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冑
千载以来传统儒学研究汗牛充栋、蔚为大观,但随着现代西方学术体系主导地位的确立,我国学者为适应西方学术规范,在传播学、语言学、哲学等儒学相关研究领域往往以“他者”视角窥探本土文化内涵,这无异于“隔靴搔痒”,难寻其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文化自信,将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置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新时期本土文化传播学研究需重新审视传统文化之深蕴,撷华夏文明之要义,以更为宽广的学术视野建构起本土研究的理论体系和评价体系,破除“唯西方马首是瞻”“食洋不化”的旧习。潘祥辉所著的《华夏传播新探:一种跨文化比较视角》一书以中国古代的传播媒介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跨文化、跨时空背景下华夏文化的传播机制,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本土传播学研究的新思路。关于著作的整体价值评定邵培仁教授、孙旭培教授两位先生珠玉在前,兹不赘述,此处单论书中重点阐述的儒家文化与媒体传播议题。
将跨文化对话引入本土传播学研究。对本土传播学的研究离不开对本土文化的关照以及与“他者”文化的比较,但长期以来传播学研究受“西学”影响,对本土传播文化体系的建构鲜有理论创见。为突破以往理论框架的桎梏,作者在总结了亚洲文化传播研究的三种话语视角(文化帝国主义视角、亚洲中心主义视角、文化比较——人际传播与组织传播视角)之后,极具开拓性地提出了第四种研究视角,即在亚洲文化背景下考察大众传媒的传播特质。作者认为,传播研究应致力于打破西方话语垄断,实现对话和多元,因此书中将儒家文化的传播置于研究的核心位置,同时关照“他者”与“自我”之间的异同,将“跨文化对话”的方法与“本土文化”的视角结合起来引入到大众传播研究之中,从而使中西方理论融会贯通此间,等量齐观,不仅探寻到东亚和西方文化传播的异同,同时也推动了本土传播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作者基于亚洲文化背景的对比研究视角代表了新时期传播学研究者的一种思想自觉。
从儒家价值观中窺见东亚社会媒介的特质。文化的特殊性决定了传播的特殊性,儒家文化作为东亚本土最为重要的价值观构成,其所营造的文化语境从古至今不断影响着整个东亚媒介传播体系。作者因此以儒家文化为“窗口”观察本土媒介的性质特征,期间引用了吉尔特·霍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文化的四种价值维度”和儒家“五伦”等学说来分析集体主义和他人取向的社会媒体更强调社会价值维护和“等级秩序”,进一步解释为何东亚社会“沉默的螺旋”现象更为显著;同时引入“权力距离”理论,从文化价值观维度来说明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东亚社会呈现出一种“高权力距离”的社会现象,在大众传播中表现出以政府为中心,媒体对政府的依赖和顺从度较高,往往扮演“辅助”职能。从作者跨文化对比的叙述中极易观察到,在儒学价值体系下东亚媒介文化与西方媒体推崇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以及与政府相对立的文化表征大相径庭。在东西方媒介特质的比较研究方面,作者的全面考察展现出丰富的知识积累、敏锐的学术观察力及理论创新能力。
华夏文明启迪媒介思想。对于儒家文化对东亚媒体与传播的影响,作者称之为“儒学烙印”,它长期影响着东亚媒体人的行为抉择,进而影响媒体的议程设置和舆论导向。“儒学烙印”能够维持传播活动的顺利开展,报道政府的相关政策、方针,充分发挥媒介的社会整合功能。华夏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思想。这种文化思想凭籍独具特色的媒介载体、形态与表达方式得以传承。华夏本土文化影响着中国的媒介形态,媒介形态也反过来影响着中国思想的形成与传播。作者深度剖析了儒家文化价值与传播内涵,将其放置于跨文化、跨地域这一广阔的视野之下,追根溯源、博古通今,开辟了本土传播研究的新领域。通览全书即可发现作者引证了古今中外大量文献和传播案例以辅佐考据,治学之细致、涉猎之广泛令人叹服,尽管个别论证观点有待商榷,但书中呈现出的活跃的创造力和深邃的思想对于推动本土传播学的理论进程大有裨益,这也契合了本书题名“新探”之用意。
作者单位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