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开扬,朱宝林
(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 215026)
旅游客车内一般在驾驶位后首排座椅前装有辅助导游倚靠的机构,简称导游靠背机构。导游靠背机构是车上导游在讲解时辅助使用的一种装置,用于减轻导游站立工作强度和提高导游站立的安全性。导游靠背的安装需要一个支撑载体,导游靠背的常用支撑载体有防护栏、饮水机、冰箱等。基于市场调研及实车跟踪体验,现对导游靠背优化的相关内容进行讨论,供客车设计的从业同行参考。
这种导游靠背机构在使用时翻开,在人体离开的时候可以自动回弹折叠后收缩到护栏下方,形式上比较美观、实用,在现代客车设计上使用较多。
这种导游靠背机构使用时手动翻出,不使用的时候手动收缩到护栏、饮水机、冰箱前方,此结构的导游靠背收缩后,和护栏等平行,占据了一定的驾驶位后空间。
根据旅游客车上导游的使用习惯,导游一般就近站立于驾驶员边上,便于和驾驶员及时沟通交流,驾驶员根据导游的要求来更改行程、车速等;因此导游靠背优先选择设计到驾驶位后的护栏、冰箱、饮水机上,如因特殊原因无法实现,可考虑在乘客门侧首排座椅前安装导游靠背。一层半或者双层客车可以将导游靠背设计到别的合适的位置。
导游靠背最合理高度的应该是根据导游的实际身高,设计在导游腰部的位置,这个高度人体倚靠起来最舒适,安全性也最高。按照5%、50%、95%百分位的导游身高来考虑,导游靠背中心高度H(导游靠背中心到导游站立地板面的垂直距离)应该设计到一个合理的区域内,满足大部分导游的使用要求。
基于市场反馈和调研及实车跟踪体验,苏州金龙内外室设计室展开了一个实际的体验调研:调研采用与国标 GB 10000—88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1]身高接近的各百分位的人体进行验证,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身高人员导游靠背舒适高度
在设计中,一般选用的第5百分位女性、第50百分位男性及第95百分位男性,分别代表矮小人体、中等人体和高大人体,这样的设计结果可满足 90%的使用对象[2],根据表 1实际数据,并结合实际内部讨论修订后,推荐860 mm≤H≤960 mm,以910 mm为中心点设计,范围为上下即±50 mm,设计尺寸H=(910±60)mm范围内,注意优先按照910 mm高度标准设计。H=850 mm、H=910 mm、H=970 mm分别是以5%百分位女性、50%百分位女性、90%百分位男性模型为设计基准得出的设计高度。
图1为导游站立区域示意图,站立前后位置需要有导游人体脚部的自由放置空间,同时导游应该与水平车内地板平面成95~98度左右的角度来站立。车内通常要考虑高低地板台阶差、高地板与驾驶区地板台阶差,导游站立的位置可能在驾驶区,可能在走道,设计导游站姿的时候应该一起考虑在内。导游站立位置(台阶上下):台阶前立面到导游靠背接触面距离为L,则推荐的要求如下:
图1 导游站立区域示意图
(1)L<160 mm,则导游站立在台阶上,比如走道(相对于驾驶区);
(2)L>360 mm,则导游站立在台阶下,比如驾驶区(相对于走道);
(3)160 mm<L<360 mm的设计尺寸应避免(不上不下,最不合适的位置),及时考虑更换车身地板骨架台阶。
(1)2+2座椅:在不影响第一排乘客的乘坐空间情况下,默认导游站立在Y零线上,推荐导游靠背有效使用宽度L1为不小于300 mm(最小不小于280 mm),防护栏或饮水机使用的导游靠背参考护栏上导游靠背状态,需考虑导游站立位置标准不影响第一排乘客,设计合理,人性化。
(2)2+1、3+2或者2+2座椅超宽,由于存在过道偏置或过道宽度不足的情况(特殊订单要求通道不需要达到 300 mm国标要求),为不影响第一排乘客的乘坐空间,防护栏及饮水机需要加宽,导游靠背不推荐使用左右翻转打开式,同时需考虑导游站立位置与第一排乘客的前后位置关系,饮水机等设备需要考虑接水和按钮位置与导游靠背的相对位置关系,合理布置,不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
(3)导游靠背区高度尺寸:推荐高度200 mm~240 mm。
(4)带导游靠背形式固定要求:侧围上1个标准位置固定、地板上3个标准固定位置(不允许减少固定点),减少固定点,强度上会减弱,可能产生晃动。
导游靠背的优化设计是客车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关键一节。导游靠背设计过程中关于导游靠背高度最好是按照每个导游的需要来单独设计,或者根据不同地区的人体的身高来设计,所以可以设计一种导游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进行调节高度的导游靠背机构。限于结构限制,目前此种机构正在开发中,还未正式应用于实际产品,会作为后期的一个技术攻关项目进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