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陆省份中心城市竞争力提升的若干建议

2021-07-23 10:50李智
中国经贸导刊 2021年18期
关键词:宜昌襄阳倒数

李智

習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尊重客观规律,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形成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湖北城镇体系较为完善,长期以来围绕“一主两副、多极发展”战略,大力支持武汉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支持襄阳和宜昌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同时注重推动经济基础好、带动能力强的地级市加快发展,是研究不同层级中心城市差异化发展的典型地区。以湖北为例,通过城市竞争力指数分析、实地调研和部门座谈,深入分析不同层级中心城市的突出问题,研究提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差异化策略,为全国及其它地区最大化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提供镜鉴。

一、湖北省中心城市发展的区域背景

(一)城镇化迈入快速发展中后期,城市发展需要更加注重动力转换和质量提升

国际经验表明,城镇化率达到60%后,城镇化速度进入放缓期,各类城镇化问题将集中爆发,需要更加注重向宜居宜业宜游的多维城镇化发展目标转变。2019年湖北省城镇化率达到6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位列东部省份首位,城镇化放缓趋势较为明显,对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三五”时期,湖北城镇化率年均增长约1个百分点,分别低于同时期中部地区和全国增长水平约0.4和0.1个百分点;与“十二五”时期相比,年均增长放缓0.4个百分点,放缓趋势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中部其他省份。

(二)城市体系呈现“强龙头、弱颈部、底部低水平均衡”总体特征,需要进一步激发次级城市“承上启下”作用

长期以来,湖北省城市发展的梯队格局未发生明显变化,武汉一城独大和全省次级城市发育程度不足长期并存。与其它拥有GDP过万亿元城市省份相比,全省仍未有城市迈过GDP5000亿元门槛。一是“龙头城市”武汉保持强劲发展势头,2019年GDP和人均GDP分别位列全国城市第8和第9。二是“颈部城市”发展未能有所突破,“十二五”以来,襄阳和宜昌经济总量占武汉比重保持在30%左右,与武汉的差距没有明显缩小,与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河南等省份第二梯队城市相比差距依然较大,在全省城市体系中“承上启下”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三是其余10个市(州)经济总量徘徊在1000亿—2500亿元之间,整体呈现低水平均衡,缺少发展梯度差,容易导致各城市之间出现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竞争问题。

(三)区域经济仍处于发展动力极化阶段,发展要素向武汉、襄阳和宜昌集聚态势明显

2019年,武汉经济和人口占全省比重分别为35.4%和18.9%,较2010年人口和经济占比呈现双提高,分别增加0.4和1.8个百分点。襄阳和宜昌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也显著提高。2010至2019年分别提高了0.8和0.4个百分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湖北省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武汉市集聚了全省31.8%的法人单位、33.1%的法人单位从业人员、29.1%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和53.2%的有效发明专利;襄阳和宜昌合计集聚了全省18.6%的法人单位数、17.7%的法人单位从业人员、26.4%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和17.4%的有效发明专利。

二、湖北中心城市发展的类型划分

根据中心城市基本特征,构建中心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重点反映中心城市经济和人口集聚程度、创新策源能力、要素配置和生产服务水平、门户枢纽功能,以及城市绿色宜居和公共服务等可持续发展水平(见表1),通过将17个考察指标无量纲化处理,采取统一权重加总的方法,对全国29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根据城市竞争力综合指数,湖北省地级市可以大致划分为三类中心城市(见表2)。

第一类:成熟型中心城市。主要指武汉,其在全国范围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是中部地区的龙头城市。武汉综合竞争力排名中部地区第一位,在全国298个城市中位列第六,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等城市。

第二类:成长型中心城市。主要包括宜昌和襄阳,其在全国范围具有一定竞争力,在中部地区具有较强竞争力。宜昌和襄阳综合竞争力在中部地区80个城市中位列第八和第九,在全国298个地级市中位列第59和66位。

第三类:培育型中心城市。主要包括十堰、黄石、咸宁和荆州,其竞争力处于全省和中部地区中游水平,位于全国100至200名之间和中部地区前50名,具有一定发展基础和条件,可作为继宜昌和襄阳之后重点培育的新兴区域性中心城市。

三、湖北中心城市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武汉呈现“四强四弱”典型特征:与副省级城市对比

1、智力资本强、创新转化弱

武汉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和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数量分别位列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一名和第二名,然而专利授权数仅排名第7,分别仅为深圳、广州、成都的23.1%、36.1%和56.5%。

2、消费市场强、生产服务弱

武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位列副省级城市第二位,仅次于广州。高端生产服务功能相对较弱,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城镇就业人数占比仅分别为3.4%和4.5%,分别低于成都2个和0.9个百分点,低于深圳2.5个和0.9个百分点,低于广州3.5个和1.7个百分点。

3、交通区位强、枢纽组织弱

武汉是我国内陆市场腹地和中部商品集散中心,具有承东启西、接南转北的区位优势。然而,武汉的枢纽门户作用未充分发挥。全市客运量仅位列副省级城市第7位;航空枢纽功能尤为不足,民用航空客运量和货邮运量不足成都的30%;开放短板明显,货物进出口总额位列副省级城市第11位,仅为深圳的7.2%、广州的21.9%和成都的43.1%。

4、生态本底强、人居环境弱

武汉被称为“百湖之市”“湿地之城”,生态本底良好。然而,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短板突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最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排名倒数第三。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仅位列副省级城市倒数第五,为深圳、广州、成都的17.7%、28.7%和36.5%,绿色城市、宜居城市、人文城市建设进展相对滞后。

(二)副中心城市凸显五大发展短板:与典型省份第二梯队城市对比

1、中心城区综合承载能力不足

在12个同水平典型省份第二梯队城市之中,襄阳和宜昌城区人口规模仅位列倒数第四和倒数第二,中心城区人口分别仅为洛阳的56%和39%。同时,对外来人口吸引力不足,襄阳呈现人口净流出态势,宜昌净流入人口位列倒数第5。

2、创新动力不足,智力资本整体规模较小

襄阳和宜昌专利授权数位列样本城市中倒数后两位,分别仅为温州的10.8%和17.4%,洛阳的47.1%和75.8%。普通高等学校数量明显偏少,大部分样本城市具有10个以上普通高等学校,而襄阳和宜昌仅各有5个,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数量和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均位列倒数第二和倒数第三。

3、生产服务功能和消费活力有待加强

襄阳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占比处于样本城市中游,宜昌位列倒数第四。同时,襄阳和宜昌消费市场规模较小、活力不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位列样本城市倒数第二和倒数第一。

4、对外开放短板突出

宜昌和襄阳在交通物流枢纽方面具备一定竞争力优势,两市客运量分别排名第二和第四,襄阳货运量排名样本城市第一。然而,对外开放短板突出,宜昌和襄阳货物进出口总额分列样本城市倒数第三和倒数第二。

5、生态环境品质不高、公共服务保障相对不足

两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处于样本城市中下游水平;襄阳医疗卫生短板突出,每万人医院床位数排名倒数第五;两市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和博物馆个数位列样本城市倒数后三位。

(三)培育型中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相对较弱:与中部地区非省会城市对比

与中部地区74个一般地级市竞争力指标平均值对比分析表明,湖北省培育型中心城市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和城市功能相对较弱(见表3)。一是经济总量较小。十堰、黄石、咸宁经济总量为中部地区平均值的70%—90%。二是人口均呈现净流出态势。其中,荆州城区人口净流出高达82万人,咸宁城区常住人口仅为41万人,仅为中部地区平均值的56.6%。三是创新和人才等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其中,十堰和咸宁专利授权数仅为中部地区平均值的65%左右。四是商务服务等城市功能相對较弱。其中,咸宁和荆州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比仅为0.7%,不足中部地区平均值的一半。五是枢纽和开放功能短板较为明显。十堰和黄石货运量仅为中部地区平均值的50%左右,十堰和咸宁货物进出口总额仅为中部地区平均值的30%左右。六是城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相对较弱。文化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咸宁和荆州的医疗卫生短板尤为突出。

四、提升湖北中心城市竞争力的建议

按照“提升龙头、次级突破、多点支撑”的总体思路,全面支持武汉做大做强,着力提升城市高端要素管理配置功能、创新策源和新动能孵化功能、门户枢纽功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中心城市和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打造新发展格局的中部地区核心枢纽城市。推动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和宜昌夯实功能、提升能级,打造鄂西北和鄂西南次区域增长极,建设国家内陆地区战略腹地城市,打造成为全省推动就地就近城镇化、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加快提升培育型中心城市发展能级,重点提高综合承载能力,推动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共同构建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系统。

(一)推动武汉联动周边增强国家中心城市辐射力和影响力

1、强化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

着力提升高端要素配置和管理功能,做强总部管理、资本配置、商贸物流、现代消费等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全面提升创新策源和新动能孵化功能,打造国家战略性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研制基地,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大力增强门户枢纽功能,加快推进国际陆运枢纽、国际航空枢纽、国家多式联运枢纽建设。积极争取长江新区早日获批国家级新区,打造中部地区最具活力的新兴增长极。

2、建设生态宜居、安全韧性“新武汉”

加快补齐城市应急管理、联防联控、智慧城市建设短板,建设中部地区的救灾物资集散中心、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调度中心、国家疾控中心、区域医疗中心等。提升城市绿色生态和文化名城魅力,营造开放包容多元的文化氛围,不断增强白云黄鹤、楚风汉韵等汉派文化影响力。

3、以“武鄂同城”构建武汉大都市区

在不打破行政边界的基础上,推进武汉、鄂州同城化发展,加强规划政策统筹衔接,完善顶层设计,拓展武汉发展空间。坚持交通先行,率先推动交通建设运营管理“同城同网”,加快都市区轨道交通建设,推动武汉地铁率先向鄂州延伸。加快培育建设现代化大武汉都市圈,支持武汉与其他毗邻城市共同建设一批同城化发展试验区。

(二)推动省域副中心城市因地制宜提升中心城市功能

1、支持襄阳加快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

打造区域性产业创新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突破性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汉江流域现代服务业中心,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和具有荆楚特色的现代消费中心。打造汉江流域核心交通枢纽和航运物流中心,加快推进铁路物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现代航空货运服务,争取汉江航道及梯级枢纽通航联合调度指挥平台落户。建设区域性文化旅游和艺术中心。立足襄阳古城、三国文化、汉水文化特色,打造汉江生态经济带旅游中心城市和中部地区重要旅游集散地。建设区域医疗卫生和科教人才中心,打造一批区域性综合性医院,推动湖北文理学院“双一流”建设,积极创建应用型综合性大学。

2、支持宜昌加快建设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

打造区域先进制造业中心,加快推进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城市,持续建设三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区域性商品集散基地、交易市场和跨国采购中心。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和综合金融服务基地,推广三峡股权引导基金经验,吸引社会资本成立产业引导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金融租赁公司等新兴金融机构。打造区域性文创中心,做精巴楚、三国、移民等特色文化,建设三峡区域文化产品制造中心、文化创意设计中心、文化金融融合发展示范中心。打造区域性科教人才中心,放大三峡大学水利电力特色优势,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内“双一流”大学。打造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

(三)着力增强培育型中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推动经济要素向市区适度集中,重点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城市住房问题,鼓励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向中心城区倾斜,持续增强中心城区商贸商务服务、物流集散和公共服务功能。优化中心城区行政区划,重点解决咸宁“一市一区”问题。突出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推动十堰、黄石、咸宁、荆州等综合竞争力较强城市率先突破。

〔本文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2020年度重点课题“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A2020051010)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地所)

猜你喜欢
宜昌襄阳倒数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潮涌汉江“两新”红
大侠都爱襄阳城
神秘的包裹
《腊八危家饷粥有感》
湖北宜昌食用菌市场近期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