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新红
摘 要: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习兴趣更加广泛,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积极尝试把印染艺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美术学习经验结合在一起,让印染艺术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美术课,让学生喜欢上美术课。
关键词:学习经验;兴趣;学段特点;课内外资源
初中生已经能够有意识地支配自己的兴趣,逐渐开始把学习兴趣和自己的前途、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教师要结合学生这一心理特点让美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课堂,逐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最有效的方法,通过美术教学活动特有的愉悦性和教师独特的教学智慧、机敏和别出心裁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我校以手工印染艺术为特色结合课程资源把校外资源与书本知识相结合,积极开发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一、结合学段特点
在中学我们开展了扎染的特色教学活动,学生在掌握了基本捆扎方法后,再学习用针缝的方法进行扎染,这个方法制作出来的图案更具像、更细致。教师从单层串缝、对折串缝、梅花串缝这些基本的方法中让学生体会扎染中线的特点,再由大梅花、十字花扎、佩兹利花的缝制了解扎染中较为精致的面的扎制。学会了这些方法,学生就可以设计简单的图案。
二、结合生活经验
艺术来源于生活,教师在教学时联系学生的生活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书包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必备品,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书包是独一无二的。在执教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第四单元“传递我们的心声”中第三课“我们的风采”时,我将本课的作业设计为制作一款实用美观的书包,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的书包,了解书包的功能、造型、用途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的设计欲望。对七年级的学生制作书包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让学生结合已有的印染知识适当地降低难度让学生制作一款图案精美的小手包、小钱包,使学生了解设计理念,提高设计意识,学会简单的设计方法。第一步:制版。制作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學生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如日常生活用品、花鸟鱼虫、风景建筑、中国民间吉祥纹样等图案,图案选好后在橡皮章上进行制版。第二步:印制图案。另外一组同学负责裁剪背包所用的布,根据包不同位置运用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图案的特点印制背带、包体上的图案。第三步:缝制。学生运用学到的凸版印染的方法,制作出一个个独特实用的小包。把美术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让美术走进学生的生活,不仅教师的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三、课内外资源的整合
中国传统印染艺术是民族文化积淀的结晶,艺术造型始终保持相对的传承性。在很久之前,我们的祖先就知道运用红色矿物质颜料。早在周代,人们已经用绘画的形式装饰服装面料,叫“画缋”。唐宋时期,手工印染工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日趋成熟,扎染、蜡染与夹染代替了手绘和凸版印染工艺而风靡一时。在学生中开展扎染艺术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扎染艺术的魅力,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我们将课外资源与课程进行整合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扎染作品。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了扎染的相关知识,还学会了基本的扎染技法,制作出图案精美的扎染作品。在执教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情趣浓郁 能工巧匠”中的第四课“扎染与蜡染”时,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用扎染的方法制作一件文化衫,教学时先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文化衫的主题、风格、色彩等设计要点,再把扎染技法融入文化衫的制作中。制作之前必须有一个预先的设计考虑使用者的爱好和要求,再根据面料的质地和大小设计图案的样式、布局安排及确定捆扎的方法。如用二方连续样式的图案适合装饰T恤衫的领口与袖口,可用简单的串缝针法缝制小梅花、菱形等图案,而T恤衫的主体——前胸、后背的部位,学生可根据对扎染技法掌握程度,选择捆扎的方法,捆扎时根据花型的大小确定捆扎的位置,捆线可以按从上到下,也可以按从下到上的顺序。线绳要捆得紧,捆扎太松染出的图案不清楚,色彩对比不强烈,缺少了扎染的韵味。线绳不要捆扎得太密,线绳太密染料不能很好地浸润,图案中缺少了花纹的变化。捆扎好后我们就可以进行染色,在染色时先将棉布放入清水中浸泡,这样色彩的过渡能更自然,染色完成后捞出棉布用清水洗去浮色拆掉捆扎的线,这样一件运用扎染方法制作的文化衫就诞生了。
教师在上课时关注学生兴趣,有意识地在美术课与学生生活之间搭建了一个平台,把美术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到一起,寓教于乐,使学生也因此喜欢上美术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