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促进写作的途径探究

2021-07-23 01:59朱绍芳
速读·下旬 2021年6期
关键词:写作途径初中语文

朱绍芳

◆摘  要:语文是一门与众不同的学科,主要表现它的灵活性与反僵化性上。简单来说,灵活性指的是它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而是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言之有理即可;反僵化性指的是它反对死记硬背与一味模仿,也就是强调学生的独创性。对学生来说,学习语文最需要的是融会贯通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接受。写作也是如此,需要的是创造性的能力,而不是千篇一律地模仿。基于这一点,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在于采用正确的学习方式,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学好语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写作;途径

一、在阅读中丰富思想

我国诗歌史上的伟大诗人杜甫道出了创作的秘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有什么意味呢?诗人的意思是:下笔如有神的前提是拥有丰富的阅读经验,也就是说,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之后,才有可能进行创作。这对我们的语文教学仍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也正如冰心先生所说: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写作应以阅读为前提,这是毋庸置疑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先学会阅读,才能谈创作。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给学生展示优秀的文学作品,带领学生一起阅读经典。比如,在《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老舍的文章进行解读,为学生分析文章写作的特色,让学生领会文学大家风采。这篇课文的特点在于语言简洁明了,俏皮生动,且善于借景抒情,“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不借助任何复杂的词语,却已把济南的可爱描绘得淋漓尽致,作家对济南的爱惜之情也体现在字里行间中,这就是高明的作家的创作方式。让学生接触这样平易的文学作品,可以拉近学生和作品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解读文章的过程中,学生对文章创作方式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对学生来说,阅读这样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学习写作的起点,在阅读中学会思考、丰富思想,才能为写作打下基础。

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越多,就越容易把握语言的运用方式,越容易对语言形成敏感的认知,思维也不断得到拓展,在具体实践中也就能够妙笔生花了。在阅读《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时,学生不知不觉会受到文章独特的语言风格的影响,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经验,写一写自己熟悉的、喜爱的景色,要求语言清新自然,内容充实,情感真挚丰沛。学生由于自身生活经验、阅读积累、写作水平的不同,所关注的事物也不同,因而必然会写出不同风格、不同特点的作文。有的学生把夏天的荷花作为描写对象,把笔墨放在荷花的颜色、样貌、气味的描写上,着重关注细节的描摹;有的学生则把注意力放在黄昏的景色上,将天空云的动态变化、夕阳洒在大地的景象、人们的活动方式一一呈现出来。层次高的作文需要是原创的、独特的,而不是千人一面,那么,通过阅读,学生的思维不断碰撞,焕发出新的生命,有了新的思考,在创作过程中,就能发挥自身的经验进行原创式的写作,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生意盎然。

二、在阅读中尝试写作

在阅读中学会写作,也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将书中的知识消化吸收,化为己用。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耐心,对作品进行精细化阅读,不断咀嚼书中的观点,直到能够运用自如。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将阅读所得的知识运用在实践中,因此,囫囵吞枣式的阅读不可能带来收获,学生要做的,便是沉下心来,脚踏实地地在书中耕耘。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阅读如此,写作也是如此,这需要长年累月不断积累才能完成真正的蜕变。学生阅读经典作品之后,需要对经典作品进行仿写,或者说学习其中遣词造句的方式。我国古代也有许多模仿的例子,比如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诗歌创作上就主张模仿汉魏六朝的创作风格、宋代的江西诗派主张模仿杜甫的创作手法。阅读优秀作品,对其进行总结、模仿,这是提高写作水平的良方之一。教师需要为学生选择短小精悍的作品,以便学生进行阅读和模仿。比如《陋室铭》这篇短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读文本,然后为学生讲解文章的写作特色。这篇文章把陋室当作切入点,以陋室来彰显作者的淡泊心志,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如“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它的特色在于通过咏陋室来抒己情,陋室则是作者表达自身志向的一个文化符号,教师向学生详细讲完课文之后,可以让学生以同样的写作方式进行仿写,这需要学生对文章结构有一定的了解、需要理解古文的结构、字词的运用,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进行模仿创作,是最好的写作方法。

我国美学大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最精致的语言是诗的语言,语言的学习应该从诗开始。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诗歌、古文都是凝缩的、精华的语言,往往能够以简单精炼的词语传达出丰厚的情感内容,初中学生在学习写作时,也应该借鉴诗歌、古文的语言表达方式,从中汲取营养,丰富自身的创作。古文有骈文对句的盎然文采,也有散文的生动有趣,学生需要二者兼学,将之运用到自身的作文创作中,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陋室铭》中有不少这样的对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学生可以依据这样的表达方式进行模仿创作,学会用简洁的语言准确地概括出事物的特征,以诗歌、古文为模仿对象,在日積月累的练习中锤炼字句,慢慢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

三、在阅读中进步成长

对于教师来说,语文的教学需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温馨的学习氛围、构建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对于学生来说,语文的学习需要灵活的头脑、活跃的思维、逆向的思考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体会语言文字的奇妙,才能领略汉语的博大精深。在阅读中学会写作,在写作中感受阅读,教师与学生需要共同努力,在教与学的道路上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马晓萍.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促进写作的途径思考[J].读书文摘,2019(12):110.

[2]刘佳佳.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促进写作的途径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9(01):69.

[3]马俊勇.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促进写作的途径研究[J].考试周刊,2018(A1):47.

猜你喜欢
写作途径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