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蔚 梁馨化
摘 要:在“三全育人”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呈现新的特点,网络平台促进了教学方式的创新,但对思政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提升育人的效果,思政课教师要把握好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把握教材是前提,了解学生是关键,上好课是重点。
关键词:“三全育人”;理论教学;教师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07-0-02
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 “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的工作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经开始了,因此对于推进思想理论的“三进”路径已经有章可循。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课程思政工作要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1]。在“三全育人”模式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以下简称“概论”课程)更具有理论优势。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在这个背景下,根据课程和学生的特点,上好思政课,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
一、在教材体系下构建多维知识体系
现全国普通高校使用统一教材,随着实践和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教材也先后进行了6次修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进教材工作得到了充分保障[2]。教师在统一教材的基础上,只有把握好教材内容以及理论导向,才能够更好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进课堂、进头脑。
从教材内容体系上看,“概论”课程的内容主要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教材中对理论的表述简洁、凝练,概括了理论的形成、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能够让学生理解并正确认识理论内容。对于教师而言,需要进行横向总结概括,才能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在比较中认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变化。
2020年12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教材〔2020〕6号)中就教材改革创新提出了可实施方案,对不同阶段的思政课程和同一阶段的不同思政课程提出一体化建设,统筹推进。这解决了在教材上内容的重复交叉,增强了课程的专业性和区分度。其中明确了“概论”课程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让学生系统掌握两大理论成果,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并坚定“四个自信”。教师在教材更新的过程中既要把握好“概论”课程的内容,还要注重与其他思政课程内容的衔接,才能构建好教材中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进而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和思想上的引导。
二、以学生为核心把握育人方式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这里的备学生就是尽可能地全面了解学生,但更多的是掌握群体特征。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可以从其他课程、本课程以及网络平台来掌握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想动态。
在大部分高校,“概论”课程是本科阶段最后一门思政课程,因此学生在其他思政课程中的表现是有价值的参考。因此,教师可在课程结束后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交流,比如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同的专业、班级的学习情况,通过对这些方面的交流可间接掌握学生大体的学习模式和学习态度。而学生对每门课都有其独立的思考和需求,所以在课前教师可进行问卷调查,直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期待,以及他们的关注点。这既能从总体上了解学生团体的特点,又能够注意到个体的差异,可有针对性地推进“三进”工作。
课程的差异性也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专业课较思政课而言专业性强、难度大、实用性强,所以学生对专业课的态度更认真,分配的时间更多。因此临近期末会有些学生在思政课堂上复习其他课程内容,而课下也不会用更多时间复习思政课。所以对学生而言,思政课最有效的学习时间就是课堂时间,而学习效果更多取决于教师的授课精彩程度以及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对“概论”课程的需求不局限于知识和理论,而期末考試的分数仅仅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入脑”程度,而“入心”则要通过学生的言行进行观察,因此就要对课程的考核方式加以创新,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三、以课程为基础延长育人过程
(一)诠释好理论的整体性
整体性及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整体推进“三进”工作的哲学依据[3]。学生从网络和其他专业课程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多为碎片化的了解,而从“概论”课程上可以整体把握理论的形成、内容和意义,再比较中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学生对于理论的整体性把握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一个是内容的完整,一个是结构的完整。目前,部分高校“概论”课程采取的是专题教学,每个专题内容完整而且有深度,能够帮助学生完整而深入地理解理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个“为什么”。教师要以中国故事为点展现理论本身的科学性和实践性,要以时间为线展现我国的发展变化历程,要以国际空间为面展现实践效果的差异性。首先,教师要讲好中国故事,达到和学生共情的效果。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伟人事迹、党史故事、内政外交的成就和地方发展实例,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的经典事例能够让学生将理论和国家的实际发展联系起来,将党和人民联系起来。其次,教师要讲好我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发展历程,让学生通过感受时代的变化领会理论的内涵。理论来源于实践,在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的思想理论,“00后”只感受到国家由富变强的过程,对于我国为什么坚持党的领导、为什么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缺乏更深刻的认识,因此要完整讲授国家的发展历程才能够让学生更深刻理解理论之间的继承和发展以及理论的内涵。最后,教师要以国际视角来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教师可以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将中国进入新时代所取得的发展成就放在国际范围内进行比较分析,适当结合国际组织和重要领导人对我国的评价以及外国人视角下关于中国的纪录片,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科学性。
(二)把握好“概论”课程的关键环节
当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对于推进思想政治理论“三进”工作是十分有利的,教师要把握好“概论”课程线下和线上的互动交流环节。课堂上互动交流环节能够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这能够直接反映出学生对思想理论的理解程度。对于互动环节的设置,教师要将理论学习要点与学生的专业、兴趣和时事相结合,实现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线下课程受学时的限制,互动交流的时间是有限的,而线上课程可作为有效的补充。线上平台在课后的利用率较高,教师可在线上平台的建设中从课程内容、拓展资料以及师生互动交流三个方面入手,增强“三进”效果。在课程内容方面,可以将学习资料进行资源共享,并辅以测试和思维导图加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拓展资料则不以课程考核范围为限,将前沿资讯、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著和文章进行分类展示,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学习需求。最后,教师要利用好线上学习平台,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并根据线上学习数据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检验、分析和调整教学方法。
(三)组织好实践教学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同时也是加深认识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除了理论教学外,还要对实践内容进行充分考察和研究,才能够组织好实践教学。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包括主题参观学习、社会调研、拍摄情景剧、“微电影”等多种形式,在形式和内容上与课程思政以及学生的党团活动有高度的一致性。为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理解程度,“概论”课程中将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及成果作为成绩的一部分。从育人角度看,实践环节不应在统一指导后止于公布分数,还要对实践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指导,在课程结束后依然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延长育人过程。
在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中,思政課体现出理论内容的整体性、时代性,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混合式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度,提升创新性和实践性。在授课过程中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是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的体现,也是“三全育人”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论进课堂、进头脑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高宁,王喜忠.全面把握《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理论性、整体性和系统性[J].中国大学教学,2020(9):17-22.
[2]薛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研究[J].高教学刊,2018(14):182-184+187.
[3]张毅翔.系统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整体性视角[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3):80-84.
(责任编辑:董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