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长江巨埠落江南 碧水连珠誉鸠兹

2021-07-22 01:24李博远,刘祖国,程慧卓
中国水利 2021年12期
关键词:水系河湖整治

>上水全景图

“红紫妆林绿满地,游丝飞絮两依依。”谷雨时节,青弋江畔,湾沚沉浸在一片暮春的朦胧氤氲里。随处可见的白色砖瓦小楼在荡漾的江水中倒映,三两村民在江边倚水而憩,水鸟在江面低掠,家犬于湖畔栖息。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因水而生、因水而兴,依山傍水,谱江南之篇章 ;河湖纵横,绘水美之画卷。

近年来,湾沚区以水破题,从恢复河湖基本功能、修复河道空间形态、改善河湖水环境质量等方面入手,全面启动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工作,打响“水美乡村、美在心里”的水系治理品牌。通过实施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工程,一大批系统治理修复的河湖沟渠实现了完美蝶变,湾沚处处显现出江南水乡生态之美。2020年4月14日,水利部、财政部将湾沚区(原芜湖县)列为第一批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项目试点县,一幅“波光旖旎绕山间,青翠茸茸矗九天”的湾沚水美画卷正徐徐铺开。

系统治理 综合施策 构建湾沚治水新思路

走在雨后的青弋江畔,满眼山青水绿、林木依稀、耕田忙作。一叶扁舟在江中游荡,一曲高歌婉转悠扬,似在吟唱这美丽安逸的乡村水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论断,强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符合生态的系统性,坚持系统思维、协同推进。湾沚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全域推进,系统治理,统筹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实行集中连片规划建设和水域岸线同治。区内西部河网区属长江冲积平原地带,水资源相对丰富,东部半山半圩区水资源分布不均,通过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实现西部与东部的水岸同步治理,由河流到渠系改善整体乡村环境,展现呵护美丽风貌;通过以水美县、以水兴业、以水惠民,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融合发展,加快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

此外,湾沚区努力探索消除“重建轻管”的治理短板,做到专人专事、专管全管,并积极推动“河长、湖长、林长、路长”“四长治”综合治理模式,做到“管理可溯、责任可负、标准管护”,实现标准管河、智慧管河、科学管河、全民管河,将湾沚区打造为全国新时代河湖管护样板区。全区共增加蓄水能力1600万m3,改善和恢复湿地面积11km2,主要河湖水质均保持在Ⅲ类或以上。

统筹兼顾 全面发展 彰显水系治理综合效益

水系连通与农村水系综合整治的作用效果,不仅仅体现在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改善,更反映在农民增收、经济带动和产业发展等各个方面。

据悉,此次水系连通与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项目主要包括水系连通、河道清障、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景观人文等建设内容。综合治理河沟长度85.26km,治理湖塘9个,其中水系连通7.93km,河道清障拆除圈滩堤埂10.15km,拆除养鱼拦网28.32km,清理迷魂阵106处,清理地笼5539个,河沟、湖塘清淤疏浚148.84万m3,新建及改建生态护岸140.54km,配套连通涵闸、泵站、桥梁等建筑物117座。湾沚区从“科学、合理、用好、用活”水资源的视角,整合水利、农业农村、城建等部门项目,让水流起来、活起来、用起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均十分显著。

>东湖公园 摄/李明仙

>村民在河边洗菜

>水系连通整治后

乡村的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的改善。漫步于湾沚区的张社村,放眼望去,视野中满是碧绿,池塘倒影、春燕归巢、溪水汩汩,村中的综合文化广场上,石砖搭建的戏台静静伫立,目睹着张社村的历史变迁。近年来,百鸟滩生态湿地建设为乡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村内沟塘、河湖等各类水体逐步实现自然连通;通过推进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同时围绕“荷产业”、淡水贝类养殖产业加强产业谋划,实现了一水多用,“最乐水、张社村”的口号正在变为现实。全区5个镇各具特色,省级特色小镇全域覆盖,其中殷港艺创小镇、芜湖航空小镇先后入选全国最美特色小镇50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乡村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产业的带动。如今的湾沚区,全区五个镇有三个入列安徽省首批特色旅游名镇。红杨西河老街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六郎枕水官巷荣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殷港艺创小镇入围“全国最美特色小镇50强”。2020年国庆节中秋节双节期间,全区共接待游客约33.5万人次,其中乡村旅游人数25.5万人次,占全区旅游总人次的76%,共实现旅游总收入约5026.5万元。良好优美的水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撬动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杠杆,据不完全统计,全区拉动高效观光农业产业、城乡旅游等业态社会资金已达32亿元。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508元。

因地制宜 特色发展 建设湾沚区水文化长廊

悠悠青弋向东去,独留水脉在鸠兹。暮春的余晖下,湾沚静静伫立在江南水畔、皖南之滨,铭刻着历史的印记,诉说着文化的盛宴。

水系连通,连通的是水系,畅通的是河湖,改善的是环境,夯实的是幸福。湾沚区按照“流起来、连起来、美起来、用起来”的目标,科学编制设计方案,以河流为脉络,以村庄为节点,基本形成 “一村一品一水景、一镇一韵一水乡”的总体格局,充分体现本地治水特色,打造农村水系文化长廊。“最原乡-龙尾张” 坚持因陋就简,因简就朴,保留原味乡愁;“最灵秀-花桥渡”利用荒弃的花桥中学遗址和群众捐助的废砖瓦、石料等,修筑慢道、铺设沟渠,废物利用,凸显村庄个性;“最灵秀-张社村”延续上水村小微水体生态修复模式,最大程度与村庄整治、产业发展融合。

>湾沚区百鸟滩湿地公园 摄/肖本祥

近年来,青弋江两岸自然人文景观保护良好,历史文脉之下,田园风光和乡野情趣不断吸引着来客,讲述着水文化的悠长婉转。河湖及其沿岸历史文化古迹留存情况良好,得到有效保护修复和利用。湾沚区通过水文化相关活动或利用已有堤、堰、闸、桥等载体合理展示水工程文化、治水文化等;充分利用原有的河湖自然风光,适当建设滨水休闲绿道、亲水设施,协调人工与自然,营造“山水与乡村相融、自然与文化相益”的滨水文化景观,将农村水系打造成景观风貌特色显著、丰富多样、设施齐全的水岸景观带。

“陶辛水韵”作为湾沚区的重要文化名片,被评为芜湖市“新十景”之一,获批国家AAAA级景区和国家水利风景区,同样彰显着湾沚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的卓越成效。景区内现已建成香湖岛度假区、宗潭游乐园、中湖生态园、精品荷园、水韵美食村、老芮木榨油坊、千亩生态农业观光基地、水韵广场、苗木花卉园、三太果蔬园、胡氏宗祠等景点。

现代与古典结合、人文和自然辉映,在青弋江下,一个个湖泊、村落连点成面,相得益彰;一座座水文化馆、文化亭廊拔地而起,展示着湾沚区最具特色的人文历史和风土民俗,将农村水系打造成了景观风貌特色显著的水岸景观带。

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抓落实。湾沚区将坚持全域推进,系统治理,水岸同治,以河流水系为脉络,以特色村镇为节点,以产业发展为抓手,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建设长三角地区河湖水系连通与水美乡村建设样板区。

猜你喜欢
水系河湖整治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打造“三晋”幸福河湖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加强河湖保护治理 改善河湖生态环境
黑龙江:河湖治理保护成效明显
环水系旅游方案打造探析——以临沂市开发区水系为例
水系魔法之止水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