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
摘要:中国共产党早期就是指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这一时期。该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深受国内国外综合因素的影响,背景复杂。政治上,帝国主义列强背后支持各派军阀专制统治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严重冲击着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经济;思想上,军阀政府禁锢人民思想,统治黑暗。本文着重研究这个时期的教育背景,为后续更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便利条件。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早期 农民 思想政治教育
一、中国共产党早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国内背景
中国在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之后,人民思想得到极大的解放,这种空前的力度也冲击着处于中国底层的农村。紧接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自诞生之日起便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与国民党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注重中国农村农民问题,团结领导农民在内的中国人民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
(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农民生活苦不堪言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攫取后,中国处于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之下,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国家坏到了极处,社会黑暗到了极处。北洋军阀是袁世凯于清政府末年建立的代表封建买办的反动集团,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是其主要构成部分并且投靠于外国帝国主义。袁世凯代表的北洋军阀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在形式上是统一的,而当袁世凯称帝失败后,这种统一便分崩瓦解,“帝国主义和国内买办豪绅阶级支持着的各派军阀相互间进行着继续不断的战争”,“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两种,即地方的农业经济(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
军队作为各派军阀实行统治的主要基础,为争夺自己的利益或為夺取中央权力而进行全国统治,各派军阀不断进行军队扩充,各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甚至都不足抵偿军费开支。各派军阀为了获得巨额军费,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对人民进行压榨剥削,尤其是对中国农民的压榨和掠夺,甚至以出卖国家利益为代价来支付所需的巨额军费,并通过发行公债、强制借款、滥发纸币、增加赋税等方式对全国人民进行直接而又残酷的剥削与压榨。各系军阀割据混战、卖过卖民,军阀势力不久就会发生变化,这些都反映了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和反动,它不断地加剧中国人民和军阀势力的矛盾。但是,随着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带给人民彻底地思想觉醒和国共双方合作下大革命高潮的不断兴起,封建军阀的统治开始土崩瓦解,“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引导农民走向革命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随着帝国主义侵华范围逐渐扩大、程度逐渐加深,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开始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但是,道路是曲折的,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辛亥革命,无数仁人志士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中国革命就显现了新面貌,一是中国共产党在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二是中国共产党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这是之前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都没有用过的方法,也是他们绝对不会用的方法,因为只有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明确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运动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致日趋贫穷和痛苦;如果贫苦农民要除去贫困和痛苦的环境,那就非起来革命不可。而且那大量的贫苦农民能和工人握手革命,那时就可以保证中国革命的成功。”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到1923年2月持续13个月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掀起了第一个高潮,随后陷入低谷,与此同时,一些中国共产党员到农村地区建立秘密农民协会,开展农民运动,对农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将广大农民群众团结到革命阵营中来。
(三)国共双方联合合作,探索救国救民之路
20世纪20年代初期,中国人民面临着的突出问题在于,一是帝国主义列强在一战后继续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剥削,并与各派军阀互相勾结,使中国在政治经济上进一步沦为帝国主义的附庸,中国民族资本发展又一次陷入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二是由于军阀割据和混战,使人民担负各种难以承受的苛捐杂税,国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这些情况使得一场变革现状的大革命成为中国全社会共同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后进行了多次工人罢工斗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经历了诸多失败,多次陷入工人运动的低谷,从而认识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中国无产阶级虽然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即坚定的革命性和最具觉悟性、组织性,但是仅仅依靠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的。因此,中国共产党要想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就必须团结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在内的一切革命阶级和阶层,形成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正是基于这种情况,1926年3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于国共合作的方针和办法做出了正式的决定:中国共产党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实行“党内合作”。
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会议由孙中山先生主持,中国共产党也派代表出席了会议。国民党一大通过的宣言对原来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进行了新的解释并且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这样,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从此,在国共双方合作之下,形成了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全国掀起了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群众革命运动,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国共合作的实现,促进了工人运动的恢复发展,农民运动也在逐步发展,比如广东各县农民纷纷建立农民协会,组织农民自卫军;经共产党人提议,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等。
二、中国共产党早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背景
(一)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对中国的影响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权,使科学社会主义成为现实,这场革命给正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展示了一条新的出路。中国人很早就接触过社会主义,但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知识分子中没有人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也没有人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改造中国社会的理论依据。在十月革命爆发后,一些先进分子开始正视马克思主义的作用,并将其作为改造中国社会的依据,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传播。十月革命中俄国工农大众所进行的英勇斗争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使得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去主动认真了解马克思主义。
五四爱国运动就是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发生的,而在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受到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追捧,中国社会上出现了马克思主义热。其一,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进步刊物开始出现并逐渐流行起来,如《新青年》《每周评论》《湘江评论》《新社会》等;其二,陆续出现了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如由李大钊等发起的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陈独秀等在上海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毛泽东等在长沙组织的新民学会和文化书社等;其三,各地出版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著作的译文版,如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雇佣劳动与资本》等,列宁的《民族自决》《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从破坏历史的旧制度到创造新制度》等;其四,各地涌现出了一批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如李大钊、陈独秀、李达、李汉俊、毛泽东和蔡和森等。
(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农民的压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它重新巩固了帝国主义在世界上的位置,在全球范围内对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关系进行重新安排和调整,构成了帝国主义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它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是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重新奴役,使中国回到了由几个帝国主义国家支配的局面。
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黄金期结束,列强对华的资本输出已经大规模的面向中国农业领域,再加上封建专制军阀的压榨和巧取豪夺,中国的农民的生活更加可苦不堪言。“日本的满铁株式会社在东北设立了许多经营农业、糖业、烟草、蚕桑等的公司或实验场;美国在东北地区设有满洲农业开发公司、美国农业合资公司;法国在江苏设立了经营林业的机构;英美烟草公司在山东设立了农业实验所;等等”除了资本输出以外,列强对华农产品的输出量也在不断增加,并且还通过各种各样的的方法操控农产品原料价格,利用不平等条约中的特权对控制中国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给中国农民造成沉重的打击,三万万的农民日趋于贫困。
参考文献:
[1]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10月5日),《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9页.
[2]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10月5日),《毛澤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9页.
[3]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第3页.
[4]历次党代会回顾(一).《大连干部学刊》.2012-03-15.
[5]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第113页.
[6]《中国近代史1919——1949》,中华书局,2018年,第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