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家擎 高书杰
摘 要:高校学生会组织改革是提高青年学生干部能力作风的“关键一招”,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关键一招”。近年来,各高校学生会改革工作虽取得实质性进展,但在干部培养、组织建设等方面仍存在较多薄弱环节,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学生会组织存在的五项改革困境,从三个维度对进一步加强学生会组织建设提出发展策略。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学生会组织;改革;建设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1.053
高校学生会是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与团委的指导下,一支以学生为主体,以服务学生为宗旨,以传递学生心声、维护学生正当权益为要求,以畅通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搭建交流桥梁与服务纽带为目的学生组织。步入新时代以来,团中央不断加强学生会组织改革与发展的深度融合,先后印发了《学联学生会组织改革方案》(下面简称改革方案)《关于推动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改革的若干意见》(下面简称若干意见)等指导文件,各高校学生会组织的改革工作也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为进一步发挥学生会组织在服务广大学生、构建文明校园等领域的先进作用,各高校应将学生会改革与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工作抓实抓细,不断增强学生会组织在学生群体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推进高校群团事业建设。
1 新时代推进高校学生会组织改革的重要意义
1.1 提高学生干部队伍综合素质的时代要求
学生干部作为构成学生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是广大青年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和关键少数,是推进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主要着力点和突破口。近年来,在加强学联学生会改革的时代大潮中,始终将提高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强化对学生干部队伍工作能力与工作作风的要求,使学生干部真正成为向学生群体传递党的理论思想、倾听同学心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青联十三届全委会全国学联二十七大的贺信中将引领新时代广大青年学子坚定“跟党走”的理想信念摆在战略高度,要求各级党委要深刻“把握青年特点”,扎实推进青年学生教育培养工作,要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建设“让党放心,让学生满意”的学生干部队伍。新时代推进高校学生会组织改革就是要以政治坚定、能力过硬的学生干部队伍为引领,团结带领广大先进青年在新征程的发展道路上矢志拼搏奋斗,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添砖加瓦”。
1.2 完善高校民主管理体系建设的发展要求
学生群体作为高校民主管理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参与者”与“贡献者”,更是推动高校实现教育教学与管理水平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在《若干意见》中,突出强调了各高校应规范召开学生代表大会,充分发挥学生代表大会制度的“回音壁”和“收信箱”作用,让学生代表大会成为收集同学诉求,讨论学生事务的决策议事平台。学生会工作人员应走进学生,深入调查,征集同学们在教育教学、成长成才、生活服务、权益维护等方面的真实需求,并在学生代表大会上对各类提案进行讨论、酝酿和表决,会后将提案以工作建议的形式如实反馈给学校各职能部门。此项制度的建立和推进,一方面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体现“服务同学”的工作要求;另一方面能够协助学校教育管理者更加准确的获悉学生建议,为高校管理注入“民主”的强大基因,使高校的决策制定更加科学化和民主化,从而推动高校民主管理体系与管理能力的逐步完善。
2 高校学生会组织改革与发展困境
2.1 学生会组织职能定位有待进一步明确
要想最大程度发挥学生会组织在高校青年教育与服务中的重要地位,就要准确明晰学生会职能定位这一核心要义。《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章程》明确强调,学生会要以“全心全意服务同学”为宗旨,这就要求在学生会组织要充分聚焦“学生”主体,不断强化“服务”功能。若将学生会比作连接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团委教师则为建造这座“桥梁”的“工程师”,但在个别院级层面学生会组织的“桥梁作用”却发生结构性失衡。院级学生会的日常工作多数由学院团委书记或辅导员老师指导开展,部分教师并未摆正学生会的职能定位,并未聚焦学生会的主责主业,让学生会成为帮助老师分担管理任务的“个人机构”,甚至让学生成为宿舍管理、文明纠察、校园保卫等行政职能的实施主体,错误的指导观念导致学生会组织的职能定位出现严重偏差。
2.2 工作人员遴选条件与程序有待进一步严明
学生干部能力与作风的综合表现是保障学生会组织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本轮学生会改革中,各级团委按照文件要求,及时变革以工作能力和工作成效作为学生干部准入与“晋升”唯一指标的传统模式,将政治态度摆在首位,不断强化学生干部的政治性;将道德品行、纪律作风作为重要考量因素,不断提高学生干部的先进性;将学习情况作为发展的硬性指标,不断发挥学生干部的示范性。在遴选程序中,着重强调基层推荐与政治审查,以更加严明的要求把好“入口关”。但由于学生会组织在推行改革前长期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导致部分学生加入动机偏移、服务意识淡薄、功利主义抬头,更让学习成绩成为多数学生干部的“痛点”,在学习综合排名前30%的刚性要求下“惨败下马”。因此,在未来的学生会组织发展建设中,要不斷提高对学生干部综合表现的考察,让学生干部真正成为能够引领广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先进群体,而不是干部的短期“培训营”。
2.3 述职评议与轮值制度有待进一步探索
《若干意见》中提出各高校要建立以学生代表为主体、以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与校团委为重要评议人员的学生会述职评议会制度,评议人员要定期通过述职评议会从多个维度对主席团成员及工作部门负责人的综合表现与履职情况进行评定,从而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同时,《若干意见》还调整了学生会主席团的组织框架,要求探索主席团轮值制度,不断提高主席团的工作活力,提升重大事项决策的科学性。在文件的指导下,各高校积极探索学生会述职评议会制度与主席团轮值制度,并于2020年召开学生代表大会前后印发了相关实施文件。但纵观全国各高校改革实况,以上两项制度多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自有模式,少数较早实行该制度的高校也难以形成一系列具有示范和借鉴意义的运行模式,对于相关制度的考察范围、指标设定、奖惩机制等方便尚有较多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