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专家”成带头人

2021-07-22 10:54黄振凡
时代报告 2021年5期
关键词:低产油茶

黄振凡

田林盛产油茶,油茶面积32.77万亩,其中成林面积27.92万亩。2015年,油茶产值达1.173亿元,占林业总产值的3.9%。2008年,被列为全区油茶产业项目发展重点县;2011年,被列为全区油茶产业科技重点示范县;2016年1月,中国经济林协会与田林县合作共建“油茶名县”。因此,油茶相关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田林县的主要产业和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近年来,由于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相关的扶持政策,使得油茶这个黄金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由此也孕育了一批产业致富带头人,今天我们要去采访的黄达能就是其中之一。

历经磨难 从不言弃

尽管昨晚下了场大雨,但8月的太阳依旧火辣,我们乘坐的汽车沿着田林至凌云二级路到达利周瑶族乡平布村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公路两旁漫山遍野刚嫁接过的老油茶树,有的刚露出嫩绿的新芽,有的已长成茁壮的新枝,一株株油茶树迎风挺立,一片生机盎然景象,令人心旷神怡。走进利周瑶族乡平布村油茶低产改造项目基地油茶林,二三十名村民正在顶着炎炎烈日,挥汗如雨地给油茶整枝修剪、接穗扎绑。一位个子不高,削瘦,脸膛黝黑,半头花白寸发的老人正在其中穿梭走动,不时地停下来叮嘱、交待着什么。

“他就是我们乡远近闻名的油茶低产改造技术能手、种植大户黄达能,我们就是聘请他的团队为我们村的油茶进行低产改造的。”同行的平布村党支部书记龚仁伟指着老人向我们介绍说。

今年58岁的黄达能是利周瑶族乡和平村平坤屯人,是油茶低产改造技术能手、种植大户,也是利周乡和平村农民嫁接技术团队组建人。

一个原来对油茶低产改造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如何变成低改技术能手的,这不禁引起我们的好奇。

劳动间隙,听完我们的来意,大家坐在树底下,从拉家常开始,黄达能慢慢地聊起了往事。

很难想象,眼前乐观朴实的黄达能,曾经经历这么多磨难。

早年由于家境贫寒,黄达能年少时只读到初中一年级便辍学回家,因为他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家中体弱多病的父母和一个伯母做不了重体力活,他要回生产队参加劳动挣工分养家。由于他未成年,只能按成年人一半计工分,一天5分,全家一天的工分加起来20分左右,常常是还没到月底,家中的口粮已经超支,只能先预借下个月的粮食来维持生活,就这样一家4口人艰难度日。

直到后来包产到户,他分得2.8亩水田,他将其中的1.5亩种植水稻,剩下的1.3亩种植黄瓜、豆角等季节性蔬菜并拿到市场上出售。另外,再养一些猪、鸡,鸭等畜禽,增加收入。这才暂时解决了温饱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村里同龄人外出务工的慢慢多起来。但为了照顾老人,他只能放弃外出务工,依然靠着近3亩水田艰难维持生计,日子也过得紧巴巴。

2001年,黄达能的妻子因车祸不幸去世,留下3个未成年的孩子,最大的11岁,最小的才7岁。这个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为了孩子,黄达能强忍着失去妻子的悲痛,抹干眼泪独自抚养3个孩子。“那时我既当爹又当妈,照顾孩子,还要挣钱养家,通常是半夜起来摘菜,拉到县城去卖,匆匆忙忙赶回来给孩子们做早饭让他们上学,然后喂好猪,再回地里忙活。”黄达能没有被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打倒,他起早贪黑、辛勤劳作,苦苦支撑这个家。

汗流不少,增产却不增收,腰包始终没鼓起来,生活依然艰难。

2010年,全县掀起林下养鸡热潮。“那时见到别人养鸡得钱,我也跟着发展林下养鸡,靠政府给的无息贷款采购8000羽鸡苗,建了一个500平米的鸡棚。”黄达能告诉笔者。

但由于他从没有大规模养鸡经验,不懂经营管理,加上公司技术指导不到位,疾病防控跟不上,尽管他小心翼翼的打理着鸡苗,但每一批鸡养到快有3、4斤时候,就突然染上疾病,而且传染很快,几天之内死了大半,当年就亏了5万多元。

想不到,苦干一年,还背了一身债,这让黄达能一筹莫展。但是忠实憨厚的他,有一股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精神。他一直在苦苦寻找另外的发展出路,一个偶然的机会终于让他再度燃起希望。

迎难而上 再遇契机

田林县油茶林大多是20世纪60~80年代种植的,以实生苗或点播造林为主,未经过严格选优,品种混杂、林龄老化较多,群众种植油茶多是抱着“人种天养、广种薄收”传统观念,因此产量低下、效益不佳的油茶林有26万亩之多,影响了油茶产业发展和种植户脱贫致富。为改变这种状况,从2010年开始,县委、县政府决定对全县劣质、低产油茶林分别实施换冠或更新改造,使老油茶林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黄达能家有十几亩油茶林,都是生产队分给他们或者他父亲后面陆续种的老油茶树,由于长期疏于管理,产量不高,质量也一般,每年仅够自用。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黄达能说,“那时家里能用的资源都用了,水田种稻谷和蔬菜,地里种有玉米,猪、鸡和鸭都养过了,只解决了温饱,还是摆脱不了贫困。”剩下的这片油茶林是最后的希望,在大家还在犹豫和徘徊的时候,他找到乡里和县林业局,主动报名,要求改造他家的老油茶树。

县林业局通过实地勘查,决定把他家的油茶地作为低产改造示范片之一,引进岑溪软枝2号、3号油茶系列优良品种,对林相不整齐、大部分老化的油茶树,直接采用优良品种进行更新造林改造,大力建造优质高产油茶基地,按照“良种+良法”的要求,进行科學抚育管理。县林业局组织油茶技术人员,全程指导黄达能改造油茶林。

“油茶低产改造,就是将优良品种的枝条嫁接到原生油茶的树冠上,让低产林实现高产、稳产。油茶高位嫁接换冠是一个技术含量非常高的农活,也是一个细致活,加上后期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工作,想要掌握好这门技术,必须得勤学、苦干、细研究,没有耐心和恒心是做不来的。”技术人员的一番话,浇醒了还在兴奋头上的黄达能,确实,这对已年届五旬的他来说,是精神和体力的巨大考验。

“认准的事,就要干成。”经历过失败,黄达能有了诸多醒悟,不掌握科学技术,干什么事都不会成功的。

事非经过不知难。为了掌握油茶低改技术,黄达能饱尝酸甜苦辣,他整天跟着林业技术人员跑,经常向他请教,详细观察记录,自己还到乡林业站和县林业局借阅有关科技图书和杂志,边钻研增长知识,边实践积累经验,在自己的油茶林摸索低产改造相关技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夏天顶着烈日、冬天冒着严寒,整天泡在油茶林里。为了练习油茶砧木的断砧、削砧、切砧拉皮;他冒着高温酷暑,在油茶地里一蹲就是一整天,尽管汗水湿透了全身,他依然坚持进行练习。

“油茶嫁接穗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嫁接成活率的高低,要选用健壮、无病虫害、芽眼饱满充实的生枝,在芽反面下方约1.2厘米斜削一刀,切面稍见木质部,基部要见到髓心,然后在叶芽正下方斜切一个短的接口,在芽尖上方平切一刀,削切接口要求平滑,做成一叶一芽穗条。”黄达能一边说一边拿起一枝穗条削切起来,看他动作如此娴熟老练,就知道有多年的功底了,现在已经达到“一刀准、一刀过”了。

“这几年光是削切穗条,我的手都不知道被割了多少次。”回想他学习技术的过程,黄达能看着满是伤痕的手叹了叹气。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黄达能的精心呵护下,他嫁接的岑溪软枝油茶系列优良品种取得了成功,第3年顺利挂果,第5年实现丰产。黄达能给我们算了对比账说,以前他的油茶没有进行低改,亩产才100多斤茶果,到了第二年碰上小年,产量只有70斤左右,产量差别大。低产改造,解决了油茶大小年产量差别大的问题,现在基本上年年都能亩产达1000斤左右茶果,可以產油80斤以上,按照40元一斤市场价计算,每亩收入就可达3200元。黄达能全家收入一下子就过了6万元。他做梦都没想到,还能靠着那片种了大半辈子、差点被砍了做柴火的油茶林发财。

“加上我在自己油茶地培植优质穗条裁剪出售,每斤卖30元,去年就出售约2000多斤,光这项收入就有6万余元。收入增加了,还帮儿子在百色买了房子和车子。”黄达能高兴地说。

如今,黄达能家实现了逆袭,大女儿在村里开了小卖部,二女儿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做护士,小儿子在百色公司做工程监理。他的嫁接技术也日益见长,成了利周乡乃至田林县油茶低产改造技术能手、土专家。

脱贫铭恩 抱团带富

随着黄达能低产改造高产油茶的消息传开,前来学习油茶低产改造技术或者邀请出诊帮助解决油茶低产改造疑难杂症的群众络绎不绝,黄达能是有求必应,热情相待,并将学到的技术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大家。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对自家的油茶进行低产改造。

“就是看他干得好,我们才跟着一起干的,如今我也把我家的6亩多老油茶树全都低改了。”和平村平坤屯贫困户韦基森,一家6口,找不到脱贫致富门路,黄达能得知后,主动与他结对子,将油茶低产改造的技术无偿传授给他,并亲自指导,帮助他掌握除杂修剪、深挖垦复、间密补稀、合理施肥、病虫防治等油茶低产改造增收技术。在黄达能帮带下,韦基森的6亩油茶实现低产改造,每年收入就达2万多元。除此以外,他还加入黄达能的嫁接技术团队,一年下来还有5~6万元的收入。

“要是没有黄达能帮助进行低产改造,我那片油茶林就全部丢荒了,真的非常感谢他。”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黄玉来说。他的妻子因身体残疾,无法从事体力劳动,还有2个老人需要赡养,全家靠低保金生活,5亩油茶林老化、灌木丛生,没有人去管理,几乎荒弃。2016年,黄达能亲自指导他对油茶进行低产改造,他悉心剪枝防病、翻耕清脚,到2019年油茶产量大幅提升,收入达到1万多元。

几年来,经黄达能帮扶的农户都成了油茶改造能手,并且都已脱贫致富。

2016年,随着“田林县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田林县油茶产业扶持办法”“田林县油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田林县村集体经济林业项目实施方案”等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出台,各类投资主体发展油茶产业的热度不断升温,全县低产改造规模不断扩大,前来学习或者邀请他的人越来越多。他觉得不定时、不同时前来学习这种小打小闹的传帮带,既不规范,也不高效,而且耗费太多个人时间和精力。

“我就寻思着能不能把跟我学技术的这些人聚在一起,组建成一支专门的技术队伍,到季节时,去开展技术指导或者承接嫁接工作,既可以传授技术,也可以增加收入。”黄达能把想法一说出来,得到大伙的一致同意。说干就干,由黄达能牵头成立的队伍就这样组建起来了,刚开始时只有不到10个人,主要是给本乡周边村屯需要油茶低改的群众做嫁接工作,按天收取工费,由于团队技术过硬,肯吃苦,嫁接的油茶成活率高,很受农民群众的欢迎,连田阳县、乐业县、那坡县、六隆、浪平等外县(乡)也邀请他们去进行油茶低改,最远的他们还受邀到四川、贵州等地进行技术指导。

队伍也逐渐壮大,人最多时有60余人,现在稳定的在25人左右,都是嫁接技术高手的中坚力量。利周乡和平村农民嫁接技术团队的名声已经享誉在外了。

和平村平坤屯李爱妮,身材娇小,给人印象是和善、平易近人的农家妇女。油茶嫁接不易,女人去做嫁接更不易。当初她觉得这是一条致富门路,便不顾家人反对,去学习油茶低产改造技术,凭着自己的勤劳能干和一股子韧劲,硬是把技术学到了家,现在已是队伍的中坚力量,跟着队伍辗转多地。这给她带来超过8万元的收入。现在团队中有5个像李爱妮一样的女将,个个技术一流。

平布村包屯的李度去年才加入黄达能的技术团队,个子瘦瘦高高的,样子很腼腆,他是听说和平村农民嫁接技术团队的故事后加入的。李度勤劳肯干,吃苦耐劳,悟性好,嫁接技术很快就能上手。今年,他跟随黄达能一起到那坡县、田阳县、四川等地开展嫁接,这给他带来了3万多元的收入。

他们最近接的最大一笔生意就是承接利周瑶族乡平布村包屯1000亩油茶低产改造嫁接工作,黄达能和他的25人技术团队去年已完成了700亩的嫁接任务,今年还有300亩要进行低改,按照合同价每亩1600元嫁接费计算,1000亩就是160万元,平均每人就有6万多元的收入。

利周瑶族乡平布村是自治区深度贫困村,全村425户178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86户759人。油茶产业是平布村的特色产业之一,是群众收入的重要来源,但由于油茶林品种混杂、老残林多,导致油茶单产低、效益小。为增加群众收入,提升产业造血能力,平布村帮扶联系单位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2019年5月投入資金383万元,应用高位嫁接换冠技术对平布村1000亩油茶低产林进行改造。

资金落实了,但要请什么人来进行低产改造呢?“黄达能的团队我们早就听说了,但原来的方案不是请他们做的。”平布村党支部书记龚仁伟笑着说,“我们原来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村‘两委首先组织本村群众培训后自主进行油茶林低产改造,既能增加当地群众收入,又能培植本村的技术团队。”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残酷,平布村团队技术参差不齐,嫁接的几十亩成活率不足10%,初次的低改失败导致低改计划被迫暂停下来。因为涉及广大群众利益问题,经过商议,最终决定聘请黄达能的和平村农民嫁接技术团队来完成低改。

“黄达能的技术团队确实厉害,去年到现在完成的700亩低改,目前长势都很好,成活率达90%。”说到黄达能和他的技术团队,龚仁伟由衷竖起大姆指用佩服的口气说到。

“按这长势,预计第三年开始结果、第五年丰产,每亩产油量80斤以上,每亩收入达3200元以上,整个项目年产值就能达320万元!”黄达能指着眼前一大片油茶说道。

“是啊,按照‘村集体+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到那时参与低产林改造的117户农户年均收入将提高1.5万元,村集体经济每年也能增收50万元,实现农户、村集体经济双增收。”龚仁伟接着说道。

近年来,田林县从机制保障、规划引领、示范带动等方面促进低产油茶林的改造,与自治区林科院合作实施油茶低产林综合改造示范基地2000亩。通过示范带动,14个乡(镇)实施油茶低产林改造10380亩,其中高位嫁接换冠示范点38个共850亩,综合抚育改造551片共9530亩,让老树发出新芽,让贫困户增收。

多年来,黄达能深知,自己的成功关键靠的还是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以及本县优良的产业发展环境。所以在他的心里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带动更多的群众发展油茶产业创富,实现由产品到产业的飞跃。在向外大力推广油茶产业致富的同时,以实际行动参与油茶低改工程、油茶文化传播等工作。因此,他入选了2019年全国本木油料一线工匠人才库,广西仅有13人入选其中。

“贫困的滋味我尝了大半辈子,是政府给了我致富的信心,贫困不可怕,怕的是政府在帮扶的时候,我们自己却不努力。我现在翻身了,也要让其他贫困群众一起致富。”黄达能说。他将继续带领技术团队走出田林,做大做强油茶低产改造项目,帮助更多贫困群众走向脱贫致富之路。

“目前我已收到邀请,在完成平布村的工作后就转到田阳开展低改工作,他们的规模比平布村的还要大,将近1万亩,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做好,也将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收入。”黄达能自信满满地说。

黄达能的低产改造技术不仅让油茶产业活了过来,还带动了一大批贫困户脱贫致富,充分发挥了能人带动效应,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铺就了致富路,也为周围的群众点亮了一盏照亮致富路的明灯。

猜你喜欢
低产油茶
油茶飘香
江西提高油茶新造和低改补贴标准
家乡的油茶
油茶的种植技术与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吃过三次就会爱上的油茶
林下种植低产林改造的技术措施
低产低效毛竹林的改造措施
关于鸡东县国有林场低产林改造的要点
影像大豆低产的主要原因及解决方法
茉莉老树低产改良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