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青南牧区雪灾天气气象服务实践与思考

2021-07-23 05:48海显莲石成珍桓姝琦
青海草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雪灾牧区气象局

海显莲,石成珍,桓姝琦

(1.青海省气象台,青海 西宁 810001;2.青海省玉树州气象局,青海 结古 815000)

1 前言

青南牧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其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既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也是中国最大生态功能区和水源涵养地,对广大中下游地区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起着生态屏障作用。2018年11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青南牧区积雪极为严重,人民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本文对此次雪灾的决策气象服务进行全面分析、梳理,找出存在问题和不足,为提高灾害性、转折性和高影响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及服务能力提供参考和借鉴依据。

2 雪灾特征分析

2.1 青海省雪灾历史变化特征

1961~2017年冬半年(当年10月~次年5月,下同),青海省50个台站共发生雪灾756站次,其中轻灾486站次,中灾169站次,重灾77站次,特重度雪灾24站次。

1961~2017年,青海省雪灾次数总体呈微弱的减少趋势,进入本世纪以来雪灾明显减少(见图1)。2000~2017年较1961~2000年平均每年减少2.6站次。分析各等级雪灾变化,近57 a来,轻灾和重灾呈现微弱增多趋势,增多率分别为0.2次/10a、0.02次/10a,中灾、特重度雪灾呈现减少趋势,减少率均为0.1次/10a。

图1 青海省雪灾历史变化

2018年入冬以来(2018年11月1日~2019年3月31日,下同),青南牧区共出现特重度雪灾5站次,为1961年以来全省出现特重度雪灾最多的年份(见表1)。

表1 青海省出现特重度雪灾年份及台站次数统计

2.2 2018~2019年青南牧区雪灾特点

2.2.1 降雪量偏多明显,为历史同期最多 入冬以来,青海省平均降雪量32.4 mm,较常年同期值(13.3mm)偏多1.4倍,列1961年以来第1位。其中青南牧区偏多1.2倍,平均降雪量创历史同期最多。

2.2.2 强降雪次数偏多,为历史最多年 入冬以来,全省降雪天气频繁,共出现大雪以上天气60站次,较历史同期最多年偏多26站次,创历史同期最多;中雪天气128站次,比历史同期最多年偏多21站次。其中青南牧区共出现大雪以上天气26站次,创历史同期最多;中雪66站次,仅次于2012年的69站次,为历史同期第2多。另外,62%的气象台站日降雪量接近或突破历史同期极值。

2.2.3 积雪持续时间长,多地雪灾等级为历史最重 入冬以来,青南牧区玛多、杂多、甘德县等地积雪深度≥2 cm,积雪持续天数长达75~143 d,为历史同期最长,最大积雪深度13~22 cm,玛多最大积雪深度创历史极值。杂多、玛多、甘德县和称多县清水河等4站达特重度雪灾标准,特重度雪灾站数为历史同期最多(见表2)。

表2 青南牧区部分站点雪灾与历史雪灾年对比

2.2.4 气温普遍较低,积雪融化缓慢 入冬以来,全省平均最高气温1.1℃,较常年平均值(1.9℃)偏低0.8℃。由于日最高气温长期处于0℃以下,气温低,积雪难以融化,多地出现不同程度雪灾。

3 雪灾影响分析

2018~2019年,青南牧区多次出现强降雪天气过程,致使牛羊觅食困难或死亡,牧户受灾,使人民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其影响主要包括两方面。

3.1 不利影响

一是牲畜死亡。较厚的积雪掩埋牧草,致牲畜采食量大幅度减少,引起牲畜挨饿、受冻死亡。二是交通运输。高海拔地区、阴坡路段积雪融化缓慢,路面积雪结冰易造成交通事故,影响道路畅通。三是融雪性洪水。由于积雪较厚,后期气温回升快,易造成局地融雪性洪涝,或者形成冰坝,导致松散型堰塞湖,影响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3.2 有利方面

一是利于冰川和冻土保育。降雪天气有利于高海拔雪山的雪层增加,对冰川和积雪有一定的补给作用,延缓冻土的融化和退化。二是改善生态环境。大范围积雪有利于增加土壤相对湿度,雪盖利于牧草越冬保温、牧草返青及后期生长发育。三是减轻火灾、病虫害风险。积雪堆积利于减轻森林草原火灾风险及病虫害发生,有利于三江源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维持和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四是利于流量形成。春季回暖后,冰雪融水,利于湖泊水源补给,对于三江源地区径流量及产流量形成,起着天然调蓄作用。

4 气象服务分析

雪灾发生后,为提高智慧气象服务,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青海省气象部门高度重视,积极投身到雪灾监测、预报预警服务之中,从横向、纵向进行了多元化的指挥与支持,抗灾救灾工作体现了“大雪大灾之年小难小损”。

4.1 预测评估,提高牧区防灾、抗灾意识

2018年10月10日青海省气象局向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制作发布“青海省今冬明春雪灾前后趋势预测”《决策气象信息》,建议相关部门及早部署,加强宣传,提高农牧民防灾意识,积极做好防灾抗灾准备工作。

4.2 积极应对,加强组织领导、决策部署

2月3日,青海省应急管理厅联合省气象局下发了《关于做好低温雨雪冰冻防范应对工作的通知》。2月12日,青海省气象局通过下发通知,进一步安排部署雪灾气象服务工作。2月19日,省气象局召开专题部署会,11时30分启动雪灾Ⅲ级救灾应急响应命令。2月22~24日,许维俊副局长带队前往玉树州气象局及杂多县气象局指导抗灾救灾工作和慰问一线干部职工,工作组听取了全州积雪分布状况、雪灾程度及发展趋势、气象服务等方面情况汇报,实地查看灾情,针对后期抗灾救灾提出七点要求。

4.3 跟进决策、精细服务,指挥棒作用凸显

面对雪灾,各业务单位加强会商研讨,科学研判雪灾发展趋势,跟进决策、精细服务,及时向政府决策部门滚动提供防灾、抗灾和救灾决策气象服务产品。

青海省气象局前后相继共制作发布10多种气象服务产品,其中,《决策气象信息》4期、《重要天气报告》11期、《天气周报》2期、《专题天气预报》62期、《应急快报》54期,雪灾预警信号10次、寒潮预警信号1次、道路结冰4次、暴雪预警信号1次、《雪灾监测信息》24期、《雪情资料信息》51期,《积雪遥感监测及评估预警气象服务产品》23期、《决策咨询服务材料》4期,遥感监测中心于3月6日至12日在玉树、果洛州等地实际调查雪灾情况,及时订正了积雪遥感监测模型,结合卫星遥感监测和青海省智能化网格预报数据尝试制作发布积雪预估产品2期。期间,与中央气象台开展天气会商6次。

4.4 查缺补漏,强化雪灾天气气象技术服务总结

为及时总结雪灾监测、预报预警以及气象服务和组织管理工作中的经验,查找应对重大气象灾害全链条业务中出现的不足,不断优化应对重大气象灾害的工作流程,完善工作措施。3月28日,青海省气象局应急与减灾处下发《关于做好雪灾气象服务全面分析总结的通知》。4月1日,青海省气象局科技与预报处下发《关于召开雪灾预报预测技术总结视频交流会的补充通知》(青气预函〔2019〕7号)文件。5月上旬,青海省气象局组织召开青南牧区雪灾预报预测技术及服务工作视频交流会。

4.5 精准服务,得到多级领导批示肯定

针对青南牧区的雪灾,气象部门采取多元化服务模式,争取在第一时间将预报服务材料报送到决策部门,力争将灾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决策气象信息》第4期材料“青南牧区积雪监测及分析”中首次提及“预计雪灾将于3月下旬趋于结束”,精准服务,为抗灾救灾工作提供有力的气象服务保障,决策部门“指挥棒”作用进一步凸显,此次材料得到省委王建军书记、省政府刘宁省长、匡湧副省长、中国气象局余勇副局长、青海省气象局白海局长等领导同志批示肯定。

5 存在问题

5.1 雪灾综合观测能力较弱

牧区称重式雨量传感器、雪深仪等全自动化观测设备在青南牧区乡镇无全覆盖,研判雪灾雪情发展的连续观测资料不足,影响了雪灾雪情的发展研判及后期服务工作,无法满足地方政府需求。

5.2 现代化建设进程相对滞后

在重大气象灾害的预报预测及服务方面,仍存在精细化水平不高、灾害风险评估业务能力不足,省、州、县一体化业务平台建设滞后。

5.3 气象服务信息内容不够丰富

牧区常规天气预报基础上延伸的简单服务内容,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农牧业的生产需求。

5.4 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力度不足

牧区气象服务信息接收存在盲区,农牧民能够接触的气象科普知识和灾害防御知识薄弱。

5.5 气象与地方相关部门间业务合作不够深入

根据双方业务、掌握的信息及技术优势,进一步交流研判工作不到位,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机制尚未完善。

6 讨论与建议

6.1 加快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投入

在牧区乡镇升级安装称重式雨量传感器、雪深仪,强化自动气象站建设,构建完善的全天气象要素监测网点,实现农牧区区域内采集到的气象要素资料完整、准确和具备代表性,提升综合气象监测综合预判能力,为开展精细化气象服务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撑;加快省、州(市)、县一体化业务平台建设,不断完善气象预报预测业务系统,努力提高预报预测和灾害风险评估水平。

6.2 提高气象预报精准度、时效性和覆盖面

准确的预报预警和及时的信息发布是做好降雪气象服务成功的关键。从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角度出发,准确预报预警降雪天气过程,为各部门决策赢得时间,提前布置并采取措施,可将损失降到最低。此外,还要不断推进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的覆盖面,特别是针对游牧人员,做好气象预报预警信息“最后一公里”的传输。

6.3 开发丰富多样化气象服务产品

充分了解现代农牧业生产发展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制作发布农牧民实际需要的气象预报产品及生产服务内容。针对牲畜生长发育情况开发专业化、个性化、特色化的服务产品,采取灵活服务方式,切实为地方农牧业发展提供专业气象服务,确保气象服务跟得上现代农牧业生产发展建设步伐。

6.4 强化入冬前气象服务演练

州(市)、县应该不定期地开展气象服务应急演练工作。在演练中,应把复杂天气形势、突发重大事件、气象服务细节、观测设备保障等考虑在前面,真正做到反应迅速,服务周到。农牧业群众要及时收听气象预报广播,尤其是在牲畜过冬和春秋季转场季节及早做好防灾救灾准备工作。

6.5 舆论引导和科普宣传,提高农牧区灾害防御能力

新媒体涌现对于气象部门来说,是一种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也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应当充分借助各种可以宣传气象知识的途径和渠道,加大气象科普和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力度,深入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让群众及时了解和掌握“三性天气”以及气象知识,推动全社会参与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农牧民防灾减灾意识。

6.6 强化纵横部门联动,实施响应机制

强化纵横向部门联动,发挥灾害性天气“三级响应”服务机制,做到气象灾害信息发布、传输、接收每个环节都衔接顺畅,实现灾害防范有效提醒,增加气象服务的形式,扩大服务面,不断提高决策气象服务信息报送时效,为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指挥部署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科学决策支撑。

6.7 加大卫星遥感监测,强化新资料应用力度

青南牧区地形复杂、气候独特、人口稀疏,站点寥若晨星,冬春季降雪量以及有些可用信息量无法从自动站获得可信数据,应加大卫星遥感监测,强化卫星云图分析、气象参数遥感反演和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以及农作物、牧草长势等新资料的应用力度。

6.8 提高服务人员综合素质水平

提高服务人员综合业务知识水平,扩大知识面,提升对热点问题的洞察力,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能力,加强平时的积累,逐步培养大局观,关键时刻才能为决策服务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从管理层面来说,分级制定决策服务人员综合素质培养梯队计划,进一步完善决策服务业务岗位设置,提高决策服务人员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雪灾牧区气象局
青海海西地区近41年雪灾时空分布特征
试析藏北牧区的“盐语”民俗①
民族传统游戏在牧区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运用
牧区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策略
英国
新巴尔虎左旗
新巴尔虎左旗大(暴)雪天气特征分析
雪灾对林木资源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案例研究
英国气象局预测今年全球“热力不减”
英国气象局预测今年全球“热力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