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理工学院 祝振华
地方治理关系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地方治理情境特征要求必须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地方治理能力。那么,在地方治理应该包括哪些能力呢?如何评价治理能力?对于这些问题,目前鲜有学者进行系统研究。
基于上述背景和问题,本研究以S地方治理能力为研究对象,运用政府治理理论、情境感知理论和惯例理论,按照“国内外前沿理论研究→定量研究→策略与政策”的研究范式,探讨S地区地方治理能力的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研究能力构建和提升策略,为S地区地方治理能力提升提供理论指导,促进其由“目标治理”向“能力治理”转变。
地方治理能力评价从资源评价视角,从教育、科技、文化、行政效率、人力资源状况等方面多个角度分析了政府治理能力,(彭国甫,2004;李文彬,2015)。地方治理能力提升主要包括三方面:(1)善治理论视角,以求在中国环境下实现善治(俞可平,2015),(2)手段整合视角,利用电子政务、政府云平台和大数据管理方法(张玲,2015;赵豫生等,2020)。(3)精准治理视角,拓展社会治理参与渠道等多种手段实现靶向治理(吴新叶,2016;刘成良,2020),提升地方治理能力。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2015-2020年的《S地区统计年鉴》,借鉴国内外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选取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社会稳定、公共服务及环境保护五项指标,采用了变异系数法对S地区政府治理能力评价体系中的指标做了权重计算分析,在此基础上,对S地区治理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如表1所示。
表1 S地区治理能力指标权重
(1)经济发展能力方面:经济发展所占的权重为第二位,为0.307647,其中所占比例最高指标为财政收入增长率和人均GDP增长率,为0.125044和0.121611,这表明,政府将更多的关注度放在了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及GDP增长率方面。
(2)社会保障能力方面:社会保障能力的权重为0.132164,所占比重较少,从数据可以看出政府应加大社会保障方面支出,同时应扩大社保涉及的人群,不仅有利于保障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有益于社会的稳定与健康。
(3)社会稳定能力方面:社会稳定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占0.478240,占整个指标体系近一半比重,可见,政府在社会稳定所做努力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颇见成效。公安机关受理查处治安案件下降率和农村从业人数增长率占比分别为0.215068和0.217305属于可控范围。
(4)公共服务能力方面:公共服务权重占比0.027721,在公共服务指标中,虽然科技与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最高,但在整个财政支出中,比重仍然较低。
(5)环境保护能力方面:环保支出占比0.054228,显然,政府在环保方面的努力相对于其他方面的指标仍然较弱。其中最低权重指标为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012162。
一是经济发展能力方面:通过对S地区政府经济发展能力方面的各项指标进行计算评估可以发现:近五年来的GDP增速及人均GDP增长率并不稳定,因而政府经济发展并非是持续稳定增长。其财政收入结构不合理,自给率较低。二是社会保障能力方面:虽然社会保障中各项指标数据均不弱,但整体指标权重过低,地方政府在社会保障层面的关注与努力不够。在社会保障方面的资金投入较少,对人力资源高效配置的调节会造成影响,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增进社会公平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阻碍。三是社会稳定能力方面:从指标权重中可以发现,社会稳定指标权重最高,对于优化加强S地区政府的社会稳定能力,提高S地区经济发展能力,挖掘S地区经济发展潜力有极具其重要的意义。四是公共服务能力方面:公共服务能力所占的权重最低,说明S地区对于公共服务的方面有所忽视,相应的权利得不到保障,不利于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五是环境保护能力方面:S地区近几年对于环境保护的治理投入相对减少。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用率与垃圾无害化处理方面,地方政府还应多作努力,使自然环境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力。
(1)发展地区经济,建设产业化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特色林果和畜牧业产品深加工,积极培育发展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园,积极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加强信息治理能力。
(2)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城乡一体化社保体系建设。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立共享机制;通过税费减免、政策性金融服务等优惠政策,促使中小企业总量和就业岗位持续增加。
(3)巩固社会稳定,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及时改进、完善制度上的漏洞。增强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巩固扶贫工作。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升防灾减灾救灾、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和综合救援能力。
(4)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引入第三方参与公共服务供给,以便能更加全面地为社会提供兼备差异化和个性化的公共服务,提高服务的质量。增强服务意识,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开发与节约并举,促进第三产业、绿色产业发展,增强环境保护的宣传,表彰积极参与环保的典型个人及企业,加大违法处罚力度,健全群众监督体制。坚持绿色发展,持续实施天然林、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