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再林
胃肠息肉指的是黏膜在胃肠道隆起局限性增生而产生的肿物。根据病變部位,胃肠息肉可分为小肠息肉和胃息肉、结直肠息肉和十二指肠息肉等,其中主要发病部位当属结直肠。由于大部分患者病患缺乏对胃肠息肉的认知,不知其是如何长出来的,从而能影响对预防和治疗工作的开展。那么,胃肠息肉是怎么长出来的?对于预防及治疗工作如何开展?现做介绍如下。
1胃肠息肉的生长原因
1.1胃息肉
1.1.1胆汁反流:十二指肠液内包括胰酶、胆酸等成分,当其反流至胃内后,易导致胃黏膜受损,而且还会提高胃黏膜炎症性增生发生率,诱发胃息肉发生。而且,反流液过量也易提高胃内PH值,造成胃泌素增生,引发增生性息肉发生。
1.1.2吸烟:胃息肉的发生和吸烟具有一定相关性,可能是因吸烟能使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发生率增加所致,另外,烟雾烟草内所含致癌物质量较多,通过与DNA结合能产生加合物,对细胞复制进行干扰,使DNA修复受影响,而且还会导致胃黏膜出现基因改变,且无法逆转,诱发息肉出现。
1.1.3抑酸药:抑酸药物的长时间应用易诱发高胃泌素血症发生,加快胃腺体囊状扩张,易引发胃息肉发生。另外,抑酸药物的应用也容易导致胃底腺息肉的发生,研究证实,部分患者对抑酸药物终止应用后,胃底腺息肉消失。
1.1.4饮酒:饮酒过量易使胃黏膜受损,提高慢性为发生率,增加细菌繁殖,对亚硝胺类致癌物质的合成有促进作用,进而导致胃息肉发生率提高。
1.2肠息肉
1.2.1高脂饮食:高脂饮食对胆汁分泌有促进作用,在肠道菌丛作用下,胆汁能转变为次级胆酸,此物质对结肠隐窝上皮细胞起到细胞毒作用,易损害不可修复的细胞DNA,而这些细胞则易转化为息肉。
1.2.2摄入果蔬量少:果蔬中所含有益物质量较大,如食物纤维、叶酸等。其中,叶酸能对DNA稳定性予以保持,如果人体内缺乏叶酸,则以引发肠道息肉发生。此外,食物纤维无法被降解,增加粪便量,对肠道内致癌物稀释,加快致癌物从体内排出;若能对危害肠道的胆汁酸盐吸附,食物纤维摄入缺乏,则会影响排泄有害物质。
1.2.3肠道病症: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病症均容易诱发肠道炎症发生,易导致肠道黏膜增生过度,从而诱发息肉。
1.2.4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钙离子通过结合脂质能产生不溶性钙皂,能对胆汁与脂肪酸予以抑制起到保护肠道上皮作用;硒能对细胞增殖予以抑制,抑制促瘤因素的作用;抗氧化维生素能对自由基反应有效抑制,避免损伤DNA氧化剂,能对肠道黏膜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2对胃肠息肉的预防及治疗
2.1治疗胃肠息肉手术疗法是目前临床治疗胃肠息肉的常用方法,以高频电凝切除术的应用最为常见。此疗法的开展是通过高频电流,使与圈套接触的组织产生高热,从而将其烧灼切断,把息肉快速并完整切除后对其进行止血处理。该治疗方法的应用不仅具有无痛和手术价格便宜等优势,而且术式操作便捷,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能对整个息肉的病理检查结果获取。除此之外,治疗胃肠息肉病症的方法还包括分期批摘除法和冷冻疗法、激光治疗和高频电灼、活检钳除法和注射摘除等。
另外,经手术治疗后,还要叮嘱患者对饮食方面加以注意,①根据息肉大小情况,对禁食时间慎重决定;并嘱咐患者术后饮食应结合患者机体情况逐渐过渡,即全流食物、半流食物、软食、普食。进食流质食物时尽量以营养丰富食物为主,少食多餐,3至5餐/天。在术后1周内禁止吃粗糙食物,保持大便畅通;于2周内严禁仰卧起坐、跑步和爬山等剧烈运动。②饮食原则:食物的选择尽量呈液性,无刺激性,禁止食用过甜、易引发胀气的食物,建议患者餐后在床上平躺20至30分钟。③配菜和主食尽量选择有丰富营养的食物,禁止进食油煎、生冷食物,多吃易消化食物,叮嘱患者吃东西时应细嚼慢咽,禁止进食高脂肪食物,对维生素与铁剂的补充加以注意,保证膳食规律,戒烟酒。
2.2预防胃肠息肉的“六要”
2.2.1要根除:无论何种类型、任何部位,或是息肉的大小,都要将其尽可能地根除,将后患免去,防止出现病症复发情况。
2.2.2要主动:对于中老年者,尤其是年龄不低于40岁的人群,建议不论是否伴有病症,都需要到医院主动做一次胃肠镜检查。
2.2.3对胃肠道外异常情况加以注意:一些类型的息肉多存在胃肠道异常情况,包括皮肤软组织肿瘤、骨骼肿瘤和神经系统肿瘤,卵巢、肺、乳腺肿瘤,影响牙齿正常发育,或是皮肤、嘴唇出现色素沉着、紫纹等情况。
2.2.4病理检查的开展:只有开展病理检查方能对息肉良恶性情况最终确定。
2.2.5患者家属加以注意:部分类型的胃肠道息肉病症有显著遗传倾向,如果家属被确诊是遗传倾向息肉病症,则建议主动到医院检查,以便及早发现病情,早治疗。
2.2.6复查:若患者的病症类型为良性,建议根除后6个月至1年时段进行胃肠镜检查,若未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可在2至5年后再次进行1次复查。
总之,通过简单介绍胃肠息肉病症相关知识,能加深患者对胃肠息肉的掌握,从而能进一步开展病症治疗,同时还能使患者知晓胃肠息肉的预防方法,从而能降低胃肠息肉发生。希望此次阐述能给患有胃肠息肉病症的患者带来一定的帮助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