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燕
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以及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的发展。项目化学习具有“真实的驱动性问题”“在情境中对问题展开探究”“用项目化小组的方式学习”“运用各种工具和资源促进问题解决”等特征,是优化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笔者以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为例,探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项目化实施。
一、问题驱动,调动学习资源的多元融合
项目化学习中的驱动性问题设计遵循激发学习者的注意力、使其主动投入项目探索的原则。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能够提供给学习者多向度的探索空间,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学习动力,为持续思考、自我探究指明方向。
(一)整体把握,聚焦核心活动
本册教材在小学语文课本的最后一单元安排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从“活动建议”与“阅读材料”两方面提供了学习资源,有利于学生直面真实问题开展探究。本次综合性学习的主要成果展示即“制作成长纪念册”“举办毕业联欢会”,而成长纪念册可在毕业联欢会上展示,因此本次综合性学习的核心活动即“举办毕业联欢会”。
(二)问题驱动,融合相关资源
教师可借助驱动性问题“如何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毕业联欢会”,引导学生对课本资料、个人生活资料、联欢会相关资料进行统整和管理,其中策划联欢会、写策划书涉及到问题的创见、决策等认知的参与,远远不是学生仅凭课本提供的资料所能完成的。项目化实施能让问题驱动课本、生活、网络等资源多元融合,为综合性学习与深入探究奠定基础。
二、量规贯穿,引发学习主体的积极调控
量规是项目化学习中应用较广泛的评价工具,一个好的量规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好的表现、成果并对照自己和同伴的行为开展自我反思,引导其更深层次的探索、创造与合作。
(一)注重自主学习
综合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笔者在设计“制作成长纪念册”评价量规时,从个体在学习中不断自我调控的角度出发,注重体现语文学科知识的指引功能,将美术、音乐、信息技术等融合应用于探究中,同时关注他人评价,促进个体反思与修订。
(二)推动合作学习
新课标指出,“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涉及分工、计划的制定与执行、过程的探讨与推进、成果的决策与修订等系列活动,适切的评价有助于教师对合作学习开展积极调控,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在“举办毕业联欢会”的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组成会场布置组、主持与串词撰写组、秩序维持组、道具組、活动报道组、节目组等多个学习团队,从社会性实践、调控性实践与探究性实践的角度设计评价量规。不管是个体学习的指引,还是合作学习的组织,评价量规都能发挥一定的调控与指导作用,但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亦要加强对各环节的指导,在学生困惑之处加以点拨或指引。
三、展示成果,促进学习过程的真实深入
学生在项目化学习中的学习质量如何,在最后的学习成果中会有所体现,这也是驱动性问题的指向。
(一)学生自主选择成果的呈现方式
在综合性学习的项目化实施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用不同的方法和成果来回应驱动性问题,此举可包容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差异,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难忘小学生活”毕业联欢会活动既需要学生对整个流程进行创造性设计,又需要学生对节目表演做统筹规划,还需要有主持能力的学生担任主持人,不同兴趣、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可组成多个合作小组开展学习与探究。“成长纪念册”“毕业赠言”等个人成果以及联欢会中各环节的成果,均与开展联欢会团队成果之间形成密切关联,确保了学习过程的连续与深入(见表1)。
(二)学生在展示学习成果的过程中深度学习
公开展示自己的作品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也可以让学生在展示中回顾项目历程,促进反思,让所学知识变得可视和易于讨论。“难忘小学生活”综合性学习围绕驱动性问题“如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毕业联欢会”展开,使成果展示不只停留在表面。在这一过程中,大到会场布置是否美观而有创意、活动流程是否能顺利衔接、节目的排练与呈现方式是否新颖,小到道具、服装、背景、音响、邀请哪些嘉宾及座位如何安排,学生会遇到一个又一个问题,会在解决问题中走向深入学习阶段,知识的综合运用、策划、组织与协调能力都会在这样的公开展示中得到迅猛提升。
(责任编辑: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