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兼职情况调查与分析研究

2021-07-22 00:42:02杨梅娇
卷宗 2021年16期

汪 高 杨梅娇 彭 媛

(长沙医学院,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219)

1 引言

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其就业压力也在增大,很多大学生已经意识到将来就业的困难性与重要性。为毕业后能更快地适应社会,兼职现象已经不仅只在经济情况困难学生的身上发生。在校大学生很多都选择在课余兼职工作,兼职现象已经成为在大学生中极为普遍[1]。本研究对在校大学生兼职情况和动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进行兼职的原因和动机,发现大学生在从事兼职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根据调查资料提出建议,让大学生兼职与学习相互协调,促进其专业学习,指导其有效兼职,同时保护自身合法权益[2]。

2 大学生兼职的种类

2.1 传统类型兼职

传统兼职类型已众所周知,经常见到此类兼职。比如发传单、派送货物与外卖、校内勤工俭学岗位和餐馆酒店服务等,都是传统兼职。此类兼职需求量大和门槛低[3]。

2.2 家教类兼职

家教类兼职是很多大学生的最优选择。成绩突出的大学生一般会首选这类兼职。家教的要求普遍较高,比如一份英语家教兼职,一般会要求英语四六级,或英语等级证书等,此类兼职并非所有大学生都可以胜任[4]。

2.3 网络兼职

网络兼职是比较新型的兼职类型[5]。网络已经非常发达,在网上容易找到兼职。比如网站推广类兼职,如评论转发、点赞、淘宝刷单和游戏代玩等,已成为大学生赚钱的手段。但大学生易被此类兼职骗。

2.4 专业技能类兼职

大学生一般有擅长的专业领域,利用专业技能兼职是较好选择。比如广告专业大学生,做广告策划类的兼职,通常获得的酬劳不低;播音主持专业大学生,做主持类兼职工作,像婚礼司仪等。

3 大学生兼职的问题

兼职让大学生尽早接触社会,培养其工作和社交能力。大学生兼职有利于其对自我能力的培养,但其工作量与工资不相符,以及学习与兼职之间冲突等问题也困扰着大学生。兼职与学业存在矛盾。部分学生兼职不仅利用课余时间,还耽误正常上课时间。有学生身兼数份兼职,繁重业务量使其精力无法投入学习,颠倒了学习与兼职的主次关系。大学生将过多时间投入兼职中,甚至认为社会实践能力比书本知识更重要,从而选择逃课。社会经验不足,社会阅历浅,容易上当受骗。特别是女生外出兼职,容易被欺骗,甚至失去人格和尊严。大学生心理尚未成熟,缺乏工作经验,防范意识差,极易成为非法组织针对的对象。如非法传销和黑中介机构等。对社会非法事务缺乏防范意识,易被法分子欺骗或引入歧途。如拖欠工资、非法收取证件和办理各种工作证等,所以大学生兼职一定要注意自我保护。大学生兼职报酬普遍偏低。学生兼职报酬大部在每小时20元以下,仅少数学生能达到每小时50元及以上。

4 研究方法与结果

本论文采用问卷对学生兼职展开调查。共在长沙医学院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79份,问卷回收率为93%。调查问卷的问题涉及大学生兼职寻求方式、兼职种类、兼职目的、兼职期望、兼职与学业关系、兼职中利益维护、兼职效果等问题。

大学生兼职的态度调查结果如表1,300名调查对象中,有244名(81.3%)认为大学生兼职很有必要,40名(13.3%)认为可有可无,只有16名(5.3%)认为兼职完全没有必要。

表1 大学生兼职态度调查结果

兼职已经成为大学生活的一部分。随着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和社会激烈的竞争,很多大学生想兼职来积累社会经验。大学生想提前了解社会,为就业打下基础,兼职变得很有必要。由数据可知,认为兼职有必要的大多数是高年级的大学生(大学三年级学生较为集中),认为兼职完全没必要的是新生。

对大学生兼职最初目的调查结果显示。300名调查对象中有215名做过兼职,学生参与兼职的比例为71.7%。215名参加兼职的学生中,有140名(65.1%)认为兼职可以积累社会经验,有50名(23.3%)学生是为赚钱缓解经济压力,有6名(2%)是为满足自己的愿望,有10人(3.3%)是受周围学生影响,只有9名(3%)是为巩固专业知识。

经调查,大学生更愿主动或通过校内咨询寻找兼职。大学生获得兼职信息的渠道有限,中介信用率低,很多学生对中介机构表示怀疑。但能通过校园资讯获得工作的同学极少。大学生获得兼职信息的渠道有限,不可靠因素存在,大学生更相信自己和校园资讯。

5 对大学生兼职的建议和总结

社会层面需增强法律保障程度。政府要对大学生兼职进行保护,将大学生兼职行为归入劳动法范畴,在劳动时间、劳动报酬等方面进行保障。同时,健全法律监督体系,将法律的有关规定落到实处,进一步规范兼职市场。学生个人应自觉学习法律知识,加强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其次,改变盲目兼职模式,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结合自己的学习任务进行合理的兼职选择,不盲目为眼前短小的利益去做廉价兼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