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蓝莓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21-07-23 06:14谢学军金冬艳王书可
中国农村科技 2021年7期
关键词:鲜果蓝莓栽培

文/谢学军 金冬艳 王书可

蓝莓(资料图)

说起蓝莓这种水果,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高昂的价格,还是丰富的营养价值?蓝莓栽培历史不足100年,最早始于北美,北美洲早期的定居者利用其作为食品和药品的主要成分。

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首次引种蓝莓,并于90年代成功进行蓝莓的本土化栽培,经过多年的实验、育种和推广,2001年由企业牵头在全国各地发展蓝莓商业性栽培。

目前,国内蓝莓生产主要以日光温室和冷棚为主要生产设施,栽培的蓝莓品种主要有“蓝丰”“雷戈西”“北陆”“灿烂”四个品种,占比分别为30%、15%、10%和10%。另外还有“奥尼尔”“都克”“密斯梯”,占比均为5%。

我国蓝莓栽培面积和产量列居全球第四位,蓝莓栽培面积由最初的24公顷(2001年)发展到31210公顷(2015年);产量由2002年的9吨发展到4.32万吨。据中国蓝莓产业分析报告数据,到2018年底,全国蓝莓栽培面积55344公顷,产量18.42万吨(包括日光温室和冷棚)。

在各省市中,栽培面积以贵州、辽宁、山东、吉林和四川位列前五位,产量以贵州、山东、辽宁、浙江、安徽、四川和吉林位列前七位。贵州省、山东省、辽宁省和吉林省为中国蓝莓最早产业化生产的四个省份,合计产量占据全国的73.38%,也是到目前为止全国蓝莓鲜果的主要产区。

图1 2001~2015 年我国蓝莓栽培面积和产量变化情况

蓝莓优势产区情况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吉林、黑龙江产区,辽东半岛产区,胶东半岛产区,以浙江、江苏为中心的长江中下游产区和云贵高原五个主要产区。

黑龙江、吉林地区是我国野生蓝莓主产区,全国约90%的野生蓝莓都分布在此。目前人工栽培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和大小兴安岭。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湿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适宜种植抗寒性较强的矮丛蓝莓。野生蓝莓与矮丛蓝莓的果实较小,不适宜鲜食,因此果实多用来做加工原料,这一地区的蓝莓加工企业较多。

辽东半岛地区大连、丹东是该地区蓝莓集中生产区域。辽东半岛较黑龙江、吉林气候较暖,冬季降雪量有限,土壤偏酸,降雨量较大,适宜种植抗旱性较差的北高丛蓝莓。大连市的设施农业发达,在政府的财政补贴蓝莓产业政策鼓励下,对蓝莓进行了设施化生产,产品质量达到标准化,鲜食品种培育专业化,实行产品差异化和反季节销售。丹东市以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战略,农产品深加工发展水平高推动了蓝莓种植、加工的发展。2010年开始进入丰产期,面积达333公顷,是2006年的13.8倍。

胶东半岛地区青岛、连云港、威海、烟台是胶东半岛地区生产蓝莓的主要城市。胶东半岛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暖,湿度较大,适宜种植北高丛蓝莓品种。这个区域的蓝莓5、6月份采收,早于其他地区,在市场空档期上市,可有效弥补市场空缺。胶东半岛地区的果蔬产业化发展经验丰富,近年来又有青岛沃林蓝莓果业有限公司和江苏沃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经济实力雄厚、以蓝莓为主的大型农业综合企业的发展壮大,有效地推动了该地区蓝莓的产业化发展。

长江中下游地区以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等省市为蓝莓主要产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高温,酸性红壤分布,湿润多雨,适宜耐湿热的兔眼蓝莓和南高丛蓝莓的栽培。到2012年,江苏、浙江、安徽、上海等地总栽培面积已超过4万亩,产量超1000吨。另外,长江中下游地区消费力强,目前果品以鲜果为主。预计在未来10年,随着蓝莓产量的增加,产品的形式将向深加工转移,逐渐形成以鲜食为主导,鲜食、深加工一体化的产业链。

云贵高原地区蓝莓主产区以贵州为中心,向四川、云南辐射。云贵高原土壤条件适宜,气候条件复杂,在不同海拔地区均有适宜栽培的品种。兔眼蓝莓和南高丛蓝莓为主要栽培品种。云贵高原地区地形多变,不利于鲜果的运输,多就地加工成保质期长的冷冻果、干果等便于储藏运输的加工品。地区龙头企业以优质蓝莓系列产品为发展重点,以蓝莓培育、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经营模式有力推动云贵高原地区蓝莓产业发展。

我国蓝莓加工产品主要分为初加工和深加工两大类,其中初加工产品是指蓝莓鲜果经过初级加工处理,作为鲜食销售或再次加工的主要对象,蓝莓鲜果由于售价昂贵,成为目前少数全部经过商品化处理上市的鲜果。(资料图)

我国蓝莓加工现状

蓝莓因其柔软多汁,在夏季高温气候条件下成熟,因此其保鲜难度和成本较高。主要以加工为主,我国蓝莓加工产品主要分为初加工和深加工两大类,其中初加工产品是指蓝莓鲜果经过初级加工处理,作为鲜食销售或再次加工的主要对象,蓝莓鲜果由于售价昂贵,成为目前少数全部经过商品化处理上市的鲜果,采用分等、计量包装上市,无散装等零卖现象。深加工产品包括果汁、果酒、果酱、乳制品等。

蓝莓果汁是中国目前市场上最主要的加工品之一,在品牌数量、产地范围、消费总量、知名度等方面均处于蓝莓加工品的前列。据统计,截至2016年中国市场拥有独立品牌不考虑包装容量的蓝莓饮料品种约30余种。目前中国市场的蓝莓饮料绝大多数原料都是野生果,生产厂家位于野生蓝莓的主产区,如长白山、大兴安岭和伊春等地,只有为数不多的非产区加工厂通过收购原料进行生产,分布在浙江、大连、江苏等地。

蓝莓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蓝莓产业在我国已经逐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商业化的发展趋势,但由于我国引进蓝莓时间较晚,目前蓝莓的产业发展主要还是以企业经营为主。在蓝莓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困难。

生产标准化程度不高。受技术因素影响,我国蓝莓种植仍缺乏准入标准,培育出来的蓝莓从果种到果实,再到加工出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品牌效应和经济效益,阻碍了蓝莓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储存、运输技术落后。蓝莓产业的供需不平衡,主要消费地区为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但蓝莓主要产地却在经济力量相对薄弱的东北地区。我国针对蓝莓的保鲜技术尚需改进,运输过程中造成了一定的果实浪费,对蓝莓的经济效益产生了影响。

产业链条不完善。蓝莓产业没有形成从种植到加工、销售的明确产业链,缺乏科学的产业化路线,导致鲜果的销路不通畅、销量不足,而销路不通又反过来影响了果农种植蓝莓的信心,使得蓝莓产业规模无法扩展,没有形成大批量的规模化、产量化蓝莓产业。不管是来自国内还是国外的压力,蓝莓鲜果产业市场竞争将会愈来愈激烈。

产业发展缺乏规范。蓝莓在全世界的栽培历史仅一个世纪左右,因此国内蓝莓加工业的发展历史更短,但目前我国蓝莓加工产业发展已进入迅速发展阶段,加工企业数量激增,市场竞争日渐激烈。大部分蓝莓加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味地追求当下的利益,忽视了产业的长远发展,在产品生产标准化、技术专业化、人才培养、品牌意识树立等方面的认知严重缺乏,这些制约因素都将会影响到企业乃至整个蓝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蓝莓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继续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加大科研力度,因地制宜的选育适合中国各地区栽培的高产、优质品种,增加品种储备。通过教、学、研结合、科研团体和企业共同承担课题等模式,逐步形成跨地区、跨专业、跨行业的综合性研究团体,在育种、栽培、采收、贮藏、加工、营养成分分析、新产品开发等技术领域取得更大的成果,并加大科技推广力度。

蓝莓(资料图)

开发国际国内市场需求。中国企业可关注对北美、欧洲等蓝莓的最大消费和贸易市场变化,利用地理优势,针对亚洲最大进口国,弥补其消费缺口。蓝莓产品的健康和经济价值,符合新时期消费者对于食品高层次要求,市场初具规模。加上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稳定增长,国内蓝莓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加大,应充分利用好国内市场,带动消费。企业应继续加大宣传力度,使消费者在产品生命周期初级阶段产生良好的认知,快速拉动需求。

加大产品开发力度,增加其附加值。根据美国蓝莓产业的发展趋势,未来消费者对蓝莓加工品的需求会大幅上升,因此原料供应显得尤为关键。生产企业应在继续开发野生蓝莓的同时,扩大栽培蓝莓的生产面积,吸引较大规模加工企业,利用其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广泛的营销网络不断开发新产品,实现专业化分工,推动产业发展。另外,生产企业自身也可以采用多元化经营模式,如学习美国和日本等国,建立绿色种植、采摘园,吸引终端消费者,增加产品附加值。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针对中国蓝莓产业的发展现状,产业无序竞争的现象开始出现,而目前的政府行为多分布在生产环节,对于蓝莓的产品流通和市场开发涉猎较少,这与蓝莓产业成长的初级阶段相一致。因此各级政府可以在资金投入、政策补贴、行业协会组建、市场及行业信息搜集和发布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根据各地区资源优势将蓝莓产业作为区域发展的新增长点,开展中国蓝莓产业的宏观战略研究,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为蓝莓产业创造了有力的宏观发展环境,引导企业带动蓝莓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猜你喜欢
鲜果蓝莓栽培
山楂树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夏秋栽培番茄 要防早衰
油麦菜栽培要点
基于区块链技术在鲜果与健康领域结合的应用探究
苏格兰:种植者呼吁推广本地蓝莓
9月槟榔市场监测分析
西海岸的蓝莓名片
甜甜的蓝莓果
大豆要高产,该如何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