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探析

2021-07-26 13:44祝为平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解决方法影响因素

摘要:在出版行业,图书质量一直颇受关注,图书质量关系到一个出版社的生存和发展。本文根据目前出版社的实际情况,对影响图书质量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指出应以问题为导向,强化质量意识,提高编辑的业务能力,切实落实《图书质量标准体系》,强化编审校过程把控,以此保证图书的质量水平。

关键词:图书质量;影响因素;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7-0191-02

1997年6月26日,新闻出版署发布《图书质量保障体系》,2018年,中宣部颁布《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国家新闻出版署连续开展出版物质量专项年活动,提高了对图书质量的要求,为全面提高图书质量,对每年出版的图书品种也进行了压缩。而从出版单位的角度出发,其应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承担起时代赋予的神圣职责,努力出版精品力作,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影响图书质量的因素

图书质量主要包括内容质量、编校质量、装帧设计和印装质量。影响图书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就影响图书编校质量的几点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以供广大出版行业从业人员参考。

(一)出版流程的简化

目前出版单位基本上实行的都是企业化管理,有经济效益的考核要求,而图书出版有严格的流程,三审三校一通读是最基本的工作流程,每個工序都有明确的规范和要求,这些出版流程是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是保证图书质量的基本程序。然而,一些出版单位和编辑人员在经济利益和考核指标的压力下,为了加快出版进度,简化出版流程或者将几个流程合并,虽然加快了出版进度,但给图书质量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二)忽视专业能力

编辑又被称为“杂家”,这意味着编辑需要有广阔的知识面,对各方面的知识都要有所了解。这要求编辑有过硬的专业能力,具有专业能力的编辑人员,往往能更加准确地发现问题,更好地处理或解决疑问,其对图书质量的把控能力也更强。

目前,出版社不同专业编辑混用的现象比较普遍,同一个编辑既要审校天文、历史、地理类题材,又要编辑加工法律、经管类图书,有时还会被要求编校建筑、机械、教材类书稿,学文科的编辑审校专业性较强的、科技图书,学工科的校改文史哲等专业稿件的现象比较普遍。责任编辑与所编辑的图书的专业关联度不高甚至差异较大,会对稿件的专业性问题缺乏足够的判断,就容易出现迁就作者或迷信权威的现象[1],可能不能敏锐地捕捉到书稿中出现的错误,难以发现和解决问题。有些出版社甚至由于编辑人员不足,聘用一些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没有责任编辑资质的人员担任责任编辑,忽视专业能力在图书编辑过程中的作用,这种情况下图书质量可想而知。

(三)特稿急稿现象

特稿急稿是指甲方有特殊目的或紧急用途的书稿,如为了某个庆典、会议或者出版单位为了完成考核指标而加急出版的图书。这类图书过了限定日期,出版意义和出版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所以会有硬性的时间要求。特稿急稿的出现反映了时代需求,是出版工作为反映当前时代和社会特征遇到的必然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要求的出版周期较短,时间紧迫,在编辑人员不足、审校能力欠缺的情况下,出现图书质量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资源分配不均衡

每个编辑的个人能力和编辑特点有所不同,有些编辑策划能力强而编审加工能力较弱,而有些编辑的强项就是编辑加工,组稿策划能力相对较弱。策划能力强的编辑书稿资源相对丰富一些,这类编辑手里往往有不少质量好、效益高的书稿,他们不愿轻易转给其他编辑,但是个人编辑能力又限制了其编稿进度。另外,领导在分配任务尤其是重点书稿的编辑工作时,往往会倾向于将其分配给编辑能力强、审稿快的编辑,他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图书质量和出版进度。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书稿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稿件在部分编辑手里积压,这会严重影响出版进度,而在甲方或领导催促下难免会存在质量隐患。

部分出版社全年出版进度并不均衡,年初工作安排少,节奏较慢,而随着时间推移,越靠近年底工作压力越大,节奏越快,书稿复审、终审及印前审读的工作压力陡增。而年末由于时间紧迫,审稿工作量大,难免会产生工作疏漏,工作量、人员、时间等调配不均衡都会直接影响图书质量。

二、提高图书质量的方法

图书有别于一般性商品,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图书一旦出现质量问题,给读者和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也是双方面的。出版单位作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要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质量管控,唯有如此才能出版更多优秀的作品。

大多数出版单位都会遇到上述影响图书质量的因素,针对以上影响因素,可以以下几项措施提高图书质量。

(一)强化质量意识

国家新闻出版署为总体把控出书品种和质量,出台了书号限制的措施,图书质量检查也趋于严格。这些措施表现了国家对图书的出版质量的重视,表明了国家革除图书市场同质化严重、抄袭、跟风炒作等出版乱象的决心,这些出版乱象从内容和编校两方面严重影响了图书的质量。推动精品力作的出版需要加强出版单位的质量意识。据统计,2018年全国出版新书247108种,与上年相比,出版品种降低3.14%;重印图书有274142种,总印册数达57.74亿册,与上年相比增加5.74%,总印数增加7.18%,重印图书品种与印数都呈增长趋势[2]。

面对出版行业发展的新情况、新态势,出版社应积极引导鼓励编辑,努力打造精品力作,加强责任编辑责任观念,强化编辑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

如今出版社都有质量检验部门,除规定的审校流程外,一般还会有印前审读环节对图书质量做最后的把关。在这一环节,应强化质量问题信息反馈的作用,以问题为导向,对于印前审读环节发现的质量问题尤其是系统性问题,应向前面各工序追查,找出问题原因并敦促编辑解决,从制度流程上进一步强化编辑人员的质量意识,确保图书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的稳步提升。

(二)持续提高编辑人员的业务素质

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新技术新理念不断升级换代,大数据、云计算、融媒体、网络传播等概念已经深刻地融入了现在的出版行业。编辑必须不断学习,努力提高业务素质,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目前,国家新闻出版署对出版单位的图书编辑有明确要求,提出每年必须参加72学时的业务培训学习考核合格才能继续担任责任编辑。这是新闻出版署为促进出版行业可持续发展、保证图书质量对出版社编辑人员提出的一项硬性要求。除按要求保质保量参加学习培训之外,各个出版单位还应针对本单位特点或实际工作要求,通过讲座、研讨会、业务交流等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质量专题会,进行针对性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编辑人员的专业水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出版单位还应为编辑人员不定期地更新配置各种编校规范、词典、标准、手册等工具书,组织编辑人员学习与出版相关的最新的时事、政策、制度、规范,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这也是提高图书编校质量的必要条件。

(三)强化流程制度管理

制度建设和流程管理是图书质量的基本保障。仔细跟踪每一册质量不合格的图书,可以发现其中必然存在没有严格遵守流程制度的情况。为保证图书质量,新闻出版署先后颁发了《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出版管理条例》《图书质量保证体系》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了多次修订,以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确保图书的出版质量。

能力再强的编辑也不能保证在编辑过程中不出现错误,编辑出错是无法避免的客观事实,因此需要有一个完善的制度流程弥补个人的系统性失误和偶发性疏漏。出版业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了保证图书质量的三审三校一通读制度,每次审校都由不同的编辑完成,通过互相审查,可以最大限度地弥补编辑过程中的系统性错误和偶发性疏忽。只有在制度层面严格要求,强化流程管理,相互监督,才能避免审校环节的疏漏,确保图书达到质量要求。

(四)科学统筹协调编辑资源

影响图书编校质量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因就是对书稿投入的编辑人力和时间不足,出版单位没有给予编辑人员充分的时间对书稿进行编辑加工。在开展工作时,应该从总体考虑编辑人员、三审人员、校对人员、质检人员时间及工作量的合理分配协调,领导不能跨过编辑部门直接给编辑人员安排工作,编辑部门应经常梳理各个编辑的工作进度、工作量,做到动态协调,避免在某个编辑手里积压过多的书稿,要根据实际工作量及时间进度定期或临时性地借助外部编辑力量弥补出版社编辑人员短缺的问题。目前出版行业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资深离退休编辑人员,他们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适当延请这些社外编辑人员补充编辑力量,可以节省大量时间,进而提高出版进度和图书质量。

三、结语

任何事情都是需要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完成的,要想把事情做好,就要围绕人和方法采取措施。为了提升图书质量,要从主客观方面上分析影响图书出版的因素。主观上,出版社领导及编辑要强化质量意识、精品意识,推进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提高编辑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使之适应新时代对编辑的要求;客观上,要严格遵循编辑工作的规范流程,严格执行“编审校”等规章制度,切实落实《图书质量保证体系》。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图书的质量,从而出版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參考文献:

[1] 范静泊.编辑加工稿件必须突破的“瓶颈”[J].科技与出版,2014(2):46.

[2] 国家新闻出版署. 2018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08-29.

作者简介:祝为平(1963—),男,北京人,本科,副编审,研究方向:图书出版。

猜你喜欢
解决方法影响因素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村移动网络覆盖探讨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针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