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生
摘 要:数学学科在整个小学课程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以及日后的学习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现如今的教育,需要提升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成绩,更需要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核心素养对学生日后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师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展开探讨和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研究
小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数学素养培养的奠基阶段,也是让学生对理性认识世界的重要阶段,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在不断完善教学中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学生接受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态度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动摇和改变。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有足够的学习能力,还要求学生有独立学习思考的习惯和能力。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就是让学生具备逻辑思维以及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能够形成严密且逻辑清晰的数学理性思维。小学数学教学除了要让学生具备逻辑性的理性思维之外,还能够在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发掘学生执着追求、意志坚定的良好精神品质。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加大宣传力度,改变教师传统观念
加大宣传力度,改变教师的传统观念,有助于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认识到核心素养对自身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学生只有对核心素养产生了正确的认识,才可以很好地融入学习氛围中。另外,学校也要做好对教师的培训和宣传工作,让教师树立正确积极的教学理念,只有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转变,才能够更好地推进核心素养的教育,那么通过核心素养培养提高整体数学教学质量就会水到渠成。
(二)以探究式教学提升学生整体能力
现阶段,许多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缺乏一定的探究性。探究性活动对学生学习数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学生只有具备探究能力,才能够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学生对一件事情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那么自然也就会激发其探究意识,所以,教师要立足于核心素养的标准与探究式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指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而教师对学生加以辅助和引导。例如,在学习加减法运算时,一些学生已经理解了两位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那么教师就可以设定相应的探究目标,让学生自主进行三位数加减法的运算,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寻求数学的奥秘,让学生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学习到新的内容和学习方法,同时也巩固了原有的知识内容。
(三)以实践活动带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实践性的教学活动既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一些较为烦琐的内容,教师可以采取精简式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再将内容细化。另外,教师在课堂中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要以游戏的方式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开展。例如,在加减法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每人扮演一个数字,然后教师说出相应的运算让学生抢答,这种方式在帮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够使教学活动得到进一步拓展。
总而言之,教师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将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到小学数学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完善相关核心素养的知识,以教学活动带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通过多样性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具備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通过核心素养带动学生数学思维的转变,从而达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会茹.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9(8):56.
[2]张帅.浅析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9(4):17-18.
[3]高惠玲.贴近生活,培养应用意识: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渗透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2):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