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佳薇
◆摘 要:汉代是中国封建长河中一座令后人仰止的丰碑。制陶手工业在汉代有很大的发展,无论是饮食器具还是储藏类用具,都比较精细,成型规整、实用。新乡市博物馆收藏的陶器种类繁多、器型完整,反映了汉代高超的制陶技术,同时也是其真是生活风貌的侧面反应。
◆关键词:汉代陶器;彩绘;制陶技术;随葬品
《礼记·月令》:“﹝仲冬之月﹞陶器必良,火齐必得。”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最早利用化学变化改变天然性质的开端,是人类社会由旧石器时代发展到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繁荣的时代,丝绸之路的开辟,大大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汉代的制陶技术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汉代的新乡,人丁兴旺、社会安定,从新乡汉墓出土的大量随葬陶器,反映了新乡在这一时期人民生活相对稳定富足,也从不同角度诉说着新乡在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繁荣与发展。
一、汉代彩绘茧形陶壶
汉代彩绘陶器,是在烧成的陶器之上用各种颜料绘制出各类纹饰。新乡汉墓出土的彩绘陶器,具有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征,主要见于礼器类的鼎、盒、壶、钫和生活用器的甑、釜、仓以及一些陶俑等墓葬明器中。纹饰主要以平面布局统合多组图案,或是单体图案为主,流畅的线条勾勒与红白黑蓝黄橙紫等丰富色彩相结合,是研究汉代美术的珍贵资料。
这件彩绘茧形陶壶通高36.5厘米,口径13.5厘米,1965年在新鄉市火电厂汉墓出土,是一件西汉时期的珍贵文物。该器物泥质灰陶,胎质细腻,器形硕大,造型独特,壶身做成了一个饱满的椭圆形,就像一个巨大的蚕茧,所以得名“茧形壶”。壶口与壶底分别位于壶身中部上下对应的地方。壶身还装饰有红、白、绿相间的彩绘流云纹,纹饰清晰,色彩鲜艳,给人一种古朴、华丽的美感。
由于彩绘陶器的制作是在烧好的陶器表面画上颜色,颜色没有经过火的焙烧,与陶胎粘结不够紧密,很容易剥落。而这件彩绘茧形壶,历经2000年的历史沉淀,保存到今天,依然器形完整,色彩鲜艳,显得弥足珍贵。因此这件茧型壶在70年代多次到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十几个国家巡回展出,受到海内外观众的好评。
这种形状独特的茧形壶在古代是用来盛放液体的容器。它设计巧妙科学,壶口为板沿方唇,圈足外撇,腹呈横向长椭圆状。壶腹或彩绘流云、几何图案,或仅以暗刻弦纹装饰在唐代的青白釉中,茧形壶也很常见。它除了可以用来装东西,
据说还可以用在行军打仗中作为军事探听器。在古代战争中,士兵们会把茧形壶埋在地下,把耳朵贴在壶口的地方,利用声音传播的原理,就可以听到远处的马蹄声,以此来侦测敌情。这样的一个特点,不仅反映出古人高超的智慧,同时也为茧型壶赋予了更多传奇色彩,使他在汉代陶器中独具魅力。
二、博山炉
博山炉又叫博山香炉、博山香薰、博山薰炉等名,是中国汉、晋时期非常常见的焚香所用的器具。新乡市博物馆收藏的这件三足博山炉,高20.5cm,口径19cm,为灰色陶质。其形状为盘状底托与炉身连为一体,炉体呈青铜器中的豆形,上置高而尖的镂空山形炉罩,山峦起伏,山形重叠,其间雕有丛林及飞禽走兽。从这件器物的罩内顶部的熏痕可以看出此器物为当时的实用器。
博山炉可用来熏衣、被以除臭、避秽。博山炉内香料燃起,香气缭绕浓厚,给人以置身仙境的感觉,唐李白《杨叛儿》诗云:“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记述的就是博山炉熏香时香气缭绕的迷人意境。博山炉不仅注重实用,而且有着很浓的文化氛围。“博山炉”之名便是根据汉代盛传的传说“海上有蓬莱、博山、瀛洲三座仙山”中的“博山”而得名。据说在蓬莱以西的山东鲁中的淄博市博山区境内,博山区全境尽山,几乎无平坦之地,“博山”即在该地区东南。
两汉时期,博山炉已盛行于宫廷和贵族的生活之中。这件文物的造型和工艺已达到高峰,为研究汉代人的生活习俗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三、圆形灰陶猪圈
汉代人视死如生,厚葬之风流行,随葬品的种类涵盖了衣食住行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陶猪圈是汉代的一种标志性文物,它是家庭饲养的象征,此前大多出土于一些村庄的遗址,反映了汉代“事死如事生”的厚葬礼俗,而陶猪圈、陶田、陶井、陶厕之类,一般在地主的墓里才会有陪葬。
这件灰陶猪圈,通高14.5厘米,直径20厘米。出土于新乡市北站区(今凤泉区),呈圆形,四角做方沿,四面有低矮的围墙。一侧下方为猪圈,一侧建一方形小屋式厕所,上置四阿顶,作瓦垄。厕所一门通猪圈,一门供人行走,厕所与猪圈相连。圈内陶猪神态可掬,生动可爱,充分体现了古代工匠高超的建筑设计艺术和写实雕塑技艺。是当时人们生活习俗的真实写照,反映了汉代“事死如事生”的厚葬礼俗,是汉文化的一种典型文物。
猪在汉代被视为财富的象征,家中饲养的猪越多,表示家里越富有。因此,猪在汉代墓葬中表现得非常充分,有钱的墓主人往往手握玉猪(玉握),平民百姓的墓葬中大多都会随葬猪圈的模型。这些陶仓、陶灶台、陶井以及鸡、狗等模型更是反映了汉代人们希望将生前使用过的器物带到另一个世界继续享用的美好意愿,同时也折射出汉代庄园经济丰富多彩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