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长篇历史纪实文学的写作

2021-07-23 02:57李建毅
南风·中旬 2021年4期
关键词:演义历史

唐代诗人孟浩然在《与诸子登岘山》里说:“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实际上是说明了世间的人和事更替变化,暑往寒来,时间流逝,形成了从古到今的历史。英国哲学家培根也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这些都说明了历史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作为学者,要了解历史,不外乎读历史文献,走博物馆,走访或到遗址现场考察。但对于一般老百姓而言,如何读到居庙堂之高的历史知识,则比较难。故民国时期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蔡东潘说:“顾作史固难,读史亦难”。如何让历史知识观今鉴古,古人就做了很好的尝试。其中尤以唐朝历史传奇、宋朝以历史为背景的评书,直到明清时期的“历史演义”,对历史知识的普及起到很大的作用。但由于这些历史演义,往往虚构成分比较多,史实不足的问题,所以蔡东潘说:“庸讵知其语出无稽,事多伪造,增人智识则不足,乱人心术且有余耶!”实际上是否定了许多演义性的所谓历史小说对历史真实性的偏差。笔者也认为不少冠以“历史演义”的书籍,如果作为文学著作来读还说得过去,但当做历史来读,不仅对普及历史知识无任何意义,反而是一种对历史的黑白颠倒,是一种知识毒害。就如我们许多民间把《三国演义》当做历史来读,殊不知,其和真实历史的《三国志》已经相差甚远。民间不少地方还笃信关羽有“过五关,斩六将”等能力,显然是历史演义对历史知识“普及”的反面“功劳”。其他历史演义对历史人物、时间的张冠李戴,甚至对历史的亵渎更是不胜枚举。

随着历史的发展,后面又有了帮助人们了解历史更多的文学体裁,如历史戏曲、历史剧本。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又有了历史电影、历史电视剧走入人们的视线。然而读史太难,读小说容易误导观众。看电影、电视剧既花费时间,又很难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无疑,读历史纪实文学则可以避免读史书的难度,又可以避免被小说情节的误导,则可以算得上了解历史和避免以上问题局限的一种折中。现在我就以这种同类题材的《穿越封锁线——省港大营救始末》和《东纵战士高汉如》(陈雪著,下同)、《喋血罗浮》和《罗浮曙光》(毛锦钦著,下同)、《东纵北撤》(牟国志著,下同)《开国将军袁也烈》(周后运著,下同)作为例子分析,以飨读者。我认为这类作品的主要特点有:

一是通过资料的引用和考究,来增强作品的可读性和可信性。例如:《穿越封锁线——省港大营救始末》中写到当时我党对文化的重视,就直接引用了《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即《整顿党的作风》的原话。在这部书的第二章写到1942年在日军入侵香港,我党港九大队的武装工作队奉命插入新界抵抗日寇的主要人员也是采用了《港九独立大队史》的第10、13页里“这支队伍里有林冲、莫浩波、卢耀康、邓华、李生、叶楚南、黄云生等十五六人。”《喋血罗浮》第二章《调兵遣将方阵乱》(第27页)中直接引用了《蒋介石日记(1915-1949)》中的日寇由大亚湾登陆侵略中国华南时的内容,则更能真实地反应当时抗战的情势。《开国将军袁也烈》在这本46万多字的历史纪实文学中光引用的书目就达到375种,这些资料的引用和参考无疑会更进一步增加其作品作为历史纪实文学的可读性和可信性。

二是其画面感的叙事风格,可以增强故事的可读性。《喋血罗浮》中的第一章《惊涛拍岸浪滔天》一开篇就写到“南方十月,秋高气爽,阳光明媚。然而,在广东大亚湾,每当老人谈起七十六年前的这一天,他们的表情大概都相同:摇头,叹气。”再如毛锦钦同志的《罗浮曙光》中的第三篇第一章《困兽犹斗,敌军围困万千重》中写道:“1946年,从秋至冬,罗浮大地数月不下雨,河水枯竭,农田龟裂,旱灾延绵数月……”这些无不用文字表现出强烈的画面感。《东纵战士高汉如》中的第一章第九节《棋高一着》中写道:“天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雨水打在树上簌簌有声,树叶上的雨滴掉落在茅屋顶上,在沿着稻草搭成的屋檐往下流,一串串地掉,滴答滴答地响个不停。”又如牟国志同志的《东纵北撤》第八章开头写道:“这天下午,夕阳透过紫荆树碧绿的枝叶,斑驳地洒在沙面岛苏联领事馆楼宇的墙上、楼前的花圃上和浓荫匝地的人行道上。”这里不仅通过强烈的画面感展现了当时的地点和时间,也显示了人物出场的背景。《开国将军袁也烈》其开篇用“金秋十月,湖南省武冈县黄桥镇周围的丘陵和山区,硕果累累的雪峰蜜橘满山遍野,压得青翠色的树枝低下了头。”一读到此处,在读者面前展现的刚好就是一幅属于湘中的乡村田野风光,其画面感自不用说。

三是其对比的写法可以增强阅读的视觉效果。如《东纵北撤》第四章《狭路相逢看勇者 两军对垒有高人》,通过写国民党特务孙刚虎和曹万齐等的阴险狡诈,不时地制造事端,与中共党员、革命战士方方、陈华等的镇定、革命乐观主义的对话等写法,增强了视觉效果。

四是其场面的极力渲染,可以增强历史纪实文学的厚度。《喋血罗浮》第三章《金戈铁马气恢宏》写到我们中国守军抵抗日寇的场面就极为惨烈,第四章《山河破碎尽飘摇》更是把当时日寇铁蹄蹂躏中华大地惨绝人寰的惨烈场面写得不忍卒读:“被毁的房屋的瓦砾中,埋了三十多具尸体,已挖出的凄凉地搁在路旁,从覆盖的芦苇席里看到那全是赤脚劳动者//一张破席子躺着两名小孩的尸体,旁边坐着他们的母亲,满身满脸尘土,这种从未体验过的痛苦经历惊骇了她。好不容易从震塌的房屋里拖出重伤的丈夫,却失去了两个孩子//有人失去了头颅,有人失去了双腿,仅剩下一段肌肉在颤抖着……”这些场面的极力渲染,对表达主题而言,无疑是成功的。《东纵北撤》中的八十八章《百感交集庆胜利,万人空巷迎亲人》一开头就用大量的词汇描述了1946年7月5日,東纵北撤到山东烟台的情景。通过其大气和欢快的场面,极度渲染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军人到达目的地的喜悦心情,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对人民子弟兵由盼望到热烈欢迎的场景。

当然,对于历史纪实文学,站在受众的立场来看,其需要注意的事项也是显而易见的。在笔者读过的几十部历史纪实文学作品中也发现了以下不足:

一是由于其是在历史题材上的加工,大部分作者容易把作品写成“历史书”,而不是纪实文学。不少作者的作品往往很容易看到其创作过程中参考了哪些著作,有些作品甚至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新观点。

二是繁杂的资料引用,往往会消弭读者对文学的阅读期待。在我读过的不少这类题材作品中,不少作品对参考资料的引用超过了四分之一,有些极个别章节甚至达到三分之一的引用量。作为历史纪实文学应该始终抱有作者本身的见解,而不是大量的引用,这是对新的历史纪实文学最为严苛的要求之一。

三是“为了还原历史”,作者往往很难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淡化了人物的个性,缺乏作品个性。由于历史纪实文学,除了作者的“新发现”“新观点”和“新写法”外,在主题思想上,往往也是作者较为棘手的问题,作为文学作品,哪怕是“春秋笔法”,也不失为一种主题的表达方式,也就是说一部好的历史纪实文学作品,应该是有自己新的思想的,与之匹配的应该是人物也是有个性的。但许多作品往往容易脸谱化,就像京剧一样,不少出场人物很快就被贴上了标签。再加上由于涉猎历史题材的作品太多,往往不少作者很难写出自己的特色,更容易是前人作品思想的“复叙”。

四是由于面对重大历史事件,大部分作者极易发表个人见解,导致议论太多,越俎代庖代替了读者,导致读者失去判断的机会,降低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读者为什么要去阅读历史纪实文学作品,首先应该是期待拥有阅读的快感,其次就是想对历史知识有所了解,而不至于太枯燥,否认他会先从读历史书开始的,当然对于专写文艺评论的人来说自然要另当别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当代的历史纪实文学,很需要克服上述缺点,否则也就失去了再创作新的历史纪实文学的意义。

当然,历史纪实文学从最初我国《战国策》和《国语》作为这一类题材的滥觞,历经唐代传奇、宋代的话本,然后到明朝开始的历史演义,再到现代的历史纪实文学,可以说每一代作家和史学家都做了各类不同题材和风格的尝试。这些作家们,往往也是人们极为敬重的作家之一。这类题材作品的创作,无论是对史学知识的传播,还是对文学创作的发展和创新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历史底蕴的国家和民族,这些作品终将在世界熠熠生辉。

李建毅,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惠州市散文与散文诗学会副会长,惠州大亚湾区作协主席,《大亚湾文艺》主编。出版有文学评论集《阅读的维度》等专著。

猜你喜欢
演义历史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小问号 大智慧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九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5月
历史上的4月
逐鹰演义之战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