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躯体疾病抑郁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探究

2021-07-27 21:46:52何菊梅黄先敏胡兰
医学前沿 2021年7期
关键词:心理护理护理效果

何菊梅 黄先敏 胡兰

摘要:目的:旨在探究心理护理在躯体疾病抑郁症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以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为研究节点,选取此期间院内接收的80例躯体疾病抑郁症患者,结合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两大组,即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心理护理,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SAD评分、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SAD评分、SDS评分经护理后,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讨论:心理护理以其躯体疾病抑郁症患者为主体,经有效的心理疏导,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促进身体早期康复,有着显著的护理成果。

关键词:心理护理:群体疾病抑郁症;护理效果

引言:抑郁症,又叫做抑郁障碍疾病,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烦闷、浮躁等,而在生活中患者对周边人机关系和事物丧失兴趣,甚至较为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引发自杀后果,使得生活质量急剧降低,危及到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结合抑郁症患者病情,临床主要采用抗抑郁方法,但护理工作作为重要内容,应更加全面具体、落到实处,切实降低患者病残率和自杀率。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加大,目前抑郁症已成为构成威脅全球范围内人群的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抑郁症患者分为不同类型,部分患者同时伴有一些躯体疾病,应对这类患者给予更多关注和重视[1]。本文从躯体疾病抑郁患者病情出发,探析实施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取得的护理成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期间我院诊治的躯体疾病抑郁症患者80例,遵循随机划分原则,分成实验组(n=40例)和参照组(n=40例)两组。实验组中男性和女性比例为22:18,平均年龄(66.6±4.1)岁,平均病程(6.8±1.3)年;参照组中男性和女性比例为24:16,平均年龄(66.3±4.5)岁,平均病程(6.4±1.7)年。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用药指导、体征监测、饮食护理及健康宣教等。实验组以常规护理为根基,全面实施心理护理,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成立专门的心理干预小组,对所有患者病情及心理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方式,为患者发放与自身病症相符的自我管理手册,对患者采取合理化引导方式,加强对患者自我安全管理。(2)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及家属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了解患者的兴趣爱好和心理特点,确立适宜的心理疏导方式,定期为患者举行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如下棋、演讲等活动,使其积极参与其中,体会到快乐、激发良好心态;控制患者独处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概率,让亲情、友情时刻陪伴在患者身边,给予关爱和温暖。(3)平时多为患者讲解一些抑郁症患者克服自我的成功案例,增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提高患者配合疾病护理的依从性,护理人员要注意沟通方式及技巧,保持和蔼态度,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4)护理人员平时与患者采取“1对1”的交流方式,使患者不良情绪得到宣泄,充分掌握一系列心理问题,使心理护理更具目的性[2]。

1.3观察指标

依据SAS评分表(焦虑自评量表)和SDS评分表(抑郁自评量表),SAS评分表和SDS评分表中,测评内容主要分为20个条目,分值1~5分不等,满分100分,分值越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人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χ2检验;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行t检验,P<0.05时,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对比

两组护理前SAS评分和SDS评分相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护理后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表明实验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所示。

2.2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所示。

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空前发展,人们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这是现阶段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与日俱增的主要原因[3]。抑郁症作为一种十分常见的精神疾病,具有单次诱发或反复发作的特点,轻度抑郁症患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烦闷、枯燥等表现,中重度抑郁症患者情况较为严重,伴有思维迟缓、悲观厌世、意志下降及认知功能受损等表现。很多抑郁症患者平时不善交际、习惯独处,给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造成影响,甚至对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躯体疾病与抑郁症在临床医学上有着较为复杂的关联性,躯体疾病会降低患者机体组织功能,如对脑功能产生影响时,会引发脑组织紊乱,伴有其他严重性精神症状出现。另外,不同类型的躯体疾病,对抑郁症影响均有差异,比如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随着患者脑内组织受损,会降低递质功能,导致患者心理状况较差。因此,躯体疾病会加重患者抑郁情绪,既使躯体功能下降,又加重患者病重,表明对这类患者实施护理工作刻不容缓。对于躯体疾病抑郁症患者的护理,关键是要分析存在的心理因素,这类患者长期处于自我封闭,给健康的生活状态造成负面影响,常规护理忽视了心理疏导的重要作用,护理模式老套落后,无法与患者实际病情相结合,难以达到预想的护理效果;而心理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从患者自我病情出发,护理方案更具有个性化,彰显人本主义关怀,在临床护理上更具优越性,将“人本”理念渗透到护理流程中,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4]。本次研究中,实验组SAD评分、SDS评分护理后显著低于参照组,护理成果尤为显著,P<0.05。

结合躯体疾病抑郁症患者病情,以常规护理为根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了解患者心理因素,制定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心理疏导方案,采取“1对1”的沟通交流,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配合护理的依从性,对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蒋海潮,金凤仙.慢性躯体疾病对复发性抑郁症患者住院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师杂志,2021,23(03):425-427.

[2]吴玉梅.老年慢性躯体疾病与抑郁心理障碍的关系及护理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3):4829-4831.

[3]杜方,覃奋.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伴有躯体疾病抑郁症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3):110.

[4]秦萍,谢健芬,肖垚,陶丽丽.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伴有躯体疾病抑郁症患者的护理探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9,9(11):74-77.

猜你喜欢
心理护理护理效果
传染病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4:16:34
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放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4:06:22
创伤性骨折病人的心理干预护理研究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56:00
时间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在内分泌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51:17
儿科护理中对患儿家长心理护理的研究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27:31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在小儿中重度急性喉炎中治疗及护理效果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17:38
护理干预对异位妊娠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研究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1:34:25
饮食和心理辅导在肝胆护理中的综合应用探究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