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双
摘要:板书是一节课的脉络体现,是整堂课教学内容的高度凝练,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板书是写给学生看的。面对黑板上这么明显的错误,学生却不敢指出,在真实生活、真实问题前,集体选择了噤声,不免令人唏嘘。其实,课堂上的学生不仅仅是教育的对象,他们也是老师,真正的教学是师生的创造与互动。
关键词:板书;教学意义;集体噤声;学生观
诚如《礼记》所云,真正的学习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前不久的一次市级赛课,我有幸成为学习者,认真地聆听、记录、思考。
上午第二节课,小学六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当教学进行到第15分钟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板书中漏写了一个字,“宪法是根本法”变成了“宪法是根法”!
作为听众的我,真为执教老师捏了一把汗:她什么时候才能发现这个错误并纠正呢?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我如坐针毡。当课进行到第35分钟时,教师终于纠正了这个错误:“刚才在小组讨论时,有同学小声地提醒我‘老师的板书错了,谢谢这位同学的提醒。”接着,将板书补充完整。
不久,这节课在下课铃声中结束。这个板书错误似乎是课堂中不值一提的小插曲,可是,真的没有什么值得我们审思的吗?
审思之一:课堂的板书给谁看?——对板书教学意义的叩问
板书是一节课的脉络体现,是在师生学习交往、情感互動之时的自然生成,是整堂课教学内容的高度凝练,具有概括性、条理性、逻辑性和规范性。“宪法是根本法”这几个字,是本课的题目,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什么是根本法?为什么是根本法?根本法意味着什么?这是需要准确厘清和界定的。可是,为什么当教师将这么重要的课题写错,在漫长的35分钟里,没有一个学生发现?这节课,学生关注板书了吗?学生理应关注板书却忽略了它,我们又该以怎样的方式改变这“不经意的轻视”,引导学生重拾对板书的“瞩目”呢?
如果学生没有关注板书,那么教师的板书是写给谁看的?给评委?给观课教师?学生若不关注,那么板书的意义与价值何在?我想起一些公开课上,教师常在讲课的过程中忘记了板书,而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悄悄把板书补上去。显然,这类板书的存在是为了给听课老师记录,为了告诉听课老师“我”的教学设计与思考。板书,已经远离教学本身,成为其形式上的附庸,这是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
我又进而回顾这节课:教师是什么时候写的板书?当时有学生在场吗?教师让学生齐读课题了吗?原来,教师写课题的时候学生还没有进入教室;在整个导入和教学环节,教师也不曾让学生再次关注课题的板书。于是,课题就这样错误地在黑板上挂了35分钟之久……这就带来另一个问题:课题需要板书吗?课题何时板书为宜?课题板书之后还会有与此相关的教学环节吗?课题的板书难道就是为了体现教学的完整性,而作为一种摆设存在吗?
审思之二:学生真的没有看到漏字的板书吗?——对学生“集体噤声”的叩问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教会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的课程,教师在设计意图和教学反思中,常常这样写道:引导学生直面真实生活中的真问题,在真实的情境中去真正地解决问题……“三真”理论被我们高擎在手。可是,面对黑板上这么明显的板书错误,学生却不敢指出,在真实生活、真实问题前,学生集体选择了“噤若寒蝉”“知而不言”,真话如骨鲠在喉,不敢吐露?
我考虑可能有这样几种原因:第一种,这是一节市级赛课,在这么重要的场合下如果指出老师的问题,就是让老师难堪,下不了台,影响老师赛课成绩,也许带班老师在课前也有温馨的提醒和具体的要求;第二种,该班学生平时的课堂上师生互动形式大多呈单一线性状态,学生主动质疑、主动提出问题的机会寥寥无几,所以,在公开课上,学生不敢质疑、讷于质疑;第三种,同学相互之间你看我、我看你,你不说,我也就不多事了,“少说为妙”、不当“出头椽子”的成人社会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是原因背后的教学伦理和师生关系。教师之于学生而言,亦师亦友,教学的民主、平等、自由、安全都应该在每一堂课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彰显,尤其是给每一位学生真真切切的获得感。我以为,这是教学的应有之义,如此,才能实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教师才能成为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
假设为第一种原因:公开课就不能指出老师的错误吗?相反,公开课更应该呈现敢说、敢为的学习状态。我们是不是应该告诉学生,公开课和家常课一样,“说真话,吐真言”永远是你们的第一权利,无论何时、何地?
假设为第二种原因:有意义的学习应侧重“问”而不是“知”,道德与法治课堂,是不是该给学生更多的主动质疑、主动思考、主动批判的机会,真正体现课堂上“儿童在场”的教育理念,让道德与法治课堂呈现活泼的生命样态?
假设为第三种原因:我们更要让学生在真实的课堂情境中做真实的自己,而不是随波逐流、盲目从众,要倡导“吾爱吾师,尤爱真理”,践行陶行知先生反复强调的真教育——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审思之三:如何对待“学生指出老师错误”这一行为?——对教师应持有什么样的学生观的叩问
现场赛课时,教师肯定了那位指出她错误的学生,并且报之以感谢,处理得很好。这位指出老师错误的学生,可谓给老师“留足了面子”。因为,他没有站起来大声地指出老师的错误,而是选择在小组合作时,待老师走到其小组面前时,悄悄地将信息传递给老师。这样的“小心机”想来也挺可爱。其实,这是多么珍贵的教育资源啊!课堂上的学生仅仅是教育的对象吗?学生又何尝不是我们的老师呢?这个学生不就给大家上了生动的一课吗?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也是老师,真正的教学是师生的互动与创造。
再假设,日常教学中,甚至是公开课时,有一位学生于大庭广众之下,毫不顾忌地指出老师的常识性错误,这样的学生该肯定吗?该得到表扬吗?当然!因为这位学生敢于挑战教师——知识的权威,敢于批判教师——知识的专业代言人。多么可贵!如果一位教师的课堂,能让学生勇敢地起立指出教师的错误,这证明该教师一定是一位成功的教师——在他的课堂上,学生是“安全的”,师生关系是和谐相融的。因为,在他眼中,学生是作为独立个体的生命体,是有血有肉、能思想的学习主体,是具有无限可能性的未来。那位冒失地对教师的教学提出异议的学生,没准就因为老师的一句肯定,从此拥有改变世界的勇气与力量了呢!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一则经典的教育案例——
苏格拉底发现他的学生太迷信他的学说,缺乏主见,于是有了下面的故事:一天,他从短袍中掏出一个苹果告诉弟子们,这是他刚从果园里摘下的一个苹果,请弟子们闻闻苹果的味道。几十个弟子闻过后都说闻到了苹果的香味。只有最后回答的柏拉图说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答案——什么味道也没有。而老师却说只有他答对了。其他弟子困惑了:那明明是一个熟透的苹果,怎么会没有香味?那么多人都闻到了,而柏拉图竟然没有闻到香味?当弟子们奉命再传看那个苹果时,个个傻眼了,如坠云雾——怎么会是一个蜡做的苹果?
这则案例带来的教学启示,值得我们久久回味。
这次听课,一则不小心写漏字的板书,带给我深远的思考。我会将这样的思考投射于自己的课堂中,在用心行走的教学之路上,探寻更多细节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