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发挥比较优势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新作为

2021-07-23 02:45王辰
中国经贸导刊 2021年18期
关键词:滨州市格局消费

王辰

2020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个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既要深刻认识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推动地方高质量发展的原则要求,又要准确把握本地区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的比较优势,走出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要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思路。

一、准确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核心要义和深刻内涵

(一)国内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过去,我们从需求的角度讲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净出口,近年来(自2014年起)实际上已经变为消费、投资、净出口,国内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比如2019年,最终消费、资本形成、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7.8%、31.2%和11.0%,分别拉动经济增长3.5、1.9和0.7个百分点。2020年情况比较特殊,从全年来看,消费受疫情影响更加明显,消费、投资、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分别为-0.5、2.2和0.7个百分点,但是从第四季度看,三者对经济的拉动分别为2.6、2.5和1.4个百分点,季度GDP增长6.5%,为全年最高,呈现明显的恢复增长态势,可见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凸显。

(二)国际贸易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强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排外主义、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国际格局发生深刻复杂调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也使产业链供应链出现本地化、分散化趋势。进出口受制于国外需求和供给链,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进出口受国际环境掣肘的因素太多,因此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必然要求。

(三)依靠投资拉动面临多重制约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基础设施、民生、科技创新体系和防灾备灾体系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投资空间。但同时要看到,过度依靠政府大规模投资刺激经济的方式容易带来通胀压力,特别是去年以来政府债券规模已经超过了2009年的4万亿。仅专项债券和抗疫特别国债就超过了4.6万亿,而且部分项目由于准备不充分,甚至出现专项债资金花不出去的情况。

(四)超大规模单一市场的天然优势

我国有14亿人口,有世界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是全球最大最有潜力最具成長性的消费市场。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趋势,消费水平和品质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居民消费升级同科技、生产方式紧密结合,蕴含着巨大的增长空间。因此,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优势,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滨州市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比较优势

(一)提升传统产业,为全市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夯实基础

长期以来,滨州市形成了一批配套完整、技术先进、充满活力、独具特色的优势产业,比如以魏桥创业、渤海活塞、盟威戴卡、创新金属等为代表的铝产业,以京博集团、滨化集团、鲁北集团、中海沥青为代表的化工产业,以魏桥纺织、华纺股份、愉悦家纺、亚光家纺为代表的纺织业,以香驰粮油、渤海油脂、中裕食品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业。这些产业尽管以传统产业为主,但传统产业绝对不是生产落后淘汰的产品,相反,很多产品都属于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产业的显著特点:一是规模大,铝产业集群是世界上最大的,魏桥纺织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棉纺织企业,2020年以上产业营业收入达到459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62%。二是创新能力强,铝产业集群拥有国家级技术平台3家、省级技术平台15家,被列为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全省重点支柱产业集群。纺织行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亚光、华纺)、“‘国家认可实验室认定(CNAS)”1所(亚光),国家级质检中心1个(国家生态纺织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滨州实验室),国家家用纺织品检测中心1个(华纺)。三是产业链完整,铝产业拥有“铝矿石—原铝—铝型材—深加工制品”上下游配套完整的产业链条,魏桥创业在印尼投资建设了年产200万吨氧化铝的生产线,在几内亚开发了储量22亿吨的高品质铝土矿,可满足未来70年发展需求。化工行业形成了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精细化工、无机化工和化工新材料相互配套的产业体系,产品涵盖200多个品种,具备了产业链向高端延伸的良好基础。纺织业拥有棉纺、染整、家纺、地毯、服装服饰、化纤等门类齐全的完整产业体系,形成了长江以北唯一超千亿级纺织产业集群,产品种类丰富,涵盖了化纤、纺纱、织造、印染、家纺和产业用等主要产品。这些支柱产业既是滨州市经济发展行稳致远的“压舱石”,也是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最大底气。

同时也要看到,滨州市经济还存在“结构偏重、能耗偏煤、布局偏散、链条偏短”的突出问题。比如,2020年全市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4.6%,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高1.0个百分点,比重高达69.5%;投资增长42.3%,高出全部投资34.5个百分点,占全部工业投资的比重54.3%。如何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推进传统产业持续升级,加快动能转换也是滨州市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壮大新兴产业,为全市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注入新动力

近年来,滨州市坚持创新发展,推进“双型”城市建设,培育了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比如,以轻量化汽车及零部件、风电、智能制造为支柱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最大限度地实现产业聚集、链条互补、资源共享。以鲁北、海容、京阳为核心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链,滨化集团与清华工研院合作打造中国顶尖的氢能生产产业链。在全国率先建立“云超市”服务模式、全省首家工业大数据服务中心,京东黄河三角洲大数据中心和大数据产业基地落户,集聚形成国内半导体分立器件生产基地。以愉悦医养联合体项目为代表的健康制造业和多业态融合的健康服务业,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医养健康产业体系。这些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优化全市产业结构,为滨州市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增添新动力。

三、滨州市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工作路径

“十三五”时期,由于去产能、减煤炭、化工转型升级、采暖季错峰生产等一系列政策因素影响,滨州市经济经历了艰难的低位调整期。2016年至2019年全国GDP年均增长6.7%,而滨州市年均增速只有5.1%;2019年全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而滨州市人均GDP只有9080美元。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滨州市经济发展也到了一个重要节点,要知耻后勇、砥砺前行、迎头赶上,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富强滨州”建设,“十四五”是一个关键时期。

(一)坚持工业强市、工业兴市不动摇

2020年,滨州市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6.5%;全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6.4%,拉动GDP增长1.3个百分点。尽管工业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瓶颈期,面临较大压力,但仍是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2020年,从工业内部来看,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三个门类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0.58%、79.86%、19.56%。由此可见,“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对滨州市来讲意义尤為重大。发展制造业要在“去、转、育”上下功夫。“去”就是坚决淘汰高能耗、高排放、低质效的落后产能,加快“腾笼换鸟”。“转”就是立足滨州市具有规模优势的高端铝、化工等产业,借助新技术,大力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2020年,有色金属、石化化工、纺织、农副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23.77%、19.62%、5.7%和6.06%。“育”就是瞄准高端前沿技术,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产教融合、实业创新“双型城市”建设。

(二)促进消费升级,融入新发展格局

“十三五”时期,全市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2020年,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4个行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2.0%。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全面促进消费。一是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发展服务消费,发挥强大国内市场增长潜力,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二是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至2020年末(用2019年常住人口数测算),滨州市拥有各类市场主体40.02万户,平均每万人拥有市场主体1020户,列全省第10位,比全省平均水平少157户,东营、潍坊、淄博分别为1307户、1251户和1194户,均高于滨州市平均水平。

(三)发挥投资关键作用,拓展发展空间

一是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比如,相对于东营,滨州市应该更有潜力成为京津居民短途休闲旅游的“后花园”,但受交通条件限制,区位优势难以发挥,只“享受”到了26个通道城市的产业发展约束。二是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坚持投资补链强链,用下游投资带动上游投资,用消费需求带动投资需求,投资只是中间需求,若消费需求不足,盲目扩大投资只会形成过剩产能。三是用好“过堂会”制度,变督促督导为服务下沉,推动重点投资项目加快实施,尽快形成产能。

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展现统计新作为

统计具有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是党委政府的“参谋部”、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社会公众的“信息窗”,主要任务是“反映发展、宣传发展、评价发展、促进发展”。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日益成为国家治理的主要方式,“基于统计的管理”正在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渗透。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提供领域更完整、内容更丰富、准确度更高、颗粒度更细的数据,更要对形势变化开展深入分析研判、监测预警,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我们坚守主责主业,守正创新,突出抓了两件事。一是制定并实施《专业务实统计体系建设实施办法》,列入全市首批17项“流程再造服务体系攻坚行动”,推进数据生产发布、经济运行分析、统计业务培训、升规纳统服务、部门统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二是按照“想明白、说明白、干明白”“看到数据、看懂数据、看透数据”的要求,强化统计分析研究,一大批有理论高度、有思想深度、有政策温度的统计分析进入市委、市政府决策视野,较好地发挥了统计职能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富强滨州建设“七个走在前列,八个全面开创”,以建党100周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契机,努力提高统计服务水平,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

(作者单位:滨州市统计局)

猜你喜欢
滨州市格局消费
滨州市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开赛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格局与结局
以天地为格局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最美还是夕阳红
消费舆情
信用消费有多爽?
滨州市一道中考题的探研
春天是一位染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