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丁珲
摘要:创新是推动媒体发展的核心动力,既有研究多关注创新的形成,对创新的使用与接受则关注较少。厘清媒介创新的演变阶段,探索其演变规律,发现创新接受的规律,廓清相关问题,对于我们探索媒介如何创新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媒介创新接受主要经历了玩具、工具和伴侣三个阶段;大众先行、接受中辍、突破社会禁忌是创新接受演变的主要规律,在创新接受的演变过程中,接受者的数量、创新带来的意义、创新者与使用者逻辑逐渐接近以及能否提供情感偶遇是创新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媒介创新 创新接受 玩具·工具·伴侣 主客体关系 中辍
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媒介创新,既有研究多关注媒介如何创新,在用户的创新接受以及创新内容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方面则缺乏探讨。保罗·莱文森以电影的发展演进历史为基础,以技术创新者为视角,指出创新接受经历“玩具—镜子—艺术”三个阶段。借鉴莱文森的思想,我们发现在新媒介技术的使用和接受上,就人与创新产品和创新技术的关系而言,存在着明显的“玩具”“工具”和“伴侣”三个阶段,三个阶段反映出不同的主客体关系。
一、媒介创新接受的演变阶段
通观媒介发展演变历史,无论是传统大众传播媒体,还是当前媒介平台以及附着于平台之上的相关应用,人们对媒介创新的接受基本上都经历了“玩具”“工具”和“伴侣”三个阶段。微博和微信如此,抖音和快手也是如此。“玩具”始于用户的新奇感,“工具”在于技术能承载意义的生产和制造,而“伴侣”则使用户彻底忘记技术的形式,关注情感要素,最终使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融合。“玩具”是一种创新接触行为,“工具”是一种创新接受行为,而“伴侣”则是一种创新内嵌方式。
(一)玩具阶段:主体主导,追求新奇成为使用动力
玩具是一个日常用语,对于何为玩具,人们甚少界定。从日常生活经验来看,玩具提供的是一种关系,让“物”与“人”产生互动行为,这意味着玩具的价值往往由使用者决定。其价值在于让使用者沉浸在某种时空内,将自我投射至物中,从而产生与现实社会的隔离感。
就关系来看,玩具产生于主客体间的初级接触行为,此时主体特征明显,作为“玩具”的客体服从于主体的需要,主体对客体拥有一定的情感,但情感并不强烈,主体随时可能抛弃客体,从而使创新失败。从理论上看,玩具的价值取决于使用者心态。在媒介创新方面,创新所带来的新奇感、用户心理层面对创新的物化、使用过程中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互动过程中带来的“物我两忘”的场景是吸引用户接触媒介的主要元素。
由于社会中多数主体均对新奇感兴趣,因此,只要媒介能塑造出形式层面、内容层面和社会链接方面的创新,玩具性使用便会产生,网络论坛、聊天室、QQ如此,博客、贴吧、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也是如此。上述创新或让人们感受到不一样的形式、不一样的内容,或感受到不一样的社会关系甚至是社会结构。
(二)工具阶段:主客互动,媒介承载意义生产与制造
当人们将媒介创新当作玩具使用时,其价值需求在于满足人们自我心理上的猎奇和空虚、社交上的拓展以及社会结构层面的改变,它是一种典型的物的使用,通过物化他人或它物,寻求自我满足。
玩具阶段是一种较为典型的使用者占据主体地位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创新往往是微创新,人们的媒介创新使用行为往往是暂时的,只有当人们将创新视为“工具”之时,创新长久的生命力才体现出来。具体而言,就是媒介创新需要进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成为人们的交往内容、交往工具甚至是生产工具。
1.作为交往内容的媒介创新。从空间来看,媒介内容可存在于公共空间、私人空间及公私交界空间,不同空间对应着不同的社会关系以及不同的意义解读模式,私人空间关注娱乐性,公共空间关注批判性,而公私交界空间则关注于自我形象。媒介创新是一种典型的知识性内容,其成为交往内容能有效维护交往双方的形象,同时形成“圈内”交往氛围,进而促进关系。
2.作为社交工具的媒介创新。人与人间的关系、人与自然间的关系是社会中的两种重要关系,其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亦即社交关系直接决定个体的存在,因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人与人的关系形成中,无论是信息、观点还是情感,都需要通过一定的媒介进行。在人类社会早期,主要是通过口头语言进行交流,其后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人类交往从“具身”走向“离身”,如今又向“具身”交往转换,可以说媒介技术及其发展演化改变了人们之间的关系。如QQ能够让陌生人互动交流,网络论坛让志趣相投者相互交流,微信更加便利了人们的交往,而陌陌、世纪佳缘之类的婚恋交友网站则主要服务于特定目的交往。
3.作为生产工具的媒介创新。随着媒介创新进一步发展,创新开始成为一种社会赋权形式,不仅提升人们的政治权力,且增强人们的经济权力,当然也成为一种知识获取工具。同时,不少人將创新作为生产工具,以获得利益,或通过媒介内容本身获得利益,或通过媒介内容推销产品,如短视频平台成为销售的一种重要手段。
(三)伴侣阶段:客体主导,媒介创新嵌入用户的日常生活
当前,媒介创新高度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的真实日常生活与媒介主导的媒介生活开始融合。与此同时,人与媒介创新之间的关系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双方不可分割,人们越来越难以摆脱媒介创新,从而对媒介创新形成一定的黏性。
媒介创新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时间层面的嵌入,主要表现在媒介创新填充了人们的日常闲暇时光,成为人们的休闲工具;二是思维层面的嵌入,媒介创新嵌入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如外卖平台、电商平台、旅游平台、出行平台、支付平台等,完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思维;三是情感上的嵌入。由于当前媒介应用创新具有易用性、易得性,黏性不断增强,互动不断增多,完全入侵到人们的隐私生活,从而改变了人们的情感寄托方式,一定程度上造成“佛系”“躺平”以及“低欲望”的产生。
在伴侣阶段,媒介创新已逐渐从被消费被使用的客体转换为人们高度依赖的主体,让人们在情感、生活习惯、时间等方面难以摆脱它,媒介创新的主导地位已难以避免,进而引发人们的反思和批判,最终促进新的媒介创新。
二、媒介创新接受转换的原因
与传统社会不同的是,现代社会创新的推动力不再仅仅是精神或理念层面,而是经济层面的,因此,创新几个阶段之间是否能够顺利转换的关键在于玩具阶段能否促进情感偶遇;工具阶段能否让创新者与使用者心态融合;伴侣阶段能否形成关键性的用户数量。
(一)玩具阶段:情感偶遇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承担着多重社会角色,每种社会角色都有一定的角色规范,个体的一言一行往往受到角色规范的制约和影响。正因如此,人们往往向往多重空间。早期主要有两种进入其他空间的方式:一是通过文学作品获得“白日梦”的想象空间;二是通过旅游,进入陌生地域,体验陌生生活场景。进入大众媒体时代,通过获取不同地域的信息,人们能够进入虚拟的社会空间中,体验不一样的生活。而到了网络社会中,与陌生人交往,形成非固定的情感偶遇成为摆脱日常生活羁绊的主要方式。无论是早期的QQ聊天,还是微信的摇一摇,它们无一例外地给人们提供了情感偶遇的快感,最终推动媒介创新的使用。当然,情感偶遇仅仅是一种玩具,最终会反噬稳定的社会关系。如媒介创新需要继续前行,必然走向工具阶段,并嵌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二)工具阶段:创新者与使用者心態的弥合
创新者是典型的生产者,而使用者则是典型的消费者,从玩具向工具转换的核心在于让使用者从消费者转向生产者。既有媒介创新主要包括平台创新、内容创新和社群创新,使用者从消费者向生产者转换主要体现在内容和社群层面。在内容层面,媒介技术推动自媒体的内容生产,人们利用媒介平台进行内容创新,获得相应的收益,从而较好地推动转向。社群创新的实质是媒介使用者利用媒介平台提供的技术进行社群整合,从而形成社会性力量,进而影响社会,在此过程中,媒介创新成为工具。消费者向生产者转换的核心是经济,因此,经济利益是推动创新转换的基础,也正是因为如此,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最终还是向商业平台转换,以成为使用者价值和情感补偿的工具。
(三)伴侣阶段:使用者数量
在媒介创新接受上,使用者数量是一个关键指标,它直接决定着媒介创新是否能生存下去,也决定着创新是否具有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还决定着创新是否能顺利地实现阶层跨越。只有当总体数量实现跨越,才能实现几何级的翻番,并最终使得创新成功。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新媒体时代的创新多数采用利益诱惑的方式吸引关键数量的用户,从而使得创新的基础得以打牢,如手机支付、共享单车、线上打车、线上购物等无一不是采用此种模式。
三、媒介创新接受的基本规律
从“玩具”“工具”到“伴侣”,媒介创新接受在起点上具有突破思维框架,游离于社会禁忌边缘的特点;在用户层面,具有大众先行的特点;在使用上,如果创新无法转至经济层面,则创新及其接受容易陷入中辍的境地。
(一)创新接受起点:突破框架
社会习惯和创新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悖论,习惯的打破源自于创新。在媒介创新中,无论是平台、内容还是形式,其实质在于对人们观念、情感、行为和社会结构的突破。当突破逐步稳定以后,其框架开始固定,渐渐形成习惯。
传统社会是典型的固定型社会,现代社会则是流动型的社会,因此,媒介创新的核心在于对流动社会的推动和对固定社会的打破上。在目前来看,这种打破主要是时间和空间层面的突破,其中空间层面的突破远大于时间层面的突破,它让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相互混淆,进而影响观念、情感和行为,改变人们的思维框架。但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特点就是,思维框架的打破并非完全的打破,而是部分打破,形成合法化偏离。
(二)创新接受过程:大众先行
新媒体时代创新接受者之所以呈现出大众先行的特点,主要由三个方面决定。一是经济因素。传统媒体是精英主导的媒介时代,媒介接触行为需要经济和文化资源支撑,互联网技术的核心特点是技术平权以及技术的低成本化,这就导致普通公众具有接触和使用媒介创新的可能性。同时,由于规模经济的需要,网络技术往往需要大规模用户的存在,从而使得早期使用者容易获益。二是观念因素。当前社会是典型的大众社会,大众文化的核心就是权力反抗。媒介创新不仅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和生活习惯,而且冲击社会权力结构,成为社会赋权的一种力量。三是风险感知因素。由于知识和经验的限制,大众普遍偏向非理性,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预测能力较低,其对技术的排斥和审慎心理不如精英群体强,因此导致媒介创新接受早于精英群体。
(三)创新使用中辍:信息无法转换为情感
与经典的创新接受理论不同的是,媒介创新接受是技术先行,大众主导,经济铺路。早期接触主要以大众为主,只有当创新接受到一定程度以后,形成了规模效应,开始形成经济效益之时,生产者群体开始进驻,从而形成大众内容生产和专业内容生产共存的局面,此时创新才可持续。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创新的使用不可避免地陷入中辍境地,具体表现为情感转换受阻和主体状态受阻。
1.情感转换受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玩具性使用无法向工具性使用转换。玩具性使用是一种典型的“物”化使用模式,无法形成真正的交流。同时社交媒体生态体系中,媒介创新接受更多采用的是“分享”式扩散,而非传统固定社会状态中的“口碑”式扩散。“口碑”与忠诚相关,而“分享”则是一种信息传播行为,难以转化为情感。二是工具性使用未进入到日常生活领域,未形成使用黏性。
2.主体状态受阻。与“物”不同的是,人具有非常典型的主体性,当“物”的使用形成对主体的压制,产生异化之时,人们便会反思主客体间的关系。就目前而言,媒介在创新使用之后,会出现“技术疲惫”“信息过载”“社交过载”“隐私忧虑”等不适,从而导致主体地位下降,影响主体生存状态,最终媒介创新行为会成为主体反对的对象。
媒介创新与创新接受是一体两面:一方面,需要知晓媒介创新的基本规律;另一方面,还需要理解媒介创新接受及其转换演变的基本规律,尤其是需要了解人的主观能动性,从主客体关系演变的视角关注媒介创新,进而更好地做到媒介创新,使其服务于人们的生产生活,避免媒介创新对主体形成压制。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美]保罗·莱文森.莱文森精粹[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胡沈明,王若男.聊天记录跨场景传播的意义异变与影响探究[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1).
[3]张明新,叶银娇.传播新技术采纳的“间歇性中辍”现象研究:来自东西方社会的经验证据[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06).
[4]熊慧,郭倩.朋友圈中辍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J].新闻界,2019(10).
【编辑:钱尔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