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益新
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实现我国教育改革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区域均衡是指区域内教育资源配置的相对平衡,校際之间差距不大,而薄弱校指在教育质量、师资水平等相对滞后的学校。近年来,我国中央政府先后在学校基础建设、教学设施完善、农村教师工资补助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政策,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薄弱校的办学条件,但想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均衡,不仅要在教育资源上,更要在教学质量、师资水平、学校管理这些问题上做出突破。作为教育的一环,教学质量是学校的根本和生命。可以说,提升薄弱校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教育均衡目标的实现。故本文将以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入手,探索提升薄弱校教育质量的措施。
一、教师信息应用能力提升的必要性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首的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各个领域。在教育领域,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成为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核心。2018年,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期望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生,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对融入信息技术的创新教学模式提出新的要求,并于2019年3月正式启动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工程2.0。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传统黑板讲授模式正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教与学转化,新环境下,需要教师改变一直以来的教学方式,通过信息技术,以新的教育手法,创新的教育模式展开教学,来提高知识传递的效率和教学质量。然而,如果在新环境下教师没有完整的教学逻辑和对人机交互的良好理解,没有良好的教学设计和对多媒体软件的运用自如,课堂教学就不会呈现出有序而高效的局面,教学效果很可能还不如传统的黑板讲授模式。所以如何创新和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从实际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教育信息化成功的关键所在。
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现状(以福建省福安市为例)
笔者基于多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大量的线下以及线上调查与理论分析之后发现,薄弱校教职员工平均年龄较高,信息化程度普遍较低,对Word、Excel、Powerpoint这类常用办公软件不熟悉,不能将信息技术与学科很好地融合。其中,中小学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利用率偏低,大部分教师只有在“公开课”或者“观摩课”时才会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技术,甚至于大部分的课件都是未经修改直接从网上下载来的,对课件的制作方法一窍不通,使得课堂内容与课件契合度不够高,反而不如传统的黑板教学。
三、原因分析
1.教师提高信息素养意识薄弱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师对于掌握信息技术的兴趣越来越淡,但总体上来说,教师都很乐意应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也有学习的愿望和兴趣,只是平时的工作压力太大,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认为在对技术不够精通的情况下,强行在课堂上应用信息技术只会起到反效果,花费比传统黑板授课更多的时间。分析深层原因,只是教师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理解现代信息技术今后将在课堂中起到的重大改革作用。虽然有学习意欲,但对于短期内无法实现教学效果提升且时间成本相对较高的信息技术不看好。另一方面,由于信息素养较为淡薄,在缺少引领者的情况下,难以找到学习信息技术的最佳渠道,在学习内容和方法上存在误区,自学效果有限。
圆.学校未形成体系化培训
在教师缺少主动性的情况下,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途径主要依赖于学校开展的培训。然而在薄弱校,对于信息技术的培训寥寥无几,大多是基于强制的政策要求。举办的信息技术培训也常常流于形式,大多是宽泛的概念、基础理论。没有根据教师及学科的要求、当前信息技术水平,给出具有针对性的、具有实践意义的内容,比如数学学科的教学需要的几何工具软件的使用,当然没有办法起到引领作用。这些难以投入实际教学的培训,使得教师的学习热情进一步降低。另外,薄弱校经费与教师外出培训的机会有限,只有部分优秀教师能外出培训,而在优秀教师培训完成后,学校也并未为这些教师提供分享经验的平台,只能靠教师日常的交流,宝贵的信息技术应用知识未辐射给其他教师。
总的来说,薄弱校的培训课程单纯依靠量化指标,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缺乏监督和指导。
四、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措施
1.加强政策引领,营造良好应用环境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教育观念的改变是巨大的,学校应严格遵守《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改变长此以往一味追求升学率而实行的“去电子化”方针,将提升师生信息素养纳入考量,积极将信息技术带入校园建设,开展“教师信息技能应用比赛”“优秀信息技术应用案例”等活动,给予物质上的奖励,鼓励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同时完善软硬件设施,为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提供有效的应用环境,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
圆.建立体系化培训
开展有效的培训是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最有效且必要的方式,是实现教育信息化2.0的必由之路。建立体系化培训主要分为三大部分:改进信息技术培训内容、丰富培训方式、健全考核评价指标。
猿.改进信息技术培训内容
信息技术培训内容不应该单方面由地方教育局或者学校决定,需要充分考虑教师意愿,有针对性地选择培训内容。据调查,中小学一线教师对与日常教学密切相关的实践性内容非常喜爱,这些内容涉及直接操作,容易被吸收消化,而对一些复杂的思维以及理论不感兴趣。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科和教师的当前信息水平,因材施教,建立不同分级的培训内容。培训内容的针对性越强,参与培训教师的积极性就会越高,随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自主学习渠道也会拓宽,形成良性循环。另在QQ、微信等软件设立培训学员的交流平台,方便学员的经验交流以及答疑解惑,提高知识的传递效果。
4.丰富培训方式
培训方式多种多样,一是与当地專业的培训机构合作,展开持续授课,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而薄弱校可以持续提供培训人员,实现薄弱校弱势资源的补充。需严格审核机构及导师的资质,因为这些决定着培训质量,即教师信息技术的最终水平。二是学校可以通过提高相应待遇来吸引高水平的信息技术人才,带动其他专业教师积极性,鼓励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培养适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氛围。三是网络教研是中小学教师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大大降低了参加名校讲师讲座的门槛,且可以及时发表自己的看法。互联网上拥有大量的教育资源,学校可搜集整合资源或提供这类网站,让教师能以远程教育的方式学习。此外,还有组织教师参观信息技术优良校,观摩信息技术活动等方式,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方式来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
缘.健全培训考核评价体系
科学严谨的评价指标以及完整的考核评价体系是保证信息技术培训质量以及准确反映教师经过培训后实际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的重要依据。必须改变之前培训“自由、无管理”的氛围,参考专业人士意见,在培训全程配备监督及指导人员,树立明确的约束机制及奖惩制度,取代形式化的培训,把教师纳入体系管理下,注重培训工作的实效性,真正发挥培训该有的作用。在培训过程中必须注重教师的反馈,没有互动的培训无法保证学习效果,可设立“阶段性任务”来确认教师当前的学习进程。想要测试教师当前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上机考试是最直观且有效的方式。但不可忽视学科与教师基础信息素养的差异,否则将本末倒置,变为单纯的量化指标。故需要与专门机构合作,或参考了解信息技术专业人士的意见来设计分学科、分层次的考试。另外需要设立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将教师本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发展性、培训成绩、后期跟踪评价相结合。最终要求教师熟练掌握教学中常用软件及设备的操作方法、教学资源设计与制作流程,达成培训目的。调查受培训教师的感受,积极听取对培训的意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断改善考核体系。
本文分析了在薄弱校中,当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以及背后的原因。可以说在教育不够发达的地区,即使教育资源充足,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使用仍处于初期阶段。如何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将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作为学习工具深层次利用,融入教学,发挥出信息技术的潜力,是薄弱校信息化培训中的主要课题。同时要意识到电子设备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如何平衡优劣,形成真正的数字化教学模式,显然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