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路 通江达海

2021-07-21 09:24杨平端
闽南风 2021年6期
关键词:漳州沥青公路

杨平端

一条条公路,一条条海岸线,与巍巍青山或奔腾的九龙江,牵手并肩共舞。蓝天、碧海、阳光,一路有歌声,有花开;棵棵树若路的睫毛,往事深深;蓦然回首,不经意间,公路人正见证着漳州公路的华丽转身……

时光飞逝,日新月异,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生活四要素中的“行”,就是我们一出门就必须面对的“路”,挑起山梁,架过江河,属于我们公路人的足在伸长,无论技术专家,还是一线施工者,他们让路走出了智能、信息、机械化,而公路人始终流着汗,费尽心,无怨悔。路好不好,关系着生活的便利,关系着经济的发展。但路的平坦畅通,离不开公路人的辛勤养护与用心付出。

每当晨曦拉开帷幕,我们总能看到和煦的风里,有一群人带着工具,将砂石和希望埋藏地底,让阳光铺在大地。他们各负其责,各挑其担,像混凝土材料一样坚强,如钢筋一样刚韧,不怕桥高路险,无所畏惧勇往直前,越过了一条条飞尘漫道,只为了把黑色织带铺得油亮舒展,将灰色板块筑得四方和久长。这就是公路养护者。

出生于養路世家的我对漳州公路有深厚的感情,说起它,我就情不自禁地打开话匣子,总想滔滔不绝一番。因为漳州公路,它让我觉得无比亲切,仿佛是一个多年的老朋友,与我感情笃厚。从小时候,我光着脚丫在它的身上跑来跑去,到现在成了它的守护者,它看着我长大,我看着它一步一步从质朴到华丽转身,看那公路似锦带盘踞,像银龙舞动云间,点亮城乡的梦。

爷爷养了一辈子路,在芗城浦林道班当一名养路工,养护着十公里长的公路。那时的这段路,并不是现在平坦宽阔的水泥路,而是沙土路。每天天蒙蒙亮,他们就得揣着干粮,走出道班,把公路两旁的沙砾用木耙推到路中央,一路劳动,到终点已是晌午,歇半个小时吃点干粮,然后再往回走。回程有不同的劳动内容,主要是检查两侧沟渠是否畅通,有没有掉下垃圾废物,同时也关注着早上拨到路中央的沙砾是否又被车辆冲到路旁了,如果是,就再把沙砾扒拉到路中央,有时用工具,忙碌的时候也用脚扒拉着,每每忙到夕阳西下,才回到道班。爷爷那一辈的养路,更多靠的是体力,辛苦自然不得说。

爷爷退休之后,爸爸也随着社会的大招工成了一名养路工,养护着国道324线的柏油路。沙土路变柏油路,大大方便了人们出行,至少出门不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爷爷爱用羡慕的口气说老爸的工作变轻松了,因为养路不再需要肩挑手扛,巡路用上了拖拉机,半天就能来回,路肩路沟挖出的泥渣也由拖拉机“代扛”,大大解放了双手与双肩。但柏油路经雨水冲刷一段时间容易出现“坑槽”,补坑槽需要熬柏油,熬柏油得挑晴朗天气,最好是温度高的中午。往往大家都顶个大太阳,在马路边上搭一个熬柏油的炉子,炉子旁边用石头支一块铁板,在铁板底下生火,铁板上手工铲上“瓜子片”(比较薄轻的石料),加温翻炒,凭着经验,温度合适时再浇上沥青用手工翻炒均匀,再用人力铁板车一车一车推到路上,一天下来,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不知道有多少回,下班后衣服满是雪白的盐霜。

这种辛苦的日子坚持了一段时间,20世纪80年代中期,漳州公路机修厂研制了容量3吨的小型沥青搅拌机,从手工搅拌沥青混合料,过渡到搅拌机拌和,效率得到了提高,从纯手工过渡半手工半机械。

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沥青混合料的搅拌技术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漳州公路引进了双滚筒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这台设备对骨材料可以自动称量,骨材料加热的温度也得到了提高,沥青计量采用浮标尺加接近开关的容积式计量,油石比相对来说更精准了,产量也得到了提升,每小时沥青混合料产量可达30吨。平坦、笔直、宽阔的沥青路面得到沿途老百姓的高度称赞,极大地改善了沿途几个乡镇居民的出行,沿途的经济也得到了飞速发展。

到了后期,公路飞速发展,漳州公路从意大利进口了第一台沥青拌和站,MAP175-2000型,实现了工厂化生产,骨材料有五种规格,温度全自动控制,骨材料、沥青、矿粉全自动称量。生产出来的沥青混合料质量稳定、温度精准、产量有保障,每小时达160吨,为漳州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建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当驱车登临,或轻装简从,机械化的引领,让公路多平坦,驱车其上快如风。不经意间,我们感受漳州公路追风逐雾、掣电飞云,车来车往尽现峥嵘。百里不过点头间,千里之遥瞬间连。公路千百条,不正是一种崛起吗!

看,亮丽的彩带系于漳州的山;山间公路婉转飞扬,与朝霞缠绵,或者同夕阳嬉戏。而那镶嵌在彩带边的乡村,宛如璀璨珍珠,阳光下如此安详静美。

随着公路不断改造,工程质量要求高,进度抓得紧,2010年,漳州公路审时度势购置了一套合资品牌,玛连尼MAC,先进的3000型沥青拌和站,设备故障率低,机器也更人性化;劳动强度出更低、产量每小时达320吨,生产出来的沥青混合料了得到了更高的认同。国道324线漳浦、云霄、诏安路段都留下了它的靓影。

一座座山的景色,一条条河流的声音,就这样铺开跋涉的路途,就这样在心底泛起涟漪,掩映一路斑斓的梦,这不是公路人的心声吗?2016年后,漳州公路向更高质量、进度标准看齐,又购置了一台更节能更环保的沥青拌和站,产量每小时320吨,供应了新江东大桥路段、国道228沿海大通道一级公路等大大小小几百个工程项目的沥青混合料。现在也还在生产中,真可谓劳苦功高,见证公路的日新月异的变迁。

近年来,国家对生态要求更高了,生态环保、绿色低碳,提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为了保护一片蓝天,保护绿水青山,建设生态低碳公路,漳州公路又与时俱进地购置了1套4000型节能环保型沥青拌和楼,由“站”变“楼”,称得上“高、大、帅”,全封闭、无粉尘、无异味、各个关键部位有录像实时监控,自动化程度更高,还加入了人工智能,变成了会“思考”的沥青拌和站,为同城大道、新江东大桥及美丽漳州公路的建设添砖加瓦。

当朝阳升起、薄雾朦朦,公路如玉带飘动。昔日之乡,而今成为富庶的村镇。当劈开荆棘,天堑变通途,我们品味到明月高照、夜空蓝净,也读懂了夜的怀抱里,车灯如点点流萤。

看到这一切,老爸总会感慨地说:“咱漳州公路乘上快速列车了,这让我们养路工也开始减轻负担。”是的,许许多多机械代替了人工操作,各县公路分中心都拥有保洁清扫车,路面冲洗车,养路工变成了机械手,路面清扫不再单一依靠“大扫把”,原来因为强体力劳动,伴随养路工的职业病比如腰椎酸痛等,现在也很少患上。先进的机械设备让我们公路人不仅能从容做好日常养护工作,还能从容对台风等恶劣天气。2016年,“莫兰蒂”台风袭击漳州市,造成漳州长泰县旺后村30米公路被冲毁,公路应急抢险的机械手第一时间赶到受灾点,用23小时架设33米的钢桥,比市委下达任务72小时通车提前了49小时。这是漳州市唯一一支能架设钢桥的队伍,这让我们心中有满满的骄傲。

鉴于这些变化,原来一直反对我入职公路部门的老爸,也放心地让我成了一名光荣的公路人。我想对老爸说,漳州公路的发展,不仅仅是机械代替了人工,我们还朝着信息化、智能化发展。

漳州公路就这样延伸,弯曲或者环绕,长长的身躯托起车辆、游客和各种脚步,就仿佛永远不知道疲惫是什么的风,总是如此匆匆。终于,公路建立了完善的路网系统,12片发布交通拥堵的情报板高高矗立在全市公路容易拥堵路段,有了它们,我们的公路网就能及时向社会各界发布公路拥堵信息。

由于公路的距离远,为保证公路的安全通畅,我们正逐步实现公路网络监控系统的智能化。

车轮以流淌的方式,弹奏路的四季流韵。公路发展朝着智能化方向大步迈进。在南靖通坑公路站,建成了全市最大的交调仪,能精密计算交通流量,为公路建设提供可行的依据。

对全市的重点特大型桥梁,我们计划安装健康监测系统,它能对桥梁运营状况进行全天候监测并采集相关数据,可供桥梁加固或修复时辅助分析病害成因,对症下药。

告别尘土飞扬的道路,智能化、信息化、机械化的公路在延伸。美麗的漳州公路,我们闽南人时代的骄傲与光荣。

我们新一代的公路人,就是要实现智能公路这个梦。蓦然间,那公路如此敞亮,我们看见青山绿水,看见山间的路仿佛在天上行驶。远方是青山携带着夕阳,低处是江河轻拂着城镇,或许又一个峰回路转,向前向着小康,永不止步……

猜你喜欢
漳州沥青公路
沥青混合料沥青用量测试方法研究
情调漳州
“播放”音乐的公路
林语堂的漳州情结
漳州的水
SBS改性沥青砼再生设计与路用性能评价
家乡的彩色公路
节能低排放型温拌沥青混合料在寒冷地区的应用前景
中国十大壮美公路(一)
跟踪导练(四)2