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2021-07-26 02:02屈艳红
婚育与健康 2021年6期
关键词:管理质量护理风险管理

屈艳红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ICU;护理差错;管理质量

ICU病房是各类危重症患者集中收治的重要场所,也是医院的高风险科室,患者常因担心病情预后而伴有各种负性情绪,加之与家属之间的沟通被隔断,常出现护理配合度低、误解医护人员的行为等而引发护理投诉[1]。因此在ICU护理中稍有不慎则易发生护理风险,影响护理管理质量。风险管理是指全面鉴别、分析并衡量各类护理风险并实施相应的处理措施以确保患者安全,降低护理投诉[2]。本研究收集我院ICU病房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现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ICU病房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就诊顺序均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65岁~92岁,平均年龄(81.02±5.61)岁;疾病类型:脑出血8例,复合伤10例,呼吸衰竭14例,其他13例;研究组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66岁~93岁,平均年龄(81.64±5.78)岁;疾病类型:脑出血8例,复合伤9例,呼吸衰竭15例,其他5例。兩组患者在上述基本资料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包括确保ICU温湿度适宜、监测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压疮、遵医嘱用药等。

1.2.2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具体为:

(1)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小组成员由护士长以及负责药疗、质控员、消毒隔离、仪器监护的责任人组成,明确各责任人的工作职责,每月开展1次小组会议,分析ICU护理管理中各环节可能出现的差错及风险事件,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2)强化教育与操作技能:每月定期安排ICU护理培训,强化风险护理知识及操作技能培训,分析护理流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提高护理人员风险识别能力及责任意识;(3)落实护理责任制:增加查房频次,交班前详细检查各床位患者病情变化并记录,交接班时于下一班护士做好交接并确认签字;(4)建立奖惩制度:定期评价护理工作,对各方面工作突出者给予嘉奖,对出现护理差错者给予通报批评或惩罚,并将日常护理工作表现与绩效挂钩,以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差错率、护理风险率及患者投诉率,并采用护理管理质量测评量表从业务熟练程度、责任心、服务态度、应急能力、沟通能力方面评价两组护理管理质量,满分均为100分。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干预效果

研究组护理差错率、护理风险率及患者投诉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护理管理质量

研究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 讨论

ICU病房患者病情危重,预后差,其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远高于其他科室,另外ICU护理工作繁重,常存在诸多风险因素,因此护理人员不仅需具备较高的风险识别意识及专业技能,还需具备较高的责任意识及应急事件处理能力,预防护理差错,保证患者自身安全[3]。护理风险管理是指从根源上杜绝隐患,以全面防控临床风险为根本宗旨,通过风险识别、预防风险事件、强化护理人员教育与操作技能、落实护理责任制、建立奖惩制度等管理活动降低各类风险事件发生率,避免医疗差错的发生,提高护理管理质量[4]。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护理差错率、护理风险率及患者投诉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护理差错及护理风险,提高ICU管理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管理质量护理风险管理
浅析提高高校档案过程管理质量的思考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质量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关于提升幼儿园后勤管理工作质量的策略思考
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皮肤损伤的影响
论提高小学学校管理质量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