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OBE理念的《Linux程序设计》课程重构

2021-07-25 09:29尹明杨李宏然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年16期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尹明杨 李宏然

摘要:工程教育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质量持续改进”,其根本是通过采用 OBE(outcome based on education)理念对教学的内容、过程及方法等进行解析,定位缺失,持续改进,最终保证人才培养质量。《Linux程序设计》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尝试通过OBE理念对整个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和持续改进等方面进行重构,形成对毕业要求达成度支撑。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毕业要求;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16-0154-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1 背景

为保障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教育部推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提出“五位一體”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即自我评估、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以及状态数据的常态监测。其中,专业认证作为中心环节,成为“专业必须通过评价证明所培养的毕业生达到毕业要求”核心任务。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也在积极探索和构建以培养目标为导向、毕业要求为目标、课程体系为支撑的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体系。本文从一位普通专业任课教师的视角出发,以《Linux程序设计》课程为案例,探讨了如何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构建课程内容、方法、考核、评价及持续改进等方面内容,以期达到提升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的目的。

2 课程简介

Linux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科研、生产平台,广泛地应用于服务器、手持移动设备终端、物联网等多个工作场景。参与《Linux程序设计》课程学习的学生应具备能正确应用C语言基础语法、理解操作系统基本概念与原理、可通过典型数据结构及算法实现简单工程应用等基本能力,初步具备模块化编程思想。课程学时分配16学时(理论)/16学时(课内实验),涉及Linux编程基础、文件、进程控制、进程间通信、线程和网络,系统介绍Linux常用工具、编程接口及设计思想,核心学习成果包括:

(1)掌握Linux环境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具备编辑、编译、调试、部署等方面的基本工程技能;

(2)理解Linux设计思想,掌握核心概念、原理及实现模型,并能在实际工程设计开发过程中合理应用;

(3)能够对工程应用中的复杂问题进行抽象,通过科学方法,分析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合理性和局限性,对产生实验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和解释。

该课程在整个培养体系中,所需承担的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二级分解指标体系映射关系如表1所示。

3 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组织取舍上,除突出基础知识、基本工具和基本技能外,还按以下两个标准对内容进行甄选:

(1)按工程解决实际问题思路展开,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使之能够达到综合应用水平,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如图1所示,以“Socket网络编程”单元为例。在讲解单客户端流式套接字服务器设计实现后,深入分析网络通信场景中可能出现的错误,采用合理技术手段对异常情况处理;针对多客户端同时连接服务器需求,综合进程、线程等模块知识,对服务器进行改进,并与Select等多路复用机制对比,分析各自的优缺点。

(2)立足专业培养目标,以毕业要求分解矩阵为经纬,依托Linux平台进行拓展,对后继课程实现支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后继培养方向较多,如大数据分析与处理、物联网等。课程提供拓展模块,对大数据分析与处理方向提供Python、数据库,如MySQL、redis、MongoDB等方面内容;对物联网方向提供QT、设备驱动程序开发方面的扩展。

重构后的教学内容如表2所示。

4 教学组织

课程教学方法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下教学包括课内、课外两部分:课内教学主要通过教师使用典型案例串讲相关主题知识点。通过案例迭代,不断引入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知识传授与工程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课外教学以学生为主,完成教学附录中提供课外实践知识拓展,完成开放性大作业,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保证教学效果,线上教学提供相应视频,讲解所学内容中的重难点知识、发布课内教学案例、开放大作业的实现思路等内容。另外,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学科竞赛、“第二课堂”,各类创新创业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机会,应用课程所学内容,解决实际生产实践问题。通过教师示范,线上线下配合,使学生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一般性过程,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工程能力,实现过程化考核。

5 考核与评价

课程过程考核包括8次实验和3次平时作业,依次为实验1:Linux常用工具、实验2:文件I/O操作、实验3:文件属性及目录操作、实验4:进程管理、实验5:进程间通信(一)、实验6:进程间通信(二)、实验7:线程控制与同步、实验8:流式套接字编程、平时作业1:MyShell(BASH模拟实现)、平时作业2:MultithreadCp(多线程文件拷贝)、平时作业3:concurrentServ(并发服务器)。期末考核时学生可自由选题,提交设计报告和实现源码,并在报文中需明确指标点3-3,4-2及5-1所涉及内容。课程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各占总成绩50%,其具体比例划分如表3所示。

6 结束语

《Linux程序设计》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转变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学到什么,实现了从课程内容,到教学实施,再到课程考核评价,最后落脚于持久改进。通过课程的达成度评价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持续改进教学过程,最终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4(17):7-10.

[2] 崔国庭,张仲欣,任广跃.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基于2015版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6):72-74.

[3] 包斌,吴文惠,张朝燕,等.课程教学基础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的建立——以“专业英语”课程为例[J].大学教育,2014(16):53-55.

[4] 乐云,郑弦,马亮.《华盛顿协议》对我国工程管理专业评估的启示[J].高等建筑教育,2015,24(5):22-27.

[5] 欧红香,葛秀坤,邢志祥.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体系探究——以安全工程专业认证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10):4-5.

【通联编辑:代影】

猜你喜欢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弹性力学教改实践探讨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的专业应用能力实践教学研究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光电专业物理光学教学探讨
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网络m程专业培养方案探索
信息类专业硬件基础实践的项目沉浸式教学模式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的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修订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建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