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融入职业生涯规划

2021-07-23 02:46孙智会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12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工匠工匠精神

孙智会

奋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现今我们提出弘扬工匠精神就是要修补中国在早期工业文明时的缺失。在现代工业文明的重塑中,举起工匠精神的旗帜,就是营造社会氛围、累积心理沉淀、提升实业精髓,为工匠精神的崛起夯实基础。现代企业的文化和理念已不再一味追求大而全,而更注重特而精、特而优,这就无形中形成对工匠精神的呼唤。提倡工匠精神也必将成为我们社会的自我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要弘扬“工匠精神”。当前中职学校需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

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课程改革,着力提升课程的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和指导性,建立对接紧密、动态调整、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职思政课的课程改革已经在路上。

职一年级新生入学后的第一门思政课是《职业生涯规划》。此课程依据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精种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的阐释,是教师为中职学生播种梦想、点燃梦想的“抓手”,任务是引导中职学生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是实施“职业生涯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我的梦.中国梦”教育的主要渠道。

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教材要有整体把握,正确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是职业生涯教育的载体,《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实施职业生涯教育主渠道其主线是“我的梦·中国梦”,其辅线是终身学习,其灵魂是科学发展观,其主体是以职业观念、职业理想为重点的职业生涯教育,其起始点是引导学生关注未来、关注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其着力点是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梦与中国梦融为一体,其落脚点是引导中职学生自觉提升职业素养,为就业、创业做好准备。充分认识到中职教育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等重大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认真贯彻教育部的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广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通过阅读教材中的名人故事,欣赏伟人的成长足迹,感受身边时代楷模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平时要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尤其强调: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职业素养的升华。深刻理解以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作风严谨,敬业守信,继承传统,勇于创新为特征的工匠精神内涵。工匠精神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是中国制造前行的精神源泉、是员工个人成长的道德指引。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竭动力。让学生深刻领会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深刻领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励志刻苦学习,积极投身实践,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发展好而努力奋斗。

在课程进行到职业道德基本内容——爱岗敬业的学习时,本着“三贴近”原则,在课上就选取了我们身边的时代楷模电力一线工人张黎明的案例。张黎明扎根电力抢修一线30多年,在长期抢修实践中,他巡线8万多公里,亲手绘制线路图1500余张,梳理分析上万个事故隐患,累计完成故障抢修两万余次,练就了电力运维抢修的绝活;张黎明总结分析了上万个故障,形成50多个案例,编成《黎明急修工作案例库》,同时将其中常用的11个抢修小经验、8大抢修技巧、9个经典案例印成《抢修百宝书》,使电力抢修更及时、更高效。

通过阅读张黎明的故事,学生们已经领会到了他在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敬业是从业者基于对职业的敬畏和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认认真真、尽职尽责的职业精神状态;是从业者凝神聚力、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职业品质;是内心笃定而着眼于细节的耐心、执着、坚持的精神,这是一切“大国工匠”所必须具备的精神特质即“工匠精神”。它还包括着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创新内蕴。

通过学习张黎明案例,让学生们认识到张黎明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从技校毕业生到技能专家,从普通工人到全国劳模,是“点亮万家的蓝领工匠”。他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重要思想,谱写了新时代的劳动者之歌。他的成长经历充分体现了爱岗敬业的含义,也是对工匠精神的生动诠释。他勇于创新,先后实现技术革新400余项,20多项填补电力行业空白,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的杰出代表。执着专注、作风严谨、精益求精、敬业守信、推陈出新等优良品质都在他身上得以充分体现,他就是我们身边普通岗位上的大国工匠。这样的身边时代楷模会对学生产生极大感染力,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共情,达到让学生给自己定目标,自觉发奋努力成为榜样人物。这样我们的教学目标也就随之实现了。

现在我们正面临着世界前所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也走上了发展快速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中国智造:从模仿到创新、从制造到创造、从贴牌到创牌、从跟跑到领跑,中国制造已经成功转型为中国智造。中国品牌日新月异,不断树立新口碑、新形象,不断向世界讲述中国品牌的故事,释放中国品牌的魅力。国家发展需要大量的新时代的大国工匠。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这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思政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做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幫助学生勇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以“工匠精神”投入到工作岗位上书写美好的新时代。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工匠工匠精神
90后大工匠
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光影视界
工匠神形
“奔五”的凯莉·米洛:从邻家女孩到流行歌手
致敬!老工匠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Kobe Bryant beats Michael Jordan’s career poi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