的创设
体育教学并非是简单的体育锻炼,也并非是简单的趣味游戏,需要教师关注和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发挥体育学科的辅助教学作用。要想最大限度地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类型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真正体会到协作、合作的重要性。
2.重视体育游戏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在体育课堂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點和生理特点。在小学时期,学生的心理发展不够成熟和完善,无法在上课时保持长时间集中的注意力。如果教师所设计的体育游戏缺少较强的趣味性和参与感,那么学生就非常容易在上课时出现走神的情况。因此,教师必须重视游戏形式的多样化,内容足够新颖,借此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吸引力。
总而言之,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多个角度和方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创新和优化体育游戏,重视体育游戏情境的创设,调整游戏内容和形式,合理运用教学器具和场地,同时还需保证体育游戏的安全性,保证学生能在游戏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实现学生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的同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陈飞.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一代(理论版),2020(8):151.
[2]郎宇辉.论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及要点[J].当代体育科技,2019(26):102,104.
[3]胡诺.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以及价值研究[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4):196.
[4]张郁兰.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读天下(综合),2020(8):234.
[5]刘兴斌.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体育风尚,2020(3):123.
作者简介:刘献栋(1976—),男,汉族,山东济宁人,专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