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根管再治疗与常规根管再治疗对根尖周病的应用效果

2021-07-23 08:12姬宏凯刘建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92期
关键词:根尖周炎牙体根管

姬宏凯,刘建华

(苏州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苏州口腔医院 综合科,江苏 苏州 215000)

0 引言

根尖周病是有多种原因导致根尖周围组织出现炎症性疾病,多为牙髓病的继发病[1]。临床主要症状包括:牙齿阵痛、肿胀,严重可导致患者颌骨骨髓炎、牙源性上颌窦炎等,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2]。根管再治疗是患者进行根管治疗后,根尖的炎症没有被控制,或由于其他原因需要再次进行治疗[3]。常规的根管治疗虽包含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治疗过程中由于光线和清晰度很容易导致根管中坏死组织和感染物的残留,患者的复发率增高,仍需承受较大的痛苦。显微镜治疗常用于临床神经内科中,同时也是治疗牙齿根管的最佳方式,是一种十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在牙科疾病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对治疗牙髓组织坏死以及牙周炎等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4]。基于此,本文详细地分析了显微根管再治疗与常规根管再治疗对根尖周病的治疗效果,具体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60例根尖周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按照1:1的比例,分为对照组(n=30)以及实验组(n=30)。对照组纳入患者年龄30~45岁,平均(38.06±1.09)岁;其中男14例,女16例;文化水平为:初中3例,高中11例,大学及大学以上46例;病程6~12个月,平均(9.98±1.06)个月;慢性根尖周炎15例,急性根尖周炎15例;实验组纳入患者年龄31~46岁,平均(38.45±1.36)岁;男15例,女15例;文化水平:初中9例,高中13例,大学及大学以上38例;病程6~14个月,平均(10.24±1.23)个月;慢性根尖周炎14例,急性根尖周炎16例。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治疗前均出现不同程度根尖部牙龈出血、脓肿、根尖肉芽肿症状,经X线监测跟尖头投射区出现边界不清或形状不规则,投射范围处骨质疏松呈云雾状,符合《2019ADA临床实践指南:抗生素在牙髓和根尖周相关牙痛以及口腔内肿胀紧急管理中的应用》可确诊为根尖周炎[5];②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无功能、无修复价值的牙;②牙周支持度不够;③合并严重全身体统性疾病、血液性疾病;④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本次研究存有疑问或拒绝参与此次研究者;⑤对治疗过程中的药物存有过敏史或不耐受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方法处理,结果显示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分组比较。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根管再治疗,具体实施措施包括:①患者入院时进行常规检查,检查根尖周病情况;②使用的医疗设施提前进行消毒,定位根尖以及牙周情况进行局部麻醉,根管治疗前先进行去净腐质,准备新的车针进入髓腔,传统髓腔后换高速球钻揭顶,同时保证揭顶完全能看清髓室底部为准,在切换裂钻进行修整髓壁;③定位牙体根管,运用X线、根测量仪、手感法测量牙体根管长度,若根尖破坏严重或根尖孔较大的患牙、根尖暗影较大的患牙、经过一次不彻底拔髓后有残髓的患牙建议拍初挫片;根管预备根据不同器械运用不同的预备方式:不锈钢K挫使用逐步后退法,预备发使用平衡力法;protaper器械采用逐步深入方式,应用较小的针头上下移动轻压式冲洗,同时注意针头情况;④根管消毒,选择氢氧化钙、碘仿、抗生素类、洗必泰类根据患者压题实际情况性根管消毒;⑤根管填充,填充前观察根管情况进行评估充填时机,患者无自觉症状、无明显叩疼、根管无异味、无渗出、无急性尖周炎症即可进行填充。充填的方法需填充物距根尖小于2 mm,充填致密、紧实、连续、锥度合适。充填完毕后烫牙胶尖根管口2~3 mm。使用小号充填器进行冷加压并进行严密的冠方封闭。实验组给予患者显微根管再治疗,具体实施步骤包括:①患者入院检查同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超声显微技术检查;②调整患者体位调整为仰卧体位、头部位置、口镜位置、物镜位置确保所有观察无保持在视野中央;调节显微镜瞳距,用双眼观察视野,避免治疗过程中单手操作,将显微镜视野从低倍逐渐放大调整焦距达到中倍的操作条件即为10~16倍。③进一步调整患者体位和显微镜倍数,患者的头部位置调整至45°同时询问患者是否存有不舒适,调整椅子的高度将患者双脚平方地板,腿部与地面呈平行或略倾斜,保持背部舒适且有支撑。调整显微镜放大倍数,将倍数调制2.5~8倍适用于观察患者患牙或者窝洞,局部麻醉后将患者牙体患处暴露在视野范围,采取显微镜观察牙体充填物,去除,观察髓室底颜色以及根管口;④定位根管口位置,运用超声工作尖缓慢进入根管,清理根管内的感染物质和坏死组织,在显微镜的辅助下,测量牙体根管长度,根管预备及有效冲洗,将根管干燥后,选择药物进行热牙胶垂直加压填充根管,并进行严密的冠方封闭;⑤全程保持无菌操作;⑥叮嘱患者日常注意事项,出现牙齿疼痛时及时到医院就诊。

1.3 观察指标与评判标准。采用医院自制记录表,将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记录,并通过计算将其发生率进行对比;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进行比较,满分为10分,分数越高,代表疼痛感越剧烈。

1.4 统计学分析。根据SPSS 26.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此次研究中采用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s)、[n,(%)]进行表示,为验证此次研究结果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进行F以及χ2检验,以差异P<0.05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通过观察发现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出现数量不等的根管穿孔、器械分离等,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果显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述表1数据。

表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2.2 两组治疗时疼痛程度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结果显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述表2数据。

表2 两组治疗后疼痛程度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后疼痛程度比较(±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0 7.65±1.15 6.89±1.27实验组 30 7.54±1.30 4.56±0.77 t-0.347 8.593 P-0.730 0.000

3 结论

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不断发生改变,根尖周病患者的人数比例开始逐年攀升,据相关卫生组织调查显示[6],该疾病的平均发病率约为23.74%,时至今日,我国根尖周病患者人数约高达3726万。根尖周病主要是由口腔中出现感染、刺激或创伤的人群不注重口腔卫生,以及龋齿未及时进行治疗都是其发病的主要因素。口腔中的卫生管理不好、食物嵌塞未能及时处理干净,导致细菌在口腔中大量的聚集,引起牙体产生龋洞,进而引发感染和牙髓炎、根尖周病[7]。临床将根尖周病的典型症状分为两种,其中急性的根尖周炎包括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具有发病急、疼痛程度剧烈,时间长的特点[8]。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患者感觉牙齿身长患牙早接触,影响患者咀嚼食物甚至影响日常生活,且随着疾病的发展,促使尖周膜内压力显著增高,患者的牙齿伸长感更严重,轻度松动不敢对合牙齿,并伴有持续性自发痛[9]。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是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衍生发展而来,根尖牙周膜破坏溶解,周围脓液聚集,脓液进入髓腔产生剧烈的疼痛,且牙齿松动较为严重、面部出现明显肿胀、根端红肿部位呈压痛、牙齿伸长感加重、不敢对牙合加重且伴有头痛、体温升高、烦躁、软组织水肿等,严重影响了患者日常工作生活,为患者带来不必要的心理负担[10]。慢性的根尖周炎无疼痛感,多见为咀嚼无力和不适感,初诊时可能见有颊舌侧窦道产生,如:根尖周芽肿是根尖周病变区域的骨组织遭受破坏,促使肉芽组织被替代,患者无自觉症状,时而出现咀嚼不适或咬合无力感;根尖囊肿,是根尖囊肿增大促使周围的骨质造成压迫性吸收,压迫相邻牙齿牙质和牙根的吸收。临床主要采用根管治疗为主,但在治疗后由于患者根尖的炎症未能得到有效地控制,或其他原因,需再次进行根管治疗。常规根管再治疗虽操作步骤简便,但治疗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有,盲视进行清除局部坏死组织,以及冲洗效果欠佳,降低了手术成功率,导致根管内部依旧残留部分感染物质和坏死组织清除不彻底,增加了患者术后的复发率同时消耗浪费了医疗资源。因此,运用正确科学的治疗措施对根尖周病患者治疗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显微根管再治疗符合了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在医疗的理念,在手术过程中充分将患处暴露在视野范围,是目前治疗根管的最佳治疗方法,也是目前国际上和国内最先进的治疗措施。显微根管再治疗可将根管内的牙髓以及感染物和坏死组织彻底进行清除,将视野放大10~30倍,大大增加了医生在手术过程中视野的清晰度,在后期做根管填充时,可将牙胶充分填充根管组织内,消灭死腔。相比于常规根管再治疗,显微根管治疗填充过程更严密,在打开髓腔后能更直观更准确的定位根管,放大患处,提高医生治疗过程的视野,确定牙体龋坏组织的颜色和变化,进一步的清楚患者牙本质的玷污层以及碎屑,提高复杂性根管的冲洗效果,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同时,明显降低该类疾病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并明显缓解其疼痛感,既节约了医疗资源的使用,也充分达到了微创治疗的目的。在传统根管治疗中,开髓后只能单纯依靠视觉和经验寻找根管,在找寻过程中容易出现根管遗漏的可能,进而导致根管治疗的失败。显微根管治疗能寻找隐藏或遗漏的根管,可观察到肉眼无法捕捉或普通放大镜无法观察到的细小病损,利用显微镜放大的作用和照明条件,仔细地检查患牙的髓室底,让光线充分的进入髓腔,让根管口充分的暴露,有利于美蓝染色和根管口及一系列微小病损的识别检查。同时,在手术过程中改善了视野是根管壁的穿孔更直接准确提高了穿孔治疗的预后效果,进一步的缩短了创口愈合的时间减少骨组织的剔除。上述实验中的两项研究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结果显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果显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充分证实此项观点的正确性,由此可见,针对根尖周病患者,显微根管再治疗方式具有更为显著的效果。

综上所述,根尖周病患者再治疗时应用显微根管治疗,能够明显降低该类疾病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并明显缓解其疼痛感,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根尖周炎牙体根管
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感染的效果探讨
不同根管填充程度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
维他派克斯糊剂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严重根尖周炎伴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一次性和多次根管治疗对根尖周炎的疗效对比
口腔科根管治疗术中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分析
橡皮障使用情况在牙体牙髓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采取根管填充氢氧化钙糊剂+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炎的疗效
分析多次法根管治疗术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在牙体牙髓病中的效果差异性
牙体种植联合正畸治疗对先天性牙列部分缺失患者种植成功率及美观度的影响
V型根管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